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紹熙五年閻十二月(即慶元始年前一個月),“內批罷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朱熹”之後,慶元二年十二月,朱熹因為趙汝愚之“暴死”不平上書而再次被詔“落職,罷祠”,慶元三年十二月宋寧宗“置偽學之籍”,慶元四年五月又有“詔嚴偽學之禁”,如此打擊不斷,到慶元六年三月,朱熹終於離開這個世界,說是含冤而死,或遭受迫害而死,都不算過分。
關於朱熹之死,史書記載:“熹家貧,故諸生自遠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往往稱貸於人以給用,非其道義,一介不取也。時攻偽學日急,士之繩趨步尺,稍以儒自名者無所容其身。從遊之士,特立不顧者屏伏丘壑,倚阿巽懦者,更名他師,過門不入,甚至變易衣冠,狎遊市肆,以自別其非黨。而熹日與諸生講學不休,或勸其謝遣生徒,笑而不答。疾且革,正坐,整衣冠,就枕而卒,年七十一。”(引自《綱鑑易知錄》)這段話言簡意賅,卻透露?多方面的資訊:
如今某些論者,總說宋代的統治者待士如何如何,宋代之士又如何如何。其實,士之為士,也有種種,不可一概而論。被列入“偽學逆黨”的不少是士,製造“偽學逆黨”冤案的不少也是士。因為“攻偽學日急”的時勢,原先與朱熹相交相知相善之“士”的各種嘴臉同樣得到充分顯現,有“更名他師”改換門庭的,有“過門不入”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更有落井下石,想踩?朱熹的肩膀往上爬的。表演突出的,胡紘可算一個,此公“未達”時,曾到建安去拜謁過朱熹,此時卻“銳然以擊熹自任”;曾“採摭熹《語》、《孟》(按:指《論語集註》《孟子集註》)之語以自售”的沈繼祖也算一個,胡紘“以疏章授之,繼祖謂立可致富貴”,就為這“富貴”二字,他可以言朱熹“剽竊張載、程頤之緒餘”,誣朱熹“大罪有六”,稱“熹為大奸大憝”,“請加少正卯之誅”也正是他。
誠然,儘管“時攻偽學日急”,亦仍有“特立不顧者”,較為突出的如同樣名在“偽學”黨籍的蔡元定與呂祖泰。元定逮捕在即而“色不為動”,朱熹喟然感嘆:“友朋相愛之情,季通(即元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之矣!”呂祖泰“擊登聞鼓”,上書論韓侂冑“立偽學之禁,逐汝愚之黨,是將空陛下之國”,因此而挨庭杖一百,發配欽洲牢城收管。就是那些“屏伏丘壑”者,至少也是潔身自好之君子,不願隨波逐流,不肯推波助瀾;就是那些前來聽朱熹講學的“生徒”,尤其是“自遠至者”,也可敬可佩,很不容易—那是“稍以儒自名者無所容其身”,連參加“鄉試”都要被責令寫下“系不是偽學”五字的時候。
朱熹很淡定,儘管承受多種壓力,仍孜孜不倦地“講學不休”;儘管家境清貧,仍一如既往地接待“諸生”,且以“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儘管友人好心“勸其謝遣生徒”,以免增添麻煩,惹是生非,他也只是“笑而不答”,凡此種種,都可為“淡定”二字作注。尤其在病情惡化(“病且革”)臨終之時,“正坐,整衣冠,就枕而卒”,更可見朱熹在生死之間的從容。唯有心無旁騖,無怨無悔者,方能達到如此境界。
韓侂冑及其黨羽在慶元黨禁的過程中得以步步高陞,慶元四年五月加“少傅”封“豫國公”的韓侂冑,慶元五年九月加“少師”封“平原郡王”,慶元六年十月又加“太傅”,而京鏜、謝深甫則在朱熹去世前一個月當上左右丞相,何澹也在那個時候“知樞密院事”。顯然,那個時候,韓侂冑已獨霸朝政,其黨羽亦彈冠相慶,但他們心裡並不踏實,一有風吹草動,每一根神經都會緊張起來。
朱熹即將下葬之時,就有右正言施康年進言:“四方偽徒聚於信上,欲送偽師之葬。會聚之間,非妄談時人短長,則謬議時政得失。望令守臣約束。”(引自《綱鑑易知錄》)可見,朱熹的影響,朱熹的冤屈,製造冤案,迫害朱熹的韓侂冑之流心中是明白的,這才擔心“四方偽徒聚於信上,欲送偽師之葬”;即使對他們自己製造冤案,迫害朱熹的所作所為,韓侂冑之流也未必就充滿自信,這才害怕“會聚之間,非妄談時人短長,則謬議時政得失”。
朱熹之死,就這樣成了一個特殊的“敏感期”,要嚴令各地“守臣約束”,以防不測了。
