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
2 # 茗鼎天下香
茶葉作為飲料,第一為口感,第二位為安全,當然最終逃不過健康。
現在莫名其妙的一些茶葉充斥市場,反而讓不懂茶的人和下一代的年輕人對茶葉深感厭惡,實則是對中國文化和產業的摧殘。
政府應該嚴定標準,提高市場準入度。虛假廣告更是應該嚴懲。
茶首先是食品,食品儲存不當極易黴變。不論是紅茶還是普洱或者黑茶,應該儲存得宜,比綠茶要存放的久很多。
比如我最喜歡的宜興紅茶的一枚翹楚,茗鼎紅茶中,一款後熟型,原料採自明清前後10天,儲存6一個月到1年後,口感會更加馥郁濃香,耐泡。
切記紅茶不盲目追求早!
綠茶則不然,一定要有非常強的儲存觀點,密封,避光,避潮!最好冷藏。
記住:如果想放進冰箱,一定要多扎幾層保鮮袋,茶都極易吸味道和吸潮的。
個人:喜歡茗鼎野生紅、茗鼎白茶、茗鼎黃金芽。這些東西認準大公司的牌子最重要,好貨也不會輕易展示。要多問多看,多嘗多比。
“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宜興有壺,也有茶。
陽羨紅茶,又名宜興紅茶,產於江蘇宜興。
宜興,戰國時代稱“荊溪”,秦漢時置名為“陽羨”,陽羨製茶,淵源流長,久負盛名,唐代始做貢茶。西元1591年許次紓所寫的《茶疏》 中雲:"江南之茶,唐人首重陽羨"。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
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
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
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為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嚐同僧進獻的佳茗後,認為“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此,“陽羨茶”被選人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大致在中唐代宗年間,常州剌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嚐和鑑定貢茶的任務。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透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明宴”。當時稱此種茶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當時詩人李郢的詩“凌煙觸露不停採,官家赤印連帖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便是真實的寫照。
而盧仝曾在宜南山區種茶,他寫的《七碗茶詩》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更被奉為日本茶道文化的啟蒙內容。
與唐朝相比,宋代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桔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我為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
元朝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萬曆志》卷四記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應該說元代進貢的陽羨茶數量是十分可觀的。為了適合蒙古貴族的嗜好,元朝在貢茶院之外,又設定一個名為“磨茶所”的貢茶官署,兼管宜興的貢茶。
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朝廷對茶葉的生產和經銷採取了更為完備的管理措施,專門設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興至今還保留著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
在整個清代的幾百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業起起落落,但上層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陽羨茶,並由飲茶而推崇紫砂壺,使紫砂壺達到鼎盛時期。
民國以來,宜興人到茶館品茶,已成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興人愛飲茶,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