回覆列表
  • 1 # 獻給父母的老人書

    1、普通的養老院主要提供生活護理,比較適合於生活基本自理的老人,或對生存質量沒有明顯要求的非自理老人。2、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能提供基本的疾病治療、功能康復、康復護理等普通生活護理之外的醫療服務。如:對於一個原本具有行走能力,但因一次感染而失去行走能力的老人,如果家屬希望老人還能再次恢復行走能力,那麼應該入住具有康復和康復護理能力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如果老人本人和家屬只是希望有人代為照顧,協助患者完成吃飯、大小便、洗臉換衣服即可,那麼去普通養老機構即可。3、但是,可但是,以上都是理論中的醫養結合狀態,目前的現實情況與理論狀態是有明顯差距的。醫養結合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做到。有實效的醫養結合要求根據患者的功能需求提供不同層面的醫療服務,這也是醫養結合的難點。4、目前國內真正具有良好醫養結合能力的養老機構不是特別多。原因之一在於技術的缺乏,國內老年醫學、康復醫學、康復護理學三方面人才都極其匱乏,而這三方面人才才是醫養結合的主力,是使醫養結合到技術支援,他們的服務質量直接關係到醫養結合的效果、以及患者是否確實能從中獲益。其次源於各方面政策尚在健全完善中。如上面提到的病人,至少需要有會做老年康復的治療師和護士的參與,患者才會達到重新下床行走的目的。而這兩類人是不太好找的。現在的治療師往往偏重於偏癱康復或骨科康復,可是他們未必會做上面那位老人的康復。如果被請來的醫生是一位退休的內科治肺病、心臟病的專科醫生,那麼無論他來源於多麼有名氣的醫院,也無論他既往有怎樣的學術成就,都是沒什麼大用的,他也根本提供不了前面那位患者所需要的那一類醫養結合服務。

    所以,醫養結合是一個未來的努力方向和美好願景。

  • 2 # 西街小巷

    "醫養結合"就是將醫院的必要檢查和技術與康復、養護、養老等專業相融合。從技術上儘可能的實現疾病轉歸,病人的各項功能得到恢復,其中,"醫"主要就是治療和康復,包括有關疾病轉歸、評估觀察、諮詢檢查、診治護理、大病康復以及臨終關懷等醫療技術上的服務。"養"包括的生活和心理上的護理、日常照護、日常活動等服務。利用"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就是把醫療、生活、康復、養護、養老等綜為一體,是人類醫療改革創新中的重點康復工程,醫養結合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醫療改革新模式。

  • 3 # 我愛社群

    “醫養結合”是將醫院的專業檢查和裝置技術與康復訓練、飲食療養、養老等專業相融合。邊醫邊養、綜合治療、醫養為主。從技術上儘可能的實現疾病轉歸,病人的各項功能得到恢復;

    “醫”主要就是必要的檢查、治療、康復訓練,包括有關疾病轉歸、評估觀察、有關檢查、功能康復、診療護理、大病干預以及臨終關懷等醫療技術上的服務。

    “養”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護理、用藥和安全、日常飲食照護、功能訓練、日常活動、危重生命體徵、身體狀況分析、體重營養定期監測等服務。利用“醫養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就是把大病干預、日常生活、康復訓練、養護療養、護理等綜為一科。

    與傳統養老模式相比,兩者提供服務內容的差異最為明顯。醫養結合模式在提供傳統養老模式所包含的養老服務的基礎上,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醫療和康復服務,實現了傳統養老服務與現代醫療服務的結合。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

    海濤科技醫養結合智慧社群服務雲平臺透過物聯網、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專業大資料分析技術,實施全面的養老服務、居家服務、健康監測、資料分析、健康預警等醫養結合整體解決方案,建立包括智慧監測、智慧呼叫、實時監護、健康評估和護理管理等一體化醫養結合智慧社群服務雲平臺,同時結合養老服務中心實際特點及需求,針對性地給出運營指導建議,保障服務中心所有產業能夠有機結合,全生態發展。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興技術的興起與發展,資訊化技術已成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透過智慧社群的建設,可以使社群居民特別是老年人透過網路平臺與社群管理機構、社群醫療機構、相關服務機構建立起直接的實時聯通關係,克服資訊屏障,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樹葉沙沙響陪我去流)是首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