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理光gr也是28廣角,你怎麼分析這種現象的?
3
回覆列表
  • 1 # 高處宜賞景

    24mm、28mm與18mm鏡頭誰的"視角"更廣,這是"不可否認"的。相機制造商為了讓廣大的"攝影愛好者"體驗一下"大廣角"(18mm)的拍攝樂趣,因而18mm開始的鏡頭(含變焦)便產生了。同時也是製造商為了更好的"推銷"鏡頭(無論是半幅與全幅相配搭的),使其在鏡頭的"陣地"上佔穩腳跟,避免"潰敗",這也是"市場竟爭"規律一合眾則進,逆眾則退。/因此,從18mm焦距開始的鏡頭並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製造商與消費者都是`共贏"的➖廠商推銷了鏡頭,消費者體驗了"大廣角"的樂趣。不何樂不為。個認,謝邀。(答/圖,羅天乾。圖,18一135mm鏡頭拍攝,

  • 2 # 從耗子胖成豬

    首先,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個別半畫幅的單反套頭並不是18mm的廣角端——例如尼康有16-85mm、pentax也有16-85mm的規格。佳能的EF-s 15-85mm也是半畫幅單反相機的套頭(7D),它們的廣角端都不是18mm開始。

    造成大部分低成本套頭都只做18mm廣角(等效135系統28mm)的主要原因在於單反相機的結構。

    因為單反相機的影象感測器與鏡頭之間存在反光板結構,所以鏡頭後組與感測器之間的距離比較長(單反相機的法蘭距普遍都在44mm以上)

    一般的說,相機的套頭屬於標準變焦鏡頭,它的焦段需要橫跨鏡頭後焦距,這就給鏡頭的設計帶來了難題。因為這種設計需要鏡頭前組與調焦鏡組具有比較大的調焦效能,能夠透過位移把前鏡組從負透鏡(凹透鏡)變成正透鏡。因此,這種設計會帶來比較大的像差,往往需要配合“非球面鏡片”、“UD鏡片”進行矯正。

    例如15-85、佳能全畫幅24-70之類的鏡頭,特殊鏡片都達到4~6片。既需要非球面鏡片來修正球面像差,又需要UD鏡片來修正色差。

    對於低檔的廉價套頭而言,複雜的結構,大量的補品鏡片,成本上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大部分低檔的單反套頭迫於成本的壓力,還有結構的限制,都只做18mm廣角。

    但在微單時代,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例如佳能的EF-M 15-45mm鏡頭。

    這枚鏡頭價格同樣不足500元,由於佳能EF-M微單相機的結構,法蘭距大大縮短,標準變焦鏡頭可以讓焦段不用橫跨後焦距,這樣,鏡頭的前組與調焦鏡組的設計只需要在負透鏡的範圍內變化,不需要考慮色差的修正,套頭也可以實現低成本的(等效135系統24mm)廣角。

    你看看它的結構,就比單反相機的15-85套頭要簡單多了。

  • 3 # 使用者6317220047

    就以EOS的典型廉價套機頭18-55mm來說,它對應的是約29-88mm的鏡頭。

    請看我在91拍照網寫的文章《齊老師手把手教您設計一隻M43鏡頭》就明白了。

    18-55mm的套頭,基本上是由一隻全幅的28-90mm(或28-85mm)的對應鏡頭變化過來的。只需要簡單的在電腦中縮一下引數就可以了,光學設計就完成了。

    基於,佳能/尼康的設計所裡由大堆的28-85mm類的鏡頭庫,所以要設計一個APS-C感測器用的18-55mm鏡頭只需要一個工程師,1分鐘時間就可以搞定了。

    縮小鏡頭以後,除了像場有所減少之外,像差也會同步減少,解析度會同步自動提升。所以完全可以滿足APS-C感測器較高的解析度要求。

    我早就說過在分辨能力上,不論畫幅大小,解析度是基本等效的。就是這個原理。詳細的解釋請看《91拍照》網站相機原理的論文。

    那麼焦距要向下擴充套件到15-85mm。那麼對應的焦距約24-136mm。也就是說從以前設計過的24-135mm變焦鏡頭中選擇一個方案拿出來縮小一下就行。

    對於佳能/尼康/索尼/賓得來說,也只需要1分鐘就可以完成設計。如果說需要進一步微調一下,也就多花幾天時間。一個初級工程師就可以搞定,再由總師來稽核一下就可以了。

    總之並非難事!

    不過對於之前沒有設計過的團隊來說,那就難比登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曲和編曲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