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林寶1
-
2 # 蘑菇雅說
明朝大炮
在17世紀的上半頁,明朝天啟年間(17”世紀20年代)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上買來並仿製,當時這種炮廣泛用於當時英國與荷蘭的戰艦。
《明史》記紅夷炮之輸入及其形制效能:“其後(指輸入佛郎機炮以後),大西洋船至,夏得百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佛朗機炮是一種早期的後填裝滑膛加農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所以在當時這種大炮擁有著十分高的速度。
最終被取代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明朝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大炮——紅夷大炮,那麼又是什麼讓紅夷大炮取代了佛朗機炮呢?原來,佛朗機炮屬於子母炮,即一個母銃,多個子銃,作戰時,可 不斷更換子銃,連續發射,但是子銃和母銃封閉不嚴實,造成火藥威力下降,射程和殺傷力上均不如紅夷炮。因此,最終逐漸被取代。
-
3 # 瘋狗的輕武
這玩意在明史/卷92中有記載
造佛郎機炮,謂之大將軍,發諸邊鎮。佛郎機者,國名也。正德末,其國舶至廣東。白沙巡檢何儒得其制,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最利水戰。駕以蜈蚣船,所擊輒糜碎。二十五年,總督軍務翁萬達奏所造火器。兵部試之,言:「三出連珠、百出先鋒、鐵捧雷飛,俱便用。母子火獸、布地雷炮,止可夜劫營。」御史張鐸亦進十眼銅炮,大彈發及七百步,小彈百步;四眼鐵槍,彈四百步。詔工部造。他這裡提到“弗朗機者、國名也”佛郎機這個古怪的名字起源於阿拉伯人對法蘭克人的稱呼(Frangos),後來泛指西歐人,也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但是佛郎機炮出現的年代,也就是16世紀初正是葡萄牙航海大發現的年代、沒西班牙什麼事。所以說佛郎機這裡是指葡萄牙,而佛郎機炮則是葡萄牙當時產的一種後膛裝填、彈膛和炮膛分離、安裝在可自由旋轉支架上的炮(Breech-loading swivel gun)
佛郎機在威力上與同身管長度的前裝炮並沒啥區別,但它後膛裝填和獨立的彈膛可以讓他射速比其他炮快許多。
還是丟圖和丟動圖看的比較方便...這個炮的後膛是敞開的,子炮等同於獨立的彈膛,內裝火藥和彈丸,打完一枚子炮只需要從後膛取出,換一個已經裝填好的新彈膛塞入炮身內,後邊插上閉鎖用的擋板,即可再次發射。(是不是比前裝炮先進多了)
-
4 # Ghoul內幕
明朝見到佛郎機還是因為1506年葡萄牙人的到來,在16世紀中期,佛郎機炮被大量列裝在明朝軍隊里長達一個世紀。
佛郎機炮發來賀電,我大明武器天下無敵佛朗機炮是一種後裝滑膛加農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炮管、敞開式炮腹和子炮。
一些固定在船舷和城牆上的佛朗機炮還會設有轉向用的舵杆和舵柄。
佛朗機炮,明代正德年間利用歐洲技術製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1537年裝備達到3800門,帶有準星和照門。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發射的時候射程1公里。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500發子彈,可以封鎖60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因為後膛裝彈對鑄造技術要求較高,清代漸漸淘汰,讓位於比較簡單的前裝武器.小型佛朗機炮主裝霰彈,主要用於殺傷人員,而剩下的幾種大型佛朗機炮不但可以裝霰彈,還可以使用實心炮彈,用於破壞敵人的軍陣、陣地、城牆和艦船。
回覆列表
公元1522年,明軍在廣東繳獲了葡萄牙人20門火炮,這是中國最早的佛郎機炮。
佛郎機炮,比中國當時的火炮有六個優點。
1子母銃,類似子彈和定裝炮彈。
2裝彈室大。
3管壁厚。
4有準星,照門等瞄具。
5有炮耳
6密閉性好,炮管長,射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