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眼觀察室
-
2 # 司圖博行
施琅墓,位於泉州市惠安縣黃塘鎮虎窟村西北500米處的鶴頂山麓。傳說施琅去世前曾效仿曹操大造疑冢,當地稱為“虛墓”,分別位於泉州的幾個古城門口,出殯當日在七個地方分別葬下七具棺木,以掩視聽。不過數百年過去,六座疑冢並沒有起到作用,逐漸破壞殆盡,唯有位於鶴頂山的正墓,歷經修繕,保留至今。作為閩南現存最大的清代名人墓,施琅墓建成之初的形制幾乎完整的儲存下來,儘管墓冢及部分石雕曾遭受破壞,依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2006年,施琅墓與施琅故宅、靖海侯府、施氏大宗祠和施琅神道碑一道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字尊候,號琢公,明末清初軍事家。施琅原為鄭氏部將,因殺犯法親兵曾德觸怒鄭成功,導致其父及弟被殺,因此被迫降清。降清後歷任清軍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施琅力排眾議,兩題攻臺”、“四請專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率軍渡海,採取“因剿寓撫”的方略,使鄭氏向清朝求和歸順。次年,施琅以《恭陳臺灣棄留疏》說服康熙帝設臺灣府,臺灣從此和平納入清朝版圖。清廷也因此封他為“靖海侯”,並在其家鄉建祠紀念。
由於“背鄭降清”之名,後人對施琅頗有爭議,尤其在臺灣島內。臺灣歷史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史》中不無遺憾的總結道:“施琅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籍滿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獨惜臺無申胥,不能為復楚之舉也,悲夫!”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施琅所為(不管其初衷為何)順應了中國統一的歷史程序,令臺灣喪失了作為小朝廷獨立於中央政府之外的可能性——在兩岸分治的今天,這一點更為重要。因此,對施琅將軍的評價,其實早已超脫了明清之爭的歷史問題,而成為當今對臺政策的外化體現,只要臺灣還未統一,官方語境中的施琅就絕不會被定性為負面人物。
回覆列表
題主這是要引戰嗎?施琅的地位問題,直接涉及到滿清和明鄭的地位,從不同的史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先說下施琅的生平,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藉故殺曾德而得罪鄭成功,鄭成功誅殺施琅家人,父親與兄弟被殺。由於親人被鄭成功殺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臺灣水師獲得大勝。最終為滿清收復了臺灣。
施琅一生中兩次降清,一次降明鄭,一次叛清,一次叛明鄭。細數施琅投降或者背叛的原因,都不是家國情仇,第一次投降清朝是跟隨鄭芝龍,投降鄭成功是因為被清軍內部攻擊。再次投降滿清是因為施琅不聽鄭成功命令殺掉曾德,在鄭成功抓他前逃亡滿清,鄭在憤怒下殺掉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遂再次投降清朝。
從施琅的降清,降明再降清來看,施琅是一個沒有國家概念的武將,只在乎個人利益,跟誰混有前途就跟誰混,這種人在亂世中屢見不鮮,如王輔臣等。這些人普遍風評都不會好,比如錢謙益,著名的冬泳健將,是被列入貳臣傳的。
但是施琅和他們有不一樣的情況,就是對清朝怎麼評價。如果按照明末思想家的說法,清代明是亡天下,也就是說滿清的建立和漢魏之間的傳遞不一樣,曹魏取代劉漢,這是王朝的更替,還是漢人的王朝。
但是滿清取代朱明,是女真人取代了漢人王朝,這是亡天下。管仲的名聲好,主要在於擊敗了犬戎這個非華夏種族的入侵,保衛了華夏的文明,所以孔夫子才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故滿清究竟是犬戎還是視為華夏,這是施琅歷史地位的關鍵。
如果滿清被視為犬戎,那就很好評價,施琅和歷代投敵賣國的人沒區別,率領異族軍隊滅掉漢人王朝最後的基地,和宋張弘範滅宋一個樣。
如果滿清被視為華夏,那施琅就是維護國家統一的英雄,明鄭是分裂分子。
施琅在網上評價是多樣的,持上面兩種評價的都有。 至於讀者怎麼看,由讀者決定,小風只是提供看問題的角度,相信看了小風之前回答的讀者,會清楚我的看法,在這裡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