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受到歷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更是酷愛藏硯。自古就有“米癲拜石”的千古佳話,曾有一位江南富商央求米芾這位“硯痴”,願以一座園林豪宅換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後主李煜的靈璧石硯。硯臺自古就有投資收藏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硯臺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作為傳統書法的輔助工具,硯臺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已是很低,但它作為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一種有著很高觀賞價值的文物性工藝品,而且只要是中國的書畫藝術存在,硯臺的實用價值就依然存在。
可是隨著新中國成立後硬筆書法的普及,傳統的毛筆、硯臺等書寫工具逐漸被人們淡忘,甚至退出了人們日常生活範圍而走進了收藏行列。
歷史中有兩次硯臺收藏熱潮,但時至今日硯臺收藏還是冷門專案。不過名硯的價值卻不容忽視。名硯的可貴之處,不僅僅表現在它外在的質量上,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內涵——將歷史與文化融入不足盈尺的小小硯臺之中,成為文人雅士觀賞、收藏、饋贈親友、陶情怡性之硯林佳品。一方硯臺,兼具了材質美、雕刻美、書法美以及強大的文化內涵,非常值得玩味。
雖然硯臺收藏“冷”,可是近幾年卻在拍場中表現出了“熱”的一面。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經濟疲軟的幾年裡,硯臺的拍賣成交額也相當亮眼,如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以1400萬元成交,打破了當時硯臺拍賣的世界紀錄。
古硯價值高 新硯亦可藏
近幾年,古硯臺的拍賣價格穩步上升,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都不在少數。那麼只有古硯才具有收藏價值嗎?新硯能否收藏呢?
古硯因有歷史性而被藏家追捧,與此同時,現代硯臺也進入拍場成為關注的焦點。2007年北京翰海推出的硯雕彙集了端歙兩大名硯中的頂級作品。端硯有國家級大師黎鏗及琢硯名家劉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硯作品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鈺三位制硯新秀為代表,所用硯石都為唐宋名坑名品,刀法、構圖繼承古法而饒有新意。中國嘉德2008春拍也推出了十多方現代硯臺,包括楊留海、倫少國、梁弘健、姜書璞、王耀、劉演良等人的作品,個別硯臺估價在50萬元以上。
賞玩功用的強化使得硯臺的價值不再侷限於材質,設計、雕琢和文化內涵對於一方硯臺的價值來說更為重要。“硯臺發展至今儘管使用價值減少了,但是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卻提高了。”鄒洪利表示,“古代的硯臺大多造型簡潔、大方,而現在的硯臺大多都以繁複的雕刻手法、豐富的雕刻題材和精細的雕刻工藝而價值倍增。所以新硯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五大因素決定硯臺價值
硯臺在拍場中的出色表現讓不少人看到了硯臺的未來收藏前景。說起硯臺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國的“四大名硯”作為重點的收藏物件。這四大名硯分別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山西絳州的澄泥硯。但由於這些名硯石材稀缺,儲存量少,所以很多其他石質的硯臺也具有收藏價值,比如易水硯、紅絲石硯等。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蔡國聲在《淺涉硯的歷史和珍藏》中如是評判硯臺的價值:“硯的珍藏和鑑賞能夠從質(質地)、工(工藝)、銘(銘文)、品(品相)、飾(裝飾)五個方面研討剖析。”
據鄒洪利介紹,一方具有收藏價值的硯臺對硯石的石材質地有很高的要求,這些硯石要具有發墨、貯墨、潤筆、勵毫的特性。發墨即墨與硯石相發,好的硯石可以使墨彩煥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對硯臺就曾有這樣的論斷:“硯之美,止於滑而發墨,其他皆餘事也。”貯墨是指可以儲藏墨汁。除了對墨有好的影響外,一方好的硯臺還應該對書寫用筆具有保護作用,這就是潤筆、勵毫的意義。
儘管這四個特性看起來簡單,卻使諸多石材被淘汰,這也是硯臺由古至今流傳數量少的原因之一。其次,好的雕刻工藝能使硯臺價值倍增。而銘文則是指擁有者的身份地位,身份貴重、地位高者所擁有的硯臺價值也高。與其他藏品相同,硯臺收藏也要看品相。因此,每一塊硯石都非常寶貴,而這也是硯臺具有收藏性的一大原因。
