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齋雜談

    說白了主要是為了維護諸侯國之間的關係。

    “嫡子”說白了就是明媒正娶的正妻所生的兒子。嫡子與庶出之子(非正妻的兒子)的地位是相差甚遠的。一般情況下,繼承家業的都是嫡子。

    其實最早的人質出現於公元前720年的周鄭交質,開創了人質外交的先例。春秋初年,鄭伯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權於虢公,鄭伯怨王,因此周鄭交質,質子之事,大概由此發端。終春秋242年之間,交質事件只有六次,並且都在齊桓公、晉文公之後。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質子”事件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在《史記•六國年表》中經常可以看到“某太子質於某國”、“某國使太子為質”、“太子從某國歸”等類似的字句。從這一時期頻繁的“質子”事件大體可窺見當時的社會環境。人質均為國君之子,故稱為“質子”,而且以嫡子即所謂“世子”居多,因為他們是未來的國君,保值係數最高。人質既然是一種外交手段,自然也是一種國際行為,但是以單質式為多,春秋時期交質式只有兩例。《左傳》評論此事說:“信不由衷,質無益也”。認為不守信義,人質有什麼用呢?可見人質是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為了取信於對方而採取的最後一種外交手段。到了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鬥爭更為尖銳複雜,質子的性質也與春秋時代不同。

    戰國時期的人質最有名的,除楚懷王(前328-前299)質秦致死外,要算秦公孫異人質趙,富商巨賈呂不韋認為這個“空質”“奇貨可居”,設法將他弄回國,讓他的兒子繼位為秦始皇。秦始皇,名政。他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劃時代的人物。

    著名的質子事件還有:前265年,趙受秦進攻,連失三城,攻勢益猛。趙向齊求救,齊要求以長安君為質,才肯出兵。長安君是趙惠文後的少子,孝成王的弟弟。孝成王新立,實權掌握在母后手裡,她說什麼也不肯將心愛的小兒子送出國當人質,揚言誰敢再提長安君為質的事,“老婦必唾其面”!這就引出了老臣左師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太后終於被情理說服了,將長安君送齊為質,齊兵乃出,趙危遂解。

  • 2 # 楚人異客

    所謂質子制度,在上古時代是沒有的。最早的人質出現於公元前720年的周鄭交質,開創了人質外交的先例。春秋初年,鄭伯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權於虢公,鄭伯怨王,因此周鄭交質,質子之事,大概由此發端。終春秋242年之間,交質事件只有六次,並且都在齊桓公、晉文公之後。所以馬非百先生說:“蓋在霸主盛世,王綱雖解,信義尤存,霸者以信義相號召,故不以威力脅人。”

    到了風雲四起、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質子”事件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在《史記•六國年表》中經常可以看到“某太子質於某國”、“某國使太子為質”、“太子從某國歸”等類似的字句。從這一時期頻繁的“質子”事件大體可窺見當時的社會環境。

    一般來講,人質均為國君之子,故稱為“質子”,而且以嫡子即所謂“世子”居多,因為他們是未來的國君,保值係數最高。人質既然是一種外交手段,自然也是一種國際行為,但是以單質式為多,春秋時期交質式只有兩例。《左傳》評論此事說:“信不由衷,質無益也”。認為不守信義,人質有什麼用呢?可見人質是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為了取信於對方而採取的最後一種外交手段。到了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鬥爭更為尖銳複雜,質子的性質也與春秋時代不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左傳》敘述春秋歷史,提到質子事件13例之多,成為事實著11例。而戰國254年間,七大國之間交質則有24起,其頻率為春秋的兩倍,說明它在外交上的作用大增。

    二、在這24起人質中,列華人質入秦著8起(春秋只有晉公子圉質秦一例),而秦出質於列國者七例,合計佔總數大半。足見秦此時已成為國際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列國出質於秦,多為求和求援,在外交上處於守勢。而秦之出質,完全為了達到“遠交近攻”的戰略目的,在外交上處於攻勢。

    四、人質身份雖與春秋無異,但已大大貶值,形同俘虜,很少受到應有禮遇。因此潛逃回國者(春秋僅公子圉一例),時有所聞,進一步惡化兩國關係。有事由於國內政權易手,質子身份驟降,“報空質”之國對之更為冷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利博越頂配和魏VV5哪個質量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