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有清一朝,不設丞相,職位最重要的當屬早期行使丞相職權的殿閣大學士,及中後期行使丞相職權的軍機大臣,是俗稱宰相的職務。

    清朝早期,仿明制,不設朝廷中樞權力機關百官之首的丞相,以殿閣大學士行使丞相職權,俗稱宰相。

    雍正皇帝,因對西北軍事用兵需要,軍情緊急重要,設立軍機房處理重要軍機,後改軍機處,在皇帝居住辦公的皇宮內廷隆宗門外,也就是皇宮的外廷辦公,晝夜值守,地位日升。

    軍機處後演變成不僅處理軍情,而且包括政務,總攪全國軍政事宜,成為大清帝國朝廷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取代殿閣大學士,成為事實上宰相。於是,殿閣大學士由行使丞相職權的宰相,蛻變成為皇帝賜予文武勳臣榮譽性的加銜。

    軍機大臣屬於在原職的加銜,沒有品級,員額不定,多由六部尚書、侍郎等高階京官充任,後期則有親王任領班軍機大臣。

    軍機大臣位居國家中樞權力機關,行使丞相職權的重要職務,權力之大,位置顯赫,成為清朝事實上的當朝宰相。

    而領班軍機大臣,毫無疑問,則成為清朝最重要的職務!

    僅供參考。

  • 2 # 90後侍郎

    首先說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首,自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

    再說晚清。比較大眾的說法是,晚清指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12年清政府倒臺,清朝不設丞相。那麼在這期間分量最重的應該是哪個職位呢?

    一、首席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機構。初設於雍正七年(1729),於雍正十年正式改稱軍機處,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常設機構。一直到清末(1911)“責任內閣”出現時才被撤銷,軍機處設軍機大臣,一般是三四人至五六人,最多時達六七人,通稱大軍機。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中選任,沒有定員。其中一人為首席軍機大臣。軍機處總攬機要,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許可權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軍機處票籤後呈請皇帝批示。皇帝的諭旨,凡屬機要,都由軍機處草擬,稱為“密諭”,經由軍機處透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稱為“廷寄”,內閣無從過問。而首席軍機大臣更是皇帝親信,位高權重,有丞相之實。

    二、內閣總理大臣。成立於清朝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結束於同年的九月十一日(11月1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近代內閣,由慶親王奕劻組閣。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佈廢除軍機處,實行責任內閣制(不同於原清朝內閣),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

    三、總理衙門大臣。晚清有一個特點,就是西方列強的介入。所以不能不說總理衙門。總理衙門主管外交事務、派出駐外國使節。併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派遣留學生等事務的中央機構。總理衙門由王大臣或軍機大臣兼領。初設時,奕訢、桂良、文祥3人為大臣,此後人數略有增加,從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總理衙門總攬了全部洋務事宜,權勢是非常盛的,其中奕訢任職時間長達28年之久,更是權重一時。

    三、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河南和山東的軍民政務。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而兼任北洋大臣的直隸總督更是權重無比。比如晚清的李鴻章,後人便稱呼為李中堂、李相國。

  • 3 # 史萊姆說史

    清朝不設丞相一職,卻設立了歷代獨一無二的“軍機處”,那麼要說清代最重要的職務,當屬這些軍機大臣們。實際上,這些大臣並沒有真正的官職,他們卻成為了國家真正的決策者,手握軍政大權,事關國家未來。

    一般來講,軍機大臣不具備最終的決策權,卻可以直接給皇帝出謀劃策從而影響到皇上的最後的決定。用現代的話來講,他們更像是皇帝的秘書,也成了清朝皇帝的一種政治工具,其權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以,晚清時期最重要的職務,軍機大臣們當之無愧。

  • 4 # 疫情下的一枚平民

    晚晴也是個時間跨度,自從雍正朝設立軍機處開始,首席軍機大臣的權力和地位就是丞相的職權,所以說首席軍機大臣職位最高,權力也最大。

    到了慈禧當家的時候,由於議政王的存在,地位要高於一般軍機大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發現出租房偷按攝像頭,半年隱私被曝光,房東會受到處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