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淚笛
-
2 # 老李說0
現代漢語指示代詞中有一個很常用的那字。跟那字相當的疑問代詞是哪字。它們還常跟量詞或數量詞連用,如那個、哪個……(哪字和量詞或數量詞連用時,口語中常讀作nei或nai)。那和哪字的分化,是從“五四”運動以後才開始的,在這之前,只用一個那字。就是說“五四”以前那字身兼二職,既是指示代詞,又是疑問代詞。所以古代應該是沒有哪字的
-
3 # 張峰149764346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他從造字至今走過了近萬年的歷史,他不象字母字是一就而成,他是經過人們長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演變而來,有些字一個字就是一個歷史事件,就象唐代武則天名字的“曌”子就是武則天為自己名字專門造的字,有些字發明的時間歷史和背景就沒有那麼幸運的被記載下來。
中國的漢字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以達到鼎盛,出現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這些名人的鉅著,可是“哪”字在中國的文言文中及呼沒有出現過,可這不代表中國古代沒有“哪”字。
中國最早的“哪”字在我的意識裡他出現在明代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裡哪吒名字裡,哪吒是佛教裡的降魔神童,意思是叱詫風雲的神,而佛教又是唐朝時期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哪吒就是從哪邊傳來的吒詫風雲的神,這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發明應用的“哪”字。
哪,中國漢字,多音詞,讀作:nǎ、něi、na、né。主要做疑問詞,後面跟名詞或數量詞,表示要求在所問範圍中有所確定:~樣。~裡(a.什麼地方。b.用於反問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c.謙辭,推辭對自己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