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道位於鹽津縣豆沙關,唐袁滋摩崖石刻就在五尺道旁崖壁上。 五尺道始建於秦朝,現殘存長約350米,道寬5尺,每級尺階寬窄高矮不等。從關河東岸上緣三曲而至摩崖,路面留有馬蹄痕數十個。五尺道,自秦以來,就是滇川的必經要衝。北起宜賓、南至曲靖,途經鹽津、大關、昭通、魯甸、宣威等縣,唐樊綽《蠻書》稱之謂“石門道”。 在磅礴浩蕩的烏蒙大山裡,有一條路,從遠古走到現在。它,就是著名的五尺道。古道漫漫,五尺道從歷史的深處走來,綿延1900餘里,跨越了2200多年。 石門,五尺道進入雲南鹽津後第一道“鎖鑰南滇,咽喉西蜀”的天險雄關。它位於昭通市鹽津縣西南21公里處關河北岸的懸崖上。這一帶地勢奇險,據《蠻書》記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亦是石壁,旁崖亦有閣道,橫闊一步,斜亙30餘里,半壁架空,奇危虛險。”石門關隔關河對岸為一片大石巖,筆直而上,矗立江邊,宛如一沖天石屏與石門關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遠觀儼然一石門。五尺道沿東北側而行,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故名石門關,後因清朝初年在此守關的彝族將領叫“豆沙”而又稱豆沙關。 雄關漫道,沿五尺古道拾級而上,越過楚圖南先生題字“石門關”的威嚴石門,頭頂絕壁千仞的關口北巖,腳踏“逝者如斯”的古朱提江,肅然佇立,駐足凝思,禁不住思古之幽情湧上心頭。 公元前250年,秦派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築都江堰而造福萬民,遺蔭千秋的蜀郡太守,開始在僰道(今宜賓)的崇山峻嶺中開山鑿巖,修築通往朱提(今昭通)的驛道。李冰採用積薪焚石,澆水爆裂的方法在陡峭的山崖上鑿道,艱難地把道路向南推進。這是人對自然的征服,是文明對愚味的一次偉大進軍,是夢幻和嚮往的一次冒險。 歷史,從五尺道上曲折而緩慢地走過。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又開始了對這條道路的續修,五尺道的修築,於公元前112年完工,從僰道經朱提(今昭通),達建寧(今曲靖),史稱秦漢之際,川滇之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 公元794年,唐朝與南詔恢復關係,唐遣使冊封南詔,派中丞御史袁滋一行奉旨入滇,他沿五尺道經石門關時刻石記行,這就是著名的“唐袁滋題記摩崖”,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崖面積為0.44×0.36米,自左至右,豎書,共8行,122字,每行3至21字不等,左7行為隸書,末行題名為篆書。摩崖是唐朝和南詔重新和好,各民族久遠統一的有力鐵證。 2200多年,五尺道與昭通曆史有著太多的糾葛。杜宇從這裡帶領他的部族北上,在成都建立了蜀國;諸葛亮用兵南征,七擒孟獲,從這裡凱旋;忽必烈揮師迂迴,包抄南宋;元世祖至元年間,馬可波羅在五尺道上也留下了他的足跡;明太祖數十萬士兵平定雲南;鄂爾泰改土歸流;護國軍北上討伐國賊;姜亮夫隻身入蜀求學,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龍雲崛起炎山,成為雲南王……他們走的都是這條路。 古道上的每一級石梯,都是歷史的鏈條,青石砌成的路面,鐫刻著馬幫流下的深深的蹄印,千年的磨礪,在石梯上刻上了道道的歷史。在至今儲存完好的石門關350米不甚規整的古道上,留下了243個深深淺淺的馬蹄印,其中約10釐米深的有39個,最深者竟達12釐米,這是一茬又一茬馬幫成百上千年行進於此留下的彷彿穿越過悠遠歲月悄然開放的花朵,釋放著遠古的幽香,撩人遐思,它們像一隻只精美的酒杯,滿盛著馬伕們酸甜苦辣的風情故事,讓人用想象去品飲,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詩中的刀劍,宋詞中的花朵,元曲中的柔情,以及那邊走邊唱的馬鈴聲。
