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sanxingdianzi

    一共重修過三次,第一次是明天順元年,《1457》年承天門遭雷劈起火被毀,當時沒能立即修復,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修建。第二次是,崇禎十七年《1664年》李自成攻京城,毀於戰火,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重修天安門。第三次是《1969年》河北邢臺地震,造成天安門城樓破損嚴重,重新修復

  • 2 # 曉霞181558838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一個欄目裡看到過,當時我也是無意間看到這檔欄目,看完這檔欄目,真可謂受益匪淺!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15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在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後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

    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成天門再次被毀!

    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為“天安門”,其含義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

    在1688年,1952年經過兩次大規模的修!

    1970年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式,天安門比原來高了83釐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這檔節目中專家還指出,1949年後,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模比較龐大,到了1988年,天安門開始收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其實在觀看這檔節目的時候不僅知道了天安門的來歷和它背後的故事,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人的偉大,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看完節目收穫滿滿!

    “以上個人見解”

  • 3 # 強歌1122

    天安門城樓在古時修過幾次我不清楚,我也不去查相關資料。近代我在報紙上看過在1969年初春大修過一次。當時北京很冷,整個天安門城樓被高大的圍擋圍著,用防寒棉被蓋起了很高的防寒棚,裡面如同白晝機器轟鳴,不間斷的施工。與其說維修不如說扒倒了重建,整個工程是在絕密的情況下進行。每塊瓦每根柱子等都按原位子編號,在樓脊的中心部位有個盒子裡面有個純金"飾品"記截。經過三個月的緊張施工煥然一新的了天安門城樓展現在北京市民面前。市民們絕對想不到古老的天安門城樓是新建的,而且比原來的老城樓高出80釐米。再提及一下樓脊中心在原來的盒子裡又加進了新的記截。

  • 4 # 大國曆史記

    天安門坐落於首都北京的正中心,在歷史上,天安門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新中國成立後,它也成了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由於其建築年代久遠,經過日曬雨淋已然出現破敗的痕跡。近代對天安門進行過修繕,這才讓它恢復了往日的榮光,在修建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天安門最初建立於明朝的永樂年間,名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明成祖朱棣任命建築匠師蒯祥設計城樓,明朝的都城最初是在南京,而蒯祥在建築天安門時,採用的是南京承天門的建築風格,所以在建成後便直接命名為承天門,後來承天門經歷過雷擊火焚,在明成化年間由蒯祥設計重建,此次重建又擴大了承天門的規格。

    到了清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下令對承天門進行大規模的改建,融合了當時的建築風格,順治不喜歡承天門這三個字,於是便將其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之後又經歷過數次大小規模不一的修繕,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之前炮灰連天的戰爭,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使得天安門破舊不堪,於是國家便決定對天安門進行全面的修繕。

    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在天安門的琉璃瓦下發現了一個木盒子,盒子有金絲楠木所制,其中放置的有一個金元寶、一塊硃砂石,還有一些五彩糧,古代的人比較迷信風水,便在建築房屋時放置一些辟邪的物件,這種傳統雖然聽說過但卻很少見。

    為了延續傳統,在後來天安門建成之際,設計師在原來位置放了一塊漢白玉,上面刻著“1970年1月—3月重建”字樣,之前發現的鎮樓之寶被送到了博物館收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就想知道那些要高價彩禮的人是什麼心理?有沒有資深要彩禮的高手給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