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本狂狷
-
2 # 馬不厭
小時不懂四大名著是啥,一字不落的都看了,但那時著實沒看出哪裡好來,直到長大,又讀了兩遍,尤為喜歡《紅樓夢》,現在每讀一遍就有新的見解,不管讀什麼書,只要堅持,不囫圇吞棗,當然,理解程度也因人而異,但多少都會有收穫!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不是沒有道理的。
-
3 # 夢歸秦淮
喜歡讀書,卻不去仔細的搞明白書中具體的意義,這種體驗直接讓我想到了自己早期的讀書經歷。這個經歷,到現在想來其實還蠻有意思的。
說說小時候讀詩的感受吧。因為喜歡唐詩,在自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接觸到了《唐詩三百首》,這對於我這個單憑喜歡的衝勁就開始閱讀的小妞來說,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全明白的內容,但是一直以來也是讀得興頭十足。每每同學問我是否能看懂的時候或者說詩裡寫的是什麼意思時,我總是會輕描淡寫的賣關子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想想那時候的感覺還是還好玩的,然而興頭一過,一開始還能聲情並茂倒背如流的那些詩,除了真的是很好懂的以外差不多全部忘得一乾二淨。但是不得不承認,因為興趣而不求甚解,雖然並不能將所讀的書全部消化,但是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不求甚解都能有個好的過程,比如最近逛書店時,買了一本看似沒什麼問題的書,只是沒想到拆開封后卻發現,裡面的內容著實拗口,甚至有的句子都不明白它所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更有的書中內容過於高深,著實不是自己這個層次所能看得明白的文字。本來還想著要麼硬著頭皮把它看完吧,怎麼說也是自己千挑萬選的一本書啊!可是就這麼不求甚解的讀了差不多一半後,實在是痛苦不堪並且覺得自己有些浪費時間,書中實在是有好多內容把我弄得雲裡霧裡,導致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說來是有些沮喪的,但是我也知道,這本書我看不明白,並不能說明這本書不好或者說有什麼問題,我想更多的是我自己確實在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到達那個層次。所以,繼續努力學習,加深自己的“道行”才是真的。
-
4 # 老俞177829369
只要你有興趣讀書,喜歡讀書那一切就都好辦了,剛開始不求甚解也沒事,慢慢來,只要你能從一本書中學到一點好的東西來就行,不要專門去研究書中某些情節上鬼點子,那是人家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不是讓人模仿學習的。就像我們這邊人有一句俗語說的:男人不看三國,女人不看小說。意思就是說,三國裡面的鬼點子多,計某也多,學多了,到生活中去,到處害人,那就不好玩了。而一個女人小說看多了也不好,小說這玩意都是用抒情的手法去描寫的,一個女人的情感太豐富了,難免多情,多情的女人再來一點紅杏出牆,那就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了。
一個人讀書靠慢慢的積累,時間長了,滴水成潭,慢慢的也就融會貫通,水到渠成了,而且知識是一定要慢慢消化,記實了,記牢了,才能為己所用,走馬觀花,淺償輒止,肯定是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的知識。要做到認真深入系統的研究,才能有所作為。一口氣肯定是吃不成一個胖子的。讀書的好處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明白,一個有知識,有能力的人,處理起某一件事情來,總是三下五除二,乾脆利落,讓人心服口服,頂禮膜拜。所以說,一個人一生中能夠做到好好的去多讀一些有用的書籍,那可就是最正確的選擇了,一定不會讓你後悔的。
-
5 # 雪停依舊寒
讀書是一種習慣,有些書,你讀的時候不懂,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增長,你慢慢就會懂的書中的內容,你的懂不同作者所寫,這是完全屬於你的,有共鳴,也有自己的見解。好讀書不求甚解,並不是囫圇吞棗,而是大致瞭解書中內容。瀏覽。
回覆列表
哈哈,這問題問很有意思^_^
說說我自己的體驗吧。
其實這種體驗是我們從小就有的。還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的第一首詩是詠鵝,我是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人,又在個小縣城,加上那時候才五六歲,哪知道鵝長什麼模樣?不知道那時候孩子們是都膽小還是老師太兇,居然沒有一個人問過老師鵝到底是種什麼動物。只硬生生地跟著老師帶嚴重口音的方言把詩給背會了,印象無比深刻,至今朗朗上口。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老師是說清楚了鵝是種動物,會在水裡遊。我們對著課本上的插圖能夠腦補出,鵝是一種極美麗的存在。此後的很多年裡,書本上電視上的鵝我們都認為沒有我們詠鵝裡的鵝漂亮,神聖。直到上初中的時候,英語老師家用來看門護院的一隻大鵝徹底顛覆了那個完美的形象,一身淤泥,滿地刨坑打滾,更恐怖的是,它居然會滿院子追著咬人。說好的向天歌呢?說好的白毛和紅掌呢?
現在看來,那時的不求甚解給了我們許多想象的空間,因為不知道才覺得美,至少應該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