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定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或者更準確來說,對於統治一個國家的新政權來說是十分謹慎的抉擇。一個國家首都的變遷往往能體現這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國家內部意識形態主流。
關於第一大城市和首都不重合的原因往往是多樣的,我個人可以簡單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點,優越的戰略位置規劃。這一點特別是在戰爭年代尤其突出。比如新中國定都北京的理由其中有一點就是出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掌控並帶領東北工業基地崛起的核心作用。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沙俄的彼得大帝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而這個變動很明顯彰顯了沙俄意圖染指波羅的海霸權,擠進歐洲政治事務中心的決心。(沙俄北方戰爭形勢圖)
第二點,舊有主導民族文化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轉變。這個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土耳其的遷都了。土耳其將首都從伊斯坦布林遷往安卡拉,既有物質基礎上的原因——容易受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也有文化和政治因素上的原因。遷都安卡拉,既是蘇丹封建帝制向資產階級民主意識的轉移,也是土耳其民族和伊斯蘭文化對於希臘民族主義和東羅馬文化的強勢主導。很明顯,安卡拉可以作為一個新生民主土耳其和土耳其民族主義的根據地。而中國一個相似的例子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北魏孝文帝從大同遷都洛陽,那也是透過用漢化改革來代替落後的鮮卑部族政權特徵。
第三點,舊都可預見的有限發展潛力和地理環境的劣勢。這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薩克將首都從歷史悠久的阿拉木圖遷到了阿斯塔納,儘管官方聲稱是阿拉木圖發展潛力有限,位於地震帶,城市生態惡化等原因,但我個人認為,由於其遷都1994和蘇聯解體的1991的接近,或許也與阿拉木圖本身濃厚的蘇維埃社會主義的象徵有關,暗示哈薩克今後要捨棄蘇聯的發展模式,走一條新的道路。
第四點,國家政治體制和地方政治體制結合的產物。政治思想的構建。這個很明顯,就是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了。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之初,作為一個新生的,沒有歷史基礎和共同文化歸屬感的國家,其各州政府間有些不同的利益衝突,邦聯政府在成立之初與其說是國家利益總的分配者和決策者,倒不如說是各地方邦聯政府利益衝突間的調停者。所以說,美國之所以摒棄紐約,硬搞出一個華盛頓特區作首都,是美國地方政權和中央政權妥協結合的結果,也有著美國早期不完善不徹底三權分立政治思想建設的體現。
以上的看法並不能解釋所有遷都的變化,並且很多理由都是交織重疊在一起的。
比如2005年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往內比都,就似乎包含了上述多點理由。比如避免首都遭遇仰光那樣的海陸入侵地理位置,加強對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的控制,以及對仰光長時間浸染的英帝國殖民意識殘留的否定。(英式風格的仰光政府大樓)
-
3 # 怡聲664
許多國家本來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但是後來搬離或另迠較小城市為首都,比如:巴基斯坦 比如緬甸 比如巴西等。
回覆列表
相信很多人學生時代,都會以為加拿大的首都是多倫多,澳洲的首都是悉尼,美國的首都是紐約,巴西的首都是里約熱內盧等。然而都不是,這些國家的第一大城市並非首都。很多國家的第一大城市並非首都,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曾經做過首都,但後來壓力太大所以遷都了;
第二,因為歷史原因將首都放在了特定的地方;
比如紐西蘭的奧克蘭、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土耳其的伊斯坦布林等都曾經做過本國的首都,但是因為集中了太多的資源,這些城市當年人口密集,產生了嚴重的城市病,而這些國家大多也都出現了地區發展失衡的情況,為了緩解首都壓力與發展地區的經濟,這些國家都將本國的首都從第一大城市遷移走了,甚至另外建立新的首都。
另外,也有一些歷史原因造成的。比如澳洲的首都堪培拉,當年澳洲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時候,曾經因為將國都定在悉尼還是墨爾本而發生了爭議,最終產生了折中方案,新建了中間地帶的“堪培拉”。
首都與第一大城市重疊,會產生不少的負面作用,比如首都因為其獨特地位會吸收太多的資源,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考慮分化首都規模甚至遷都,比如南韓、阿根廷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