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受到歷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更是酷愛藏硯。自古就有“米癲拜石”的千古佳話,曾有一位江南富商央求米芾這位“硯痴”,願以一座園林豪宅換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後主李煜的靈璧石硯。硯臺自古就有投資收藏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硯臺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作為傳統書法的輔助工具,硯臺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已是很低,但它作為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一種有著很高觀賞價值的文物性工藝品,而且只要是中國的書畫藝術存在,硯臺的實用價值就依然存在。
可是隨著新中國成立後硬筆書法的普及,傳統的毛筆、硯臺等書寫工具逐漸被人們淡忘,甚至退出了人們日常生活範圍而走進了收藏行列。
歷史中有兩次硯臺收藏熱潮,但時至今日硯臺收藏還是冷門專案。不過名硯的價值卻不容忽視。名硯的可貴之處,不僅僅表現在它外在的質量上,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內涵——將歷史與文化融入不足盈尺的小小硯臺之中,成為文人雅士觀賞、收藏、饋贈親友、陶情怡性之硯林佳品。一方硯臺,兼具了材質美、雕刻美、書法美以及強大的文化內涵,非常值得玩味。
雖然硯臺收藏“冷”,可是近幾年卻在拍場中表現出了“熱”的一面。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經濟疲軟的幾年裡,硯臺的拍賣成交額也相當亮眼,如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以1400萬元成交,打破了當時硯臺拍賣的世界紀錄。
古硯價值高 新硯亦可藏
近幾年,古硯臺的拍賣價格穩步上升,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都不在少數。那麼只有古硯才具有收藏價值嗎?新硯能否收藏呢?
古硯因有歷史性而被藏家追捧,與此同時,現代硯臺也進入拍場成為關注的焦點。2007年北京翰海推出的硯雕彙集了端歙兩大名硯中的頂級作品。端硯有國家級大師黎鏗及琢硯名家劉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硯作品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鈺三位制硯新秀為代表,所用硯石都為唐宋名坑名品,刀法、構圖繼承古法而饒有新意。中國嘉德2008春拍也推出了十多方現代硯臺,包括楊留海、倫少國、梁弘健、姜書璞、王耀、劉演良等人的作品,個別硯臺估價在50萬元以上。
賞玩功用的強化使得硯臺的價值不再侷限於材質,設計、雕琢和文化內涵對於一方硯臺的價值來說更為重要。“硯臺發展至今儘管使用價值減少了,但是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卻提高了。”鄒洪利表示,“古代的硯臺大多造型簡潔、大方,而現在的硯臺大多都以繁複的雕刻手法、豐富的雕刻題材和精細的雕刻工藝而價值倍增。所以新硯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五大因素決定硯臺價值
硯臺在拍場中的出色表現讓不少人看到了硯臺的未來收藏前景。說起硯臺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國的“四大名硯”作為重點的收藏物件。這四大名硯分別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山西絳州的澄泥硯。但由於這些名硯石材稀缺,儲存量少,所以很多其他石質的硯臺也具有收藏價值,比如易水硯、紅絲石硯等。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蔡國聲在《淺涉硯的歷史和珍藏》中如是評判硯臺的價值:“硯的珍藏和鑑賞能夠從質(質地)、工(工藝)、銘(銘文)、品(品相)、飾(裝飾)五個方面研討剖析。”
據鄒洪利介紹,一方具有收藏價值的硯臺對硯石的石材質地有很高的要求,這些硯石要具有發墨、貯墨、潤筆、勵毫的特性。發墨即墨與硯石相發,好的硯石可以使墨彩煥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對硯臺就曾有這樣的論斷:“硯之美,止於滑而發墨,其他皆餘事也。”貯墨是指可以儲藏墨汁。除了對墨有好的影響外,一方好的硯臺還應該對書寫用筆具有保護作用,這就是潤筆、勵毫的意義。
儘管這四個特性看起來簡單,卻使諸多石材被淘汰,這也是硯臺由古至今流傳數量少的原因之一。其次,好的雕刻工藝能使硯臺價值倍增。而銘文則是指擁有者的身份地位,身份貴重、地位高者所擁有的硯臺價值也高。與其他藏品相同,硯臺收藏也要看品相。因此,每一塊硯石都非常寶貴,而這也是硯臺具有收藏性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