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話道人

    對於玩世不恭的抽象文化,個人認為既可以發揚,也可以抑制。對於這種文化流行的理解,首先我們得對這個詞語進行解釋。

    1.玩世不恭的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玩世:消極,玩弄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不認真、不積極。也就是不把現實放在眼裡,對什麼事都採取不嚴肅的態度”。可見這個是有一定的貶低寓意,對於這樣態度的人是持批評的觀點。

    《成語詞典版》的解釋是不莊重、不嚴謹的生活態度。

    2.玩世不恭的來源。這個詞語最早應該出自西漢武帝大臣東方朔的口中,是他教育兒子怎麼為人處事話語“首陽為拙,柱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易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東方朔認為:伯夷、叔齊雖然隱居首陽山,他們自認為清高,不願意與汙濁沾染在一起,那樣不是明智的選擇;老子當年當柱下史,吃得飽且行得安,不用扮作農夫那樣去隱居,可以出仕做官,對待世界可以用輕鬆的態度,不必那麼嚴肅,這樣就能在危險的時代中避禍,可見玩世不恭在東方朔這兒並不是貶義的說法。後來這個說法就慢慢演變成“玩世不恭”。

    3.玩世不恭的文化。因此也有一些人常用這個玩世不恭的行為標榜自己,認為自己並不認同一些主流觀點,認為一些主流觀點錯誤,但又無法改變主流觀點,因此用這樣的態度來表示反對,且自認為這樣很瀟灑,能表明自己的態度,對某些事物表示不屑。

    4.玩世不恭的抽象化。現在很多電視、電影、小說、衣服、珠寶等很多地方運用了玩世不恭的文化元素,用以諷刺一些不正確的事物,或藉以標榜與眾不同,體現個性。

    5.個人看法。有時使用這種方式是對一些無奈事物的發洩,可以調節一下個人情緒,避免鬱積於心;有時可以藉此表明對一些事物的不認同,告知對方自己有更好的方式;有時用來打扮自己,給人耳目一新的震撼。對於這樣的抽象文化,我覺得無需過於介懷,甚至可以發揚。

    但如果常常玩世不恭,對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顧,自己又沒有更好的方式,更不能養家餬口,最後變成一個人人都厭惡的,不管任何事物的正確與否,就進行消極對待,甚至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樣的玩世不恭文化,我覺得可能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或者一種社會疾病的時候,就需要抑制了,不然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他人。

  • 2 # 高山樹冠花

    抽象文化我不懂,但一種現象能在少數中流傳,引起共鳴,應該說有它存在的必然,在心理學和描寫夢境時會用到抽象畫,這應該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描繪。如果是在玩世不恭就不理他了。

  • 3 # 深海墜夢暮雨秋歌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個人覺得玩世不恭分兩種,一種是不遠面對現實,只好每天沉迷於玩樂的;另一種是精神上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卻又有煙火氣息,一切皆看在眼裡卻從不放在心上,他們是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一)

    先來看一下「玩世不恭」這個詞的釋義——

    玩世:以消極、玩弄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因對現實不滿而採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

    出處:明·李開先 《雪蓑道人傳》

    “醉後高歌起舞,更有風姿,只是玩世不恭,人難密切耳。”

    大意是說雪蓑道人醉酒之後引吭高歌,且載歌載舞,別有一番風韻;只是他這種作為過於輕佻,不符合時下禮儀規範,因此人們很難和他親近交往。

    雪蓑道人說的是明代一奇人。他滿腹才學,善詩書,通音律,只是性格過於疏放不羈,致使一生鬱郁不得志。

    「玩世不恭」一詞實是帶有貶義的,批評這種玩弄、消極的生活態度。然而這種人的遭遇總是令人扼腕嘆息,世人的態度也多半是痛惜大於批判。後來這個詞也用於形容面對現實和挫折的一種超然的自我解脫。

    其實褒貶在於人心,怎麼理解就取決於個人的人生態度了。

    (二)

    到底什麼樣的表現才是玩世不恭呢?

