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采石之戰是宋金雙方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

    對於當時的金國皇帝完顏亮來說,此戰意義尤其重大,完顏亮篡位稱帝,皇位本就不穩,而且完顏亮繼位後在朝堂和貴族只用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使人人敢怒而不敢言。更關鍵的是,完顏亮是一位漢文化發燒友,非常推崇漢化,繼位後大力推廣漢化,強化中央集權。這樣做嚴重損傷了金國其它貴族的利益,皇族宗親中反對完顏亮的呼聲非常高。

    完顏亮也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於是便集結全國軍隊想一舉滅宋。這場戰爭對完顏亮的意義在於,一來可以緩和內部矛盾,二來,完顏亮早就把自己當成華夏正統,打算一統華夏。三來。若此戰勝,完顏亮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能用實實在在的戰果來堵住保守勢力的嘴,更重要的是,如果滅了南宋,完顏亮就有更大的空間,更強的勢力去推廣自己的漢化政策。

    但是失敗後果就會很嚴重,完顏亮不是沒想到失敗的後果,但是金人本來戰鬥力就強,南宋朝廷又自斷臂膀,能征善戰者不是被殺就是棄之不用,亦或抽不開身,一個劉琦也是垂垂老矣。再加上北軍經過多年的統治,已經學會了漢人的許多技術,攻城,破防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足足六十萬人的兵力,輸的可能性不大,值得一賭。

    至於南宋方面,很簡單,生和死的問題。

    完顏亮南征,剛開始非常順利,沒有遇到一點抵抗就過了淮河。宋將王權見金兵勢大,帶著部下瘋狂南逃,一口氣跑到了長江南岸。老將劉琦也因為側翼暴露,不得不由揚州後撤至鎮江。

    宋高宗聽聞,又打算去海上飄著,眾臣極力反對,高宗無奈,就派李顯中代替王權,派虞允文去長江南岸慰問。

    虞允文乃一介書生,但是沒有絲毫由於就趕到了採石,採石磯尚有宋殘軍兩萬,虞允文對他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激發鬥志,準備和金兵死戰。

    而金軍由於前期進展順利,從上到下無不志得意滿。不久就開始度江。

    但是金軍和宋軍在水上較量,那就真的不行。宋軍的裝備是艨艟鉅艦。艦上配備霹靂炮,拍杆。而且宋軍南方人居多,多熟悉水戰和駕船。金軍雖然人多,但是裝備不好,船隻小且雜,基本只能當渡船,不能當戰船。遇上宋軍的艨艟鉅艦,只能靠船去短兵相接。可是你小船離得遠了我用霹靂炮轟你,用弓弩射你,離得近了直接用拍杆,一拍沉一個。

    金軍打了一天一夜,根本沒辦法招架艨艟鉅艦,且損失慘重,無奈退兵。

    第二天完顏亮又戰,這次直接遭遇了宋軍伏擊,金兵損失不計其數。

    完顏亮屢攻無果,只能收攏殘軍退守瓜州,此時金軍內部傷亡過重,軍心浮躁。金國老巢又出了問題,軍中保守派趁機殺完顏亮,主動退兵,和宋國再度講和。

  • 2 # 紅雨說歷史

    感謝悟空問答的五連發邀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采石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十分經典的一場戰役。孱弱的北宋王朝,以一萬兵力大破海陵王完顏亮數十萬大軍。完顏亮再回經途中被殺,金有“小堯舜”之稱完顏雍繼承皇位。當時海陵王號稱60萬,其實兵分三路,以海陵王帶領的10萬中路大軍為主。

    海陵王完顏亮是金朝的第四代君主,他對漢文化學習較多並且野心很大,一心的想要一統中原,稱霸天下。海陵王完顏亮一上位,大力發展軍事,鑄造兵器,招募士兵。海陵王,雖然他的野心很大,但是他的政策卻使得本來已經慢慢的金朝經濟遭到了破壞,他不顧民生經濟,將百姓強行招募入伍。所以他再揮師南下的時候,軍中很多人就已經“消極怠工”,半路逃回,士氣上要遠低於宋軍。

    宋軍計程車氣本來也是極其低迷的,虞允文字來作為中書舍人,一介文官他是代表朝廷來前線慰問送賞的。但是他看著低迷計程車氣,直接對著士兵豪氣的說,“朝廷的賞賜,就在這裡等著你們來取了。”他親自督戰,建立軍防,使得士兵大受鼓舞。

    在這次戰役中,海陵王完顏亮要渡江作戰,這對於不熟悉水戰的金兵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虞允文抓住金兵這一點,並且採用了當時的新式武器火藥,再加上作戰當天水面降起大霧。宋軍在心理上完勝金軍,再加上當時金軍基本沒見過火藥,嚇得“求神拜佛”。一萬宋軍擊垮了數十倍於自己的兵力。

    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宋軍全佔取勝理所當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到一年捕蟬(知了猴)季,求華北地區野生蟬習性,有什麼好方法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