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1174555333
-
2 # 赱霸
最大受益國應當是美國。
首先是透過該條約,實質性的獲得了和英國平等的海上地位。
其次是避免了未來可能的美英海上衝突
對日本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
3 # 鍾馗評鬼1
說老實話,在毛時代普通人要看到這封條約很不容易。既然這樣也就無所謂有什麼看法,我猜這份條約|肯定要符合戰勝國的利益。
-
4 # 隨雨飄渺
1921~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也就是幾大戰勝國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由共和黨人哈定總統主持下,締結了海軍軍控協議,使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等等海軍強國共同鑑署了軍控條約,確立了五大海軍強國的總噸位,英美日法意,使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擁有第一流的海軍強國,美英日三國成為世界性海軍噸位量多國家,為了平衡日本與英國的海軍,美國提出英國與日本結束同盟條約,同時要求日本不準獨霸中國。
美國開始參與主導權,一改巴黎和會上英法主導權。
要講那個國家最受益匪淺,應該是日本國,日本在日俄戰後,才廢除與列強簽署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日本由一個不發達二、三流國家,一躍成為列強。獨霸遠東。
英日同盟條約,是英國基於平衡俄國而簽定的友好軍事同盟條約。
使日本受益匪淺,一接手了德國的遠東勢力範圍,及殖民地。從此確立了日本一躍成為新列強。
-
5 # 崎峻戰史
謝邀!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對於大艦巨炮黨而言,1922年簽訂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是萬惡不赦的存在,一大批凝聚著當時世界頂尖艦船設計師智慧和最高階工業技術結晶的強大戰艦或被拆成廢銅爛鐵,或被當作靶子轟沉,令人倍感惋惜。這紙條約還開啟了長達15年的海軍假日,五大海軍強國都暫停了新型戰列艦的建造,但從另一方面促進了航母、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艦船以及新型海軍技術的發展,無論怎樣評價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軍備條約之一。
根據《華盛頓條約》中止建造並被廢棄的日本“土佐”號戰列艦,已經完成的艦體作為靶艦擊沉。
從普遍的觀點看,《華盛頓條約》最明顯的作用是中止了一戰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岸正在勃發的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在一戰結束後,英國、美國和日本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三大海權國家,都積極地擴充海軍軍備,籌建更多的新型主力艦,為維持和加強自己的國際地位。英國推出了G3型戰列艦和N3型戰列巡洋艦,美國加緊建造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日本更是大力推進雄心勃勃的八八艦隊計劃。
1922年華盛頓會議現場,五大國能夠坐下來談判,都是為了卸下軍備競賽的負擔。
日本人被迫接受了5:5:3的主力艦噸位比例,其實是賺到了,如果繼續競賽,日本肯定不戰自亂,最先倒下。
在停止造艦競賽的同時,在現有海軍力量的限額比例上,各國則是有益有損,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美國取得了與英國平起平坐的海權地位,極大提升了國際地位,而在太平洋地區又限制了日本海軍的力量,遏制了最大的競爭對手。以往的觀點看,日本是受損最大的,其海軍力量被限制在對英美10:6的比例上,但實際上由於英國海軍的重心在歐洲水域,而美國海軍的力量又分散在兩洋,日本海軍仍是太平洋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更重要的是,一支比肩英美的海軍艦隊是當時日本國力無法承擔的,所以能夠爭取到這個比例對日本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同時,條約也承認了日本在一戰中從德國奪取的太平洋諸島的權益,擴大了它在太平洋上的勢力範圍,等於肯定了日本的強國地位。所以,從實質上說日本在《華盛頓條約》中根本就沒有失去什麼,只是日本人自己貪心不足,感到不滿而已。其實受損最大的應該是英國,日不落帝國之所以能夠雄踞世界近百年,靠得就是強大的海權,而如今只能與大洋彼岸的昔日殖民地分享海權,充分證明了帝國業已衰落。至於,法國和義大利至多在地中海鬧鬧,屬於打醬油的角色。
回覆列表
實際上一戰對中國沒有一點收益,隨是參戰國,只有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戰後的海軍條約,任何國家都沒有遵守,軍艦炮越來越大,航母也造岀來了,美英有錢,造的更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