    我個人認為這個詞是帶有褒義的。但想要做到真正的「玩世不恭」,你得先有可以「玩世不恭」的實力。如果自己沒什麼本事,空懷滿腔的憤世嫉俗,成天吊兒郎當,看這也不慣那也不慣,那就是存粹的「屌絲」了。

    01 有資本。

    別看王思聰一個富二代,標準的“紈絝子弟”形象。高調地在微博裡秀自己的日常生活,毫不避諱地公開懟那些讓他不滿的人和事,常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我覺得很少有人能“富二代”得如此清新脫俗。

    王思聰算是一個「玩世不恭」人物了吧。那麼他為什麼敢如此高調呢?就是因為人家有資本唄!說白了就是背後有他老爹和整個企業給他撐腰。他含著金湯匙出身,為什麼要白白浪費這份與生俱來的財富。王思聰的很多言行令人咋舌,那是因為他憑藉著強大的資本,已經站在了跟我們不同的高度上看世界。

    02 有才華。

    這裡就不得不提我的超級偶像「竹林七賢」了。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世說新語·任誕》

    當時社會處於動盪時期,司馬與曹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七人為了躲避這場腥風血雨,遁居山林,飲酒縱歌,談玄論道,肆意酣暢。幾乎可以算作「玩世不恭」的典型人物,這竹林七賢沒少幹荒誕之事。嗜酒、嗑藥,驚世駭俗的言行時常令世人為之窒息,《世說新語》裡都有許多記載。

    為什麼這七個人活得如此亂來,還能廣泛受到後世文人的敬仰與青睞呢?當時由於司馬的血腥統治,文人不能直抒胸臆,只能透過各種象徵手法,隱晦地諷刺當權者的虛偽,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們的作品中不僅蘊含了深厚的文學功底、精闢的政治見解,更是體現了古代文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所代表的魏晉玄學為中國古代哲學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真的,你得先「懷才」,才有資格說自己「不遇」。沒點本事,還想玩世不恭?趕緊掂掂自己的斤兩,別叫人笑掉大牙了。

    03 「玩世不恭」是選擇,而不是目的。

    這個概念就比較寬泛了。其實跟上文的意思有重複——自己得先具備一定的實力,才有資格談玩世不恭。在這裡,玩世不恭只是你自己選擇的一種人生態度。你堅信著自己堅信的東西,即使無法被世人理解。

    再不濟你也得先努力過,掙扎過,即便沒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這時也可以自嘲地一笑,選擇看淡成敗,泰然處置得失。

    連奮鬥都沒有經歷過的人,還來標榜自己玩世不恭,未免有點太小兒科了。

    《海賊王》裡的路飛,為什麼能夠大大咧咧,不按套路出牌,就是因為他所獲得的一切都是憑自己一拳一腳闖出來的。他心甘情願地接受一切的困難與不公,視作前進路上的挑戰。正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和積累的強大實力,他才能隨心所欲地令人頭疼。我相信就算他天資愚笨,沒能獲得成功,也不會成為一個令人厭惡的角色。

    (三)

    最後,關於人生處事的態度,東方朔《誡子詩》裡闡述,我深以為然。在此貼上全文。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優哉遊哉,與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惠為工。飽食安步,在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遺餘者不匱,自盡者無多。聖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 4 # l682o3o5O

    這標題欠妥!抽象與具象其實是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再抽象的元素中也包函一定的具象成份,再具象的形象中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元素。其實人類的審美活動都是建立於具象和抽象之中的,各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價值,萬勿說抽象就先定個玩世不恭之罪名,在現實中卻有一部分人表達行為偏離了理性的範疇,認為亂舞亂塗即能體現思想,其形式為抽象,那是對抽象語言的歪曲和膚淺認識,長此也往便無病聲呤裝腔作勢起來,自命誰都看不懂的高雅藝術,其實連他自己也看不懂。

    抽象原本是對客觀事物表象的提練,昇華將隱藏在事物內部的因素經主觀的組織,安排,加強,提升等語言手斷為主觀審美服務,表達特定的創新價值,這是需要艱苦的負出和大量心血的,它是作者對事物認識過程中的一次飛躍和蛻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康牧原倉管總結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