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秒46363931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諸侯。實力跟能力足以平定天下。然而最終卻止步於天下三分,只得中原。名義上最大的問題在於天下士人甚至於帳下謀士對其合法性的質疑,質疑其不臣之心。遂效法霍光、王莽嫁女兒作為皇后,得到國丈的身份。以外戚身份掌權,規避弄權的部分風險。乃至於待到時機成熟謀得大位。最終事態的發展也是充分印證了曹操的此做法的高明之處。

  • 2 # 伊耆角木

    為了讓自己成為外戚,讓自己的外孫成為皇位繼承人。

    雖然漢獻帝在當時看完全掌握在曹操手中,但畢竟他是皇帝,有這個身份擺在那裡。曹操能控制住漢獻帝因為手中有實權,而一旦自己的權力發生動搖,則很有可能會有人逐步崛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而一旦自己身故,兒子若不能繼續控制漢獻帝,則更會有人取而代之。什麼樣的人能做到,兩個字:外戚!

    漢朝,尤其是東漢,歷來有外戚專權的傳統。由於東漢皇帝多早死,繼位之君往往年幼,太后幼主孤兒寡母,只能依靠外戚,授之以權,把持朝政。而這些外戚也可以以皇帝外公或是舅舅的身份代皇帝釋出政令,朝中無人敢去質疑。所以曹操相當明白這一點,要讓自己或說自己的家族一直掌權,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外戚,這樣才能更名正言順地控制皇帝。

    所以,曹操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送進宮中成為漢獻帝的夫人,當然這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讓自己的外孫成為未來的皇帝。這樣,一旦漢獻帝去世,自己也可以以皇帝外公的身份,或是自己的兒子以皇帝舅舅的身份繼續把持朝政。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就是為了能更大可能生下皇子以便立為皇帝,如若實在不行沒有生下皇子,那隻要自己女兒做了皇后,也就是新君的嫡母,照樣是太后,而要除掉新皇帝的生母也不是難事。

    再者,漢獻帝原本的幾個外戚也不是省油的燈。董貴人之父董承曾發動衣帶詔事件意圖除掉曹操,這也讓曹操有所警惕。一個貴人之父尚且敢如此,如果是皇后之父呢?所以曹操找各種理由廢掉伏皇后,除掉伏皇后之父伏完和伏皇后的兩個兒子。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自己成為國丈,看還有誰敢借皇帝的名義與自己作對。

    至於之後曹丕篡位,首先那未必是曹操生前有過的意思,即使曹操生前就有意篡位,那以外戚身份接受皇位也一樣水到渠成。後世隋文帝楊堅不就是從自己外孫手上接受“禪讓”的嗎?所以,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有百利無一害。

  • 3 # 一年讀十本書

    曹操做了丞相以後,發生了兩次外戚想要除掉曹操的事情,第一次是董貴人的父親董承策劃,第二次是伏皇后策劃的。本來曹操是被董承請來的,當時李傕郭汜作亂,董承有保護漢獻帝的功勞,也正是因此漢獻帝納了董承的女兒。董承想要找個能讓皇上安穩下來的人,於是他請來了曹操。後來董承又想除掉曹操,大概是看出了曹操野心太大,董承宣稱自己受漢獻帝衣帶詔,到底漢獻帝有沒有參與就不得而知了。董承的密謀敗露之後,曹操殺死了懷有漢獻帝孩子的董貴人。

    董承失敗之後,伏皇后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付完,讓他除掉曹操。後來伏皇后的信落到了曹操手中,曹操因此殺死伏皇后,毒死伏皇后的兩個皇子。伏皇后家族有幾百人因為這件事被誅殺。關於伏皇后這件事,裴松之引注了一件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事情。據說當時付完把這封信拿給荀彧看,荀彧看後什麼也沒有說,也沒有告知曹操。後來付完又拿給他的小舅子看,他小舅子就直接拿去報告曹操了。這時荀彧非常緊張,他怕曹操知道了他知情不報的事情。於是荀彧向曹操建議讓曹操的女兒嫁給漢獻帝,並且順便把伏皇后寫信的事情向曹操報告。從這可以看出曹操為什麼要把女兒嫁給漢獻帝了吧?因為對於曹操而言,誰的女兒嫁給漢獻帝都不如曹操的女兒安全。

    荀彧把這件事告知曹操,曹操問他:“你怎麼不早說?”荀彧故作驚訝地說:“我以前說過啊!”曹操說:“這麼大的事,你如果說過我怎麼會忘記?”荀彧又裝作忘記的樣子說:“哦,當時您正好袁紹對峙於官渡,所以沒說!”曹操問他:“那後來怎麼不說?”荀彧無言以對。據說這件事是荀彧失去曹操信任的一個原因,不過裴松之認為這件事可信度不高,荀彧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會用這麼拙劣的辦法,還讓曹操問的說不出話。舉著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下曹操把女兒嫁給漢獻帝的原因,實際上就是為了放心,也為了監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章子怡為什麼在《美好年代》展映場走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