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覺知Vermehmen

    【原創回答】完全可以。好色先於好德。人首先是看,沒有看,對於人來說,是重點人性缺陷。看是人感知世界的首要途徑,看就是看顏色,看到顏色,完全沒有顏色也是一種顏色。人天生就具備看色,喜歡看色的人類能力。這個能力不需要培養,在哲學上說是先天能力。

    而好德,也就是說按照他者規定的標準去做事,並且達到喜歡的程式,是需要透過訓練,教育,馴化才能做到。好德不是人性的本質上的東西。

    綜上所述,所以孔子才說沒有見到好德能像好色那樣出於先天出於本能。因此之故,孔子才特別強調人的後天努力。先天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後天學習,訓練,教化,才是造成人與人差別的原因。

  • 2 # 老頑童374236889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話是孔夫子說的吧。好色者眾,好德者鮮。好德與好色可以相提並論。君子好德亦好色,只是君子深明大義,見色不欺。小人見色則起淫慾,不能自已。古有柳下惠,真君子也。劉邦好酒及色,無傷帝業。登徒子好色,文人作賦,流傳至今。古人云: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君子有修為,有定力,如是而已。

  • 3 # 慈祥的老馬724

    不能。他是說好色甚於好德。食色性也。好色是本能,不教就會。德是對本能的約束,需要教育才會。孔子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 4 # 鋒點1

    看過子見南子,沒必要把孔夫子想象成一副道貌岸然老學究的樣子。這個未見包含他自己。心動不行動,體現社會規範的約束。

  • 5 # 陳竟榮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與好色相提並論嗎?不能。是孔子看見了人,不肯好德,見了色,便好得了不得;因為。德乃天理,色是人慾;人那能把天理好的,像人慾似的?孔子雖嘆息的話,是望人迴轉來的意思。凡是見得的人,都是好德的,好的終是浮線,直至像色一樣的好起來,那才是真好呢!

  • 6 # 赤誠子

    說的很對啊,自古以來就是好德者少,好色者多!

    不然為啥,好德者能青史留名,好色者被人恥笑,因為好德者難矣!

    德與色都是一種品性習慣。好德者,品性高潔,好色者,卑劣下流。

    再簡單點說就是,好事難做,壞事易行。做人難,做好人更難!

  • 7 # 乾坤正法

    必須能,為什麼不能?其實按照孔子的本意來說並非如此,這就是孔子的侷限。實際上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你會發現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指出了世界的多元化問題。這個世界為什麼如此精彩,答案就在這裡。但是這同時也指明瞭天道的一大特點:輪迴。所以,世界精彩歸精彩,但同時別忘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8 # 陳廣逵

    9.18.[原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①!”

    [原文通釋]

    孔子說:“我沒見過喜好美德像喜好美色的人啊!”

    [註釋]

    ①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沒有見過喜好美德像喜歡美色的人啊。未見,沒有見過。好德如好色者,喜好美德像喜歡美色的人。色,女色,美色。

    [解讀與點評]

    《四書集註》說:“《史記》:‘孔子居衛,靈公與夫人同車,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醜之,故有是言。”按理,衛靈公出於禮節,應該與孔子同乘一輛車,不應該讓南子隨行,尤其是不該讓孔子所乘之車為“次乘”,跟隨在他們的車後很丟孔子的人。

    《禮記·禮運篇》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人們天天都不能少,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人們就忽略了它是一個問題;而事涉“男女”,似乎就成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其實它同飲食一樣重要。孔子則認為德也應該同飲食男女一樣重要。但是,現實中卻很難見到德所居的位置比飲食男女高。所以孔子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也就是說,人喜愛女色甚於喜愛道德。孔子孜孜以求之的為政,好不容易實現了,“攝行相事”才三個月,大好形勢就被齊國送給魯國國君、魯國主政季氏的女樂破壞了,不得不棄職去國。女色的魅力如此之大,怎能不令孔子感嘆呢?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言外之意,人們喜好美色超過了喜好美德。這是不是人們共有的一個弱點?

    孔子在呼籲崇尚美德,但“好色”這個問題,恐怕不是孔子及其儒學能夠解決的,而且後世的儒者也沒能超越“好德如好色”的境界。當代也有無計其數的官員因好色而腐,因好色而敗,惜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保羅·沃爾克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