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在故宮博物院豐富的藏品中有一類十分特殊且珍貴的文物,那就是鐘錶。鐘錶作為這些西洋奇器的代表,深得帝王的喜愛,也成為當時的華人認識西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清宮留存的一千餘件鐘表中有中國製造的,也有來自歐洲(如英國、法國、瑞士等)的產品。

    十九世紀 鋼鐵汽車式風雨寒暑表 法國製造 故宮博物院藏

    十八世紀 銅鍍金鄉村景色水法鍾 英國製造

    廣州鐘錶

    故宮博物院藏廣州鐘錶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外形華麗、機芯複雜和琺琅鮮豔這三個方面。廣州作為清代重要的通商口岸,其鐘錶受西洋鐘錶的影響較多,又兼具地方與民族特色。外形上多采用中國傳統的亭臺樓閣式造型,外套上裝飾有葫蘆、神仙、菠蘿花等,施以傳統的鏤空雕刻手法,製作工藝精湛,體現的是健康長壽與和諧美滿等中國傳統的吉祥寓意。

    十九世紀 琺琅鵓鴿圖懷錶(正、背) 瑞士製造

    由於製造工匠們受西方鐘錶的影響頗多,廣州鐘錶的內部機芯結構吸取了西方鐘錶執行的複雜原理,利用多盤發條作為動力源,實現了與西方鐘錶相同的走時、打點與奏樂的功能,廣州鐘錶上的琺琅工藝舉世聞名,由於是廣州工匠的發明創造,所以得名「廣琺琅」。色彩豔麗的廣琺琅通常裝飾在鐘錶錶盤的外圍,顏色包括黃、綠、藍等,紋飾豐富,做工精美。

    清 銅鍍金亭式自開簾人打鐘及後夾板上部的英文標識 廣州製造

    廣州鐘錶一部分是作為貢品進入宮中,其上大多標有「任土作貢」字樣;另一部分則流向民間,供百姓使用和玩賞。進貢的廣州鐘錶不僅外形華麗高雅,機芯內部結構複雜,聯動裝置也異彩紛呈。其中銅鍍金亭式自開簾人打鐘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此鍾造型獨特,上半部為六角亭式的中國傳統建築樣式,下半部是拱形框架的曲線形箱體。內部結構分為走時、打點、奏樂三套,鐘盤上方的拱形佈景箱內有活動的水法和跑船,上層亭內掛著門簾,簾前系鈴,後夾板上有英文標識。時鐘走到整點,門簾捲起,持錘的敲鐘人從亭後左側門慢慢走出,到中間轉身打鐘,打完後轉身走向右側門,回到簾子後面,簾子落下,每小時執行一次,按時打點,下層水法和跑船同時運轉。

    修復前的鐘表內部機芯(左) 修復後的鐘表內部機芯(右)

    實際上,此鍾是廣州製造還是英國製造曾出現過不同看法。透過精細比對六角亭的造型、內部彩畫、拱形門洞,還有可調的拉線、凹型輪、木軸、綢簾、端面凸輪、槓桿等部件,都與廣州鐘錶的同類機械傳動部件相同,所用材料也一樣,說明這就是一件廣州製作的鐘表。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 2 # 青雅鐘錶

    明朝時期,傳教士利瑪竇進獻一大一小兩臺自鳴鐘給萬曆皇帝,便正式開啟了我朝機械鐘的歷史。

    機械鐘一進入皇室,立刻就得到皇帝妃子的喜愛。明朝期間鐘錶都以報時為主要功能。

    (銅鍍金寫字人鍾)

    傳到清朝,尤其是乾隆期間,皇室對機械鐘的喜愛更進一步。鐘錶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品,偏向裝飾效應。

    乾隆初期,機械鐘仍舊靠傳教士、西方使團禮獻或負責貢品的官員採買。儘管西方製表師們為了投乾隆所好,做了一大批頗具東方特色的鐘表,但仍舊滿足不了乾隆的喜好。

    (紫檀重禧樓籬式嵌琺琅更鐘)

    於是清朝內廷漸漸培養了一批鐘錶匠人,設定了做鍾處,專門製作和修理鐘錶。民間也以蘇州和廣州為中心建立了做鍾場。

    做鍾處出品的御製鐘錶,不惜人力物力,極盡人工巧匠,極盡奢華之美(乾隆審美你懂的)。

    (銅鍍金自開門壽星葫蘆式鍾)

    有史料記載,做鍾處出品的鐘表無論外形還是機芯都代表了我朝當時鐘錶的最高製作水準。一時間,清朝自產鍾與西洋鍾分庭抗禮。

    現存於故宮博物院18~20世紀的中外鐘錶共312件,其中包括英、法、瑞士等國近代鐘錶大師的傑作214件和清朝造辦處蘇州、廣州製造的精美供品71件。

    (銅鍍金琺琅三人獻壽鍾)

    所有圖片是筆者春節期間於故宮博物院鐘錶館,在人流如織的場景下倉促拍下的。照片遠遠不及精品本身的萬分之一。

    (銅鍍金琺琅轉柱太平有象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釵和寶琴是姐妹,賈母賞寶琴斗篷,為什麼不賞寶釵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