自紹熙五年閻十二月(即慶元始年前一個月),“內批罷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朱熹”之後,慶元二年十二月,朱熹因為趙汝愚之“暴死”不平上書而再次被詔“落職,罷祠”,慶元三年十二月宋寧宗“置偽學之籍”,慶元四年五月又有“詔嚴偽學之禁”,如此打擊不斷,到慶元六年三月,朱熹終於離開這個世界,說是含冤而死,或遭受迫害而死,都不算過分。
關於朱熹之死,史書記載:“熹家貧,故諸生自遠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往往稱貸於人以給用,非其道義,一介不取也。時攻偽學日急,士之繩趨步尺,稍以儒自名者無所容其身。從遊之士,特立不顧者屏伏丘壑,倚阿巽懦者,更名他師,過門不入,甚至變易衣冠,狎遊市肆,以自別其非黨。而熹日與諸生講學不休,或勸其謝遣生徒,笑而不答。疾且革,正坐,整衣冠,就枕而卒,年七十一。”(引自《綱鑑易知錄》)這段話言簡意賅,卻透露?多方面的資訊:
如今某些論者,總說宋代的統治者待士如何如何,宋代之士又如何如何。其實,士之為士,也有種種,不可一概而論。被列入“偽學逆黨”的不少是士,製造“偽學逆黨”冤案的不少也是士。因為“攻偽學日急”的時勢,原先與朱熹相交相知相善之“士”的各種嘴臉同樣得到充分顯現,有“更名他師”改換門庭的,有“過門不入”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更有落井下石,想踩?朱熹的肩膀往上爬的。表演突出的,胡紘可算一個,此公“未達”時,曾到建安去拜謁過朱熹,此時卻“銳然以擊熹自任”;曾“採摭熹《語》、《孟》(按:指《論語集註》《孟子集註》)之語以自售”的沈繼祖也算一個,胡紘“以疏章授之,繼祖謂立可致富貴”,就為這“富貴”二字,他可以言朱熹“剽竊張載、程頤之緒餘”,誣朱熹“大罪有六”,稱“熹為大奸大憝”,“請加少正卯之誅”也正是他。
誠然,儘管“時攻偽學日急”,亦仍有“特立不顧者”,較為突出的如同樣名在“偽學”黨籍的蔡元定與呂祖泰。元定逮捕在即而“色不為動”,朱熹喟然感嘆:“友朋相愛之情,季通(即元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之矣!”呂祖泰“擊登聞鼓”,上書論韓侂冑“立偽學之禁,逐汝愚之黨,是將空陛下之國”,因此而挨庭杖一百,發配欽洲牢城收管。就是那些“屏伏丘壑”者,至少也是潔身自好之君子,不願隨波逐流,不肯推波助瀾;就是那些前來聽朱熹講學的“生徒”,尤其是“自遠至者”,也可敬可佩,很不容易—那是“稍以儒自名者無所容其身”,連參加“鄉試”都要被責令寫下“系不是偽學”五字的時候。
朱熹很淡定,儘管承受多種壓力,仍孜孜不倦地“講學不休”;儘管家境清貧,仍一如既往地接待“諸生”,且以“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儘管友人好心“勸其謝遣生徒”,以免增添麻煩,惹是生非,他也只是“笑而不答”,凡此種種,都可為“淡定”二字作注。尤其在病情惡化(“病且革”)臨終之時,“正坐,整衣冠,就枕而卒”,更可見朱熹在生死之間的從容。唯有心無旁騖,無怨無悔者,方能達到如此境界。
韓侂冑及其黨羽在慶元黨禁的過程中得以步步高陞,慶元四年五月加“少傅”封“豫國公”的韓侂冑,慶元五年九月加“少師”封“平原郡王”,慶元六年十月又加“太傅”,而京鏜、謝深甫則在朱熹去世前一個月當上左右丞相,何澹也在那個時候“知樞密院事”。顯然,那個時候,韓侂冑已獨霸朝政,其黨羽亦彈冠相慶,但他們心裡並不踏實,一有風吹草動,每一根神經都會緊張起來。
朱熹即將下葬之時,就有右正言施康年進言:“四方偽徒聚於信上,欲送偽師之葬。會聚之間,非妄談時人短長,則謬議時政得失。望令守臣約束。”(引自《綱鑑易知錄》)可見,朱熹的影響,朱熹的冤屈,製造冤案,迫害朱熹的韓侂冑之流心中是明白的,這才擔心“四方偽徒聚於信上,欲送偽師之葬”;即使對他們自己製造冤案,迫害朱熹的所作所為,韓侂冑之流也未必就充滿自信,這才害怕“會聚之間,非妄談時人短長,則謬議時政得失”。
朱熹之死,就這樣成了一個特殊的“敏感期”,要嚴令各地“守臣約束”,以防不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