五尺道位於鹽津縣豆沙關,唐袁滋摩崖石刻就在五尺道旁崖壁上。 五尺道始建於秦朝,現殘存長約350米,道寬5尺,每級尺階寬窄高矮不等。從關河東岸上緣三曲而至摩崖,路面留有馬蹄痕數十個。五尺道,自秦以來,就是滇川的必經要衝。北起宜賓、南至曲靖,途經鹽津、大關、昭通、魯甸、宣威等縣,唐樊綽《蠻書》稱之謂“石門道”。 在磅礴浩蕩的烏蒙大山裡,有一條路,從遠古走到現在。它,就是著名的五尺道。古道漫漫,五尺道從歷史的深處走來,綿延1900餘里,跨越了2200多年。 石門,五尺道進入雲南鹽津後第一道“鎖鑰南滇,咽喉西蜀”的天險雄關。它位於昭通市鹽津縣西南21公里處關河北岸的懸崖上。這一帶地勢奇險,據《蠻書》記載:“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亦是石壁,旁崖亦有閣道,橫闊一步,斜亙30餘里,半壁架空,奇危虛險。”石門關隔關河對岸為一片大石巖,筆直而上,矗立江邊,宛如一沖天石屏與石門關夾峙關河,相距約二三十丈,遠觀儼然一石門。五尺道沿東北側而行,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故名石門關,後因清朝初年在此守關的彝族將領叫“豆沙”而又稱豆沙關。 雄關漫道,沿五尺古道拾級而上,越過楚圖南先生題字“石門關”的威嚴石門,頭頂絕壁千仞的關口北巖,腳踏“逝者如斯”的古朱提江,肅然佇立,駐足凝思,禁不住思古之幽情湧上心頭。 公元前250年,秦派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築都江堰而造福萬民,遺蔭千秋的蜀郡太守,開始在僰道(今宜賓)的崇山峻嶺中開山鑿巖,修築通往朱提(今昭通)的驛道。李冰採用積薪焚石,澆水爆裂的方法在陡峭的山崖上鑿道,艱難地把道路向南推進。這是人對自然的征服,是文明對愚味的一次偉大進軍,是夢幻和嚮往的一次冒險。 歷史,從五尺道上曲折而緩慢地走過。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又開始了對這條道路的續修,五尺道的修築,於公元前112年完工,從僰道經朱提(今昭通),達建寧(今曲靖),史稱秦漢之際,川滇之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 公元794年,唐朝與南詔恢復關係,唐遣使冊封南詔,派中丞御史袁滋一行奉旨入滇,他沿五尺道經石門關時刻石記行,這就是著名的“唐袁滋題記摩崖”,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崖面積為0.44×0.36米,自左至右,豎書,共8行,122字,每行3至21字不等,左7行為隸書,末行題名為篆書。摩崖是唐朝和南詔重新和好,各民族久遠統一的有力鐵證。 2200多年,五尺道與昭通曆史有著太多的糾葛。杜宇從這裡帶領他的部族北上,在成都建立了蜀國;諸葛亮用兵南征,七擒孟獲,從這裡凱旋;忽必烈揮師迂迴,包抄南宋;元世祖至元年間,馬可波羅在五尺道上也留下了他的足跡;明太祖數十萬士兵平定雲南;鄂爾泰改土歸流;護國軍北上討伐國賊;姜亮夫隻身入蜀求學,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龍雲崛起炎山,成為雲南王……他們走的都是這條路。 古道上的每一級石梯,都是歷史的鏈條,青石砌成的路面,鐫刻著馬幫流下的深深的蹄印,千年的磨礪,在石梯上刻上了道道的歷史。在至今儲存完好的石門關350米不甚規整的古道上,留下了243個深深淺淺的馬蹄印,其中約10釐米深的有39個,最深者竟達12釐米,這是一茬又一茬馬幫成百上千年行進於此留下的彷彿穿越過悠遠歲月悄然開放的花朵,釋放著遠古的幽香,撩人遐思,它們像一隻只精美的酒杯,滿盛著馬伕們酸甜苦辣的風情故事,讓人用想象去品飲,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詩中的刀劍,宋詞中的花朵,元曲中的柔情,以及那邊走邊唱的馬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