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戰爭之王
二戰中後期,德國已經陷入了戰爭的泥潭,即使是在1943年德國的軍工生產正式進入了戰爭狀態,依然不能滿足前線作戰的需要,最終多個戰場的巨大消耗,以及希特勒糟糕的戰略戰術指揮水平,最終導致了德國的最終戰敗。
首先是戰略轟炸,這是摧毀德國戰爭能力的重要一環。現代戰爭中極為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各種物資的供應,而盟軍的戰略轟炸對德國的工業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像英軍早在不列顛之戰中,就曾向德國本土轟炸過,而到了後來美軍加入後,對德戰略轟炸更是極大的摧毀了德軍的戰爭能力。大量工業裝置被毀,坦克等急需的技術兵器很難補充,讓德軍在前線很是陷入被動處境。而戰略轟炸,同樣擊垮了德華人的戰爭決心,平民飽受戰略轟炸的摧殘,而德軍軍心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很受打擊。
盟軍早在諾曼底登陸前,還在義大利方向給德國施加壓力。在解決德國非洲軍團之後,盟軍就開始進攻西西里島了,後來登陸義大利,開始和德軍繼續交鋒。而在義大利南部的盟軍雖然直至戰爭結束依然在和德軍僵持,但是吸引了大量的德軍有生力量,為其他戰爭分擔了巨大的壓力。
而在東線戰場上,就是蘇軍不斷的進攻了。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希特勒意圖建立新的防線,以第聶伯河為依託,防止蘇軍的進攻。但是蘇軍在獲得戰爭主動權之後立即向德軍進行了攻擊,迅速跨過了第聶伯河。而接踵而來的就是1944年蘇軍對德軍的不斷進攻,這極大的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有經驗的老兵、軍官以及大量技術裝備損失,德國的戰略縱深也被迅速壓縮。
最後就是西線戰場了,諾曼底登陸宣告了德國再次進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這已經宣告了德國的失敗。而盟軍在西線的一系列作戰行動,更是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
-
3 # M16很膨脹
莫斯科一戰希特勒的閃電戰就廢了。斯大林格勒一站,蘇聯採用巷戰,坦克飛機無用武之地,加上德軍軍心不想二戰前期,有人開始動搖,諾曼底登陸德國兩線作戰壓力增加,還用義大利那邊起義,希特勒還要考慮那邊的事,可以說是3線作戰,珍珠港後美國加入反法同盟,不再向法西斯國家提供武器
回覆列表
二戰同盟國為了打敗德國,決心利用其絕對的數量優勢來抵消德國的素質優勢,即儘可能在多條戰線同德軍展開對抗,使得德軍無力集中強大兵力來在某一方向取得決定性勝利。
蘇聯方面我們不做多述,因為蘇聯廣袤的國土和龐大的軍隊本身就吸引了絕大多數的德國陸軍。當然蘇軍的堅決抵抗完全是出於保家衛國的思想,也是最強烈、堅決的要打敗德國法西斯。
對於英國和美國而言,他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陸軍來對付德國,於是他們決心在歐洲開闢新的戰場,來分散德軍的兵力,也是為減輕蘇軍的負擔。首先他們選擇了義大利這個戰場,理由是義大利是所有軸心國裡最脆弱的一個,在這裡更容易登陸成功。儘管從狹長且多山地的義大利攻入德國本土並不是最好最容易的路線,可是他們期望在這裡儘可能的吸引德軍的部隊,來削弱德軍在西線的防禦。
盟軍真正要同德軍進行陸地決戰的戰場是西線的法國,而不是義大利戰場,所以西線的登陸是必然的。這裡的地形和寬廣的戰役可以有效發揮盟軍數量優勢,形成對德軍更大的優勢。
最終盟軍同時在東線、西線、義大利(南線)三條戰線上同德軍進行作戰,而且相互呼應。在德軍於西線發起大規模反攻時(阿登攻勢),蘇軍應英美盟軍的要求提前於計劃時間在東線發起強大進攻,最終使德軍原本要投入西線反攻的一部分部隊不得不留在東線阻止蘇軍的突破,而西線的反攻也由於兵力不足而未能取得決定性戰果,最終在盟軍的強大反擊下,轉入防禦。
同時要提到的盟軍的戰略轟炸,在1944年盟軍的轟炸強度成倍增加後,對德國的軍工生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德國的軍工生產下降了很多,尤其石油工業損失,意義深遠。後期德軍雖然生產了許多的新型坦克、飛機卻沒有燃料來開動它們,例如德軍在阿登戰役中便遭遇了燃料危機,直到戰役發起前德軍只湊夠了前線需求的不到三分之一,而這些燃料還是遠在前線的後方,在天氣轉晴盟軍空軍重新恢復威力後,這裡燃料已經很難及時輸送到前線了。
所以在陸地和空中的合力打擊下,德軍的抵抗最終慢慢降低直到徹底崩潰!曾經強大的德國軍隊最終被英美蘇三國合力擊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