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頂頂211608797

    寶媽群是一個很奇妙的群,形形色色都有,很多人進入寶媽群就是想交流養娃經驗。我見過的大多數初進入時很興奮,慢慢有人又覺得無趣離群。有部分媽媽進來打完招呼,然後迫不及待地曬娃,通常有新人進來我們都歡迎,有的好奇地問這問那。有部分人打了招呼以後,再也一言不發,只有當娃出現狀況時才吱聲。有部分人打招呼後,立馬把紙尿片等嬰兒用品放上來做起了廣告。看到這樣賣廣告的情況我一般要求私聊,然後告訴她媽寶群規,如果你是有寶寶的媽媽我們歡迎,廣告賣一次就算了,你可以在群改個人呢稱備註代售嬰幼用品。我這樣做比在群裡說‘’賣廣告踢‘’那種毫無溝通的言語更讓人舒服。我每次曬完娃都會加一句‘’你們的呢拿出來曬曬看‘’或者會說‘’是男是女拿出來瞄瞄‘’,馬上很多人熱烈反應,確實,媽媽們其實都想找機會曬娃,於是她們興奮地說曬興奮地聊,然後說在那裡那裡看到什麼好東西分享起來。漸漸地我和其她寶媽們保持了良好溝通。她們有事沒事都會常常在群裡呼喚我一下。

  • 2 # 泡泡育樂園

    群這種形式,確實給大家的溝通帶來了各種便利。不同地區不同性格的人,可以在一起,為著一個目的,互相溝通,在過去沒有群的時候是無法想象的。我就有一個育兒群,所以想從群主的角度說一說,哪些媽媽是受群主以及大家歡迎的,哪型別的媽媽需要掌握更好的群內溝通技巧。

    先說下我自己的群,我們有專業的睡眠顧問和育兒顧問,也有心理方面的諮詢師,當看到新手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而無從解答的時候,於是和朋友一起做了這樣一個育兒群,公益性的,目的是為大家解答在帶孩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開心理上的困惑,給到大家正確科學的育兒理念,幫助大家梳理情緒。

    在建群初期,都是已有的朋友以及有需求的媽媽加入到群裡。我們開展了各種育兒講座、啟蒙教育、讀書分享、打卡活動等,都受到了大家的好評,所以群員們也一傳十,十傳百的加入進來,人員不斷壯大。

    在與群內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現一個現象,活躍的媽媽在任何活動中都能夠參與,都可以看到她的影子。而不活躍的幾乎看不到她有什麼冒泡。我的育兒群叫做“泡泡”公號也用泡泡起名,初始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在群裡的人,都能夠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需求。現在看來,目的在那些活躍人的身上達到了,而那些不冒泡的群員們,在泡泡群有點名不符實了。

    好的溝通互動是什麼樣的?

    首先就是活躍的,既然進入到一個群裡,就是對這個群的組織形式認可,沒有溝通不活躍,還不如離開這個群

    能夠給別人解決問題的,不僅自己活躍,還能對其他人提出的問題積極的迴應,把自己切身的體會或是自己瞭解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參與群活動的,如果群主根據群內成員的特點,組織一些活動,根據各自的情況,積極參與的(這裡面不與財務相關),其實是對群主最大的肯定與支援

    將自己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根據群的性質,發給大家諮詢的,這樣的人對群的粘合度更高

    沒有良好溝通的行為是什麼樣?

    那就是沒有溝通唄,不知道為什麼進群,從進群的那天起,一言不發,石沉大海,對於這樣及其不活躍的群員,我們的處理辦法是每3個月清理不發言的,以騰出空間給更需要的人

    盲目發問的,群裡幾百個人,幾個群此起彼伏在交流,群主都要照顧到,不能冷落了哪一個。可是明明在前面已經有人相似問題諮詢過了,又丟擲來問,很費精力的回覆了一些含金量不高的問題

    明明知道群規還要違反的,這些多半是微商,寶媽帶孩子都想做些小生意掙點奶粉錢,所以為了群內秩序及辦群目的,都不允許做廣告或是私加人。明明進群的時候就知道規定還要試試發一下,其實又能有誰會看到發的廣告就光顧呢,只能踢了

    進群不按規定改名字的,自以為自己的暱稱很個性,不想改掉,或是僥倖心理留一點廣告內容,這樣都是在群裡不好的行為

    我是根據自己的群,以及我參與的群活動,總結出的幾點好的和不好的溝通方式,希望給大家在群裡的活動做參考。線上群也是一個集體,需要有集體意識,需要遵守規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在網咖玩的最深刻的是什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