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中物理新視界
-
2 # 弄臣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
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一、民藝的概念 “民藝”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少見到,現代藝術界使用的也不多,只是近些年才被研究民間藝術的學者認識,使用的人也多起來了,其基本上是作為“民間的藝術”的簡稱。在 20 世紀 30 年代,日本“民藝”運動的倡導者柳宗悅先生取“民眾”的“民”與“工藝”的“藝”,從而創造了“民藝”這一詞彙。因此,我們按其字面理解,“民藝”就是“民眾性的工藝”,再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民間藝術”。它與統治階層或者文人的文化相比,代表著普通民眾這一階層特有的文化特點。普通民眾日常使用的器具即民藝品,簡而言之,也可被稱為“民器”。人們生活中必需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傢俱、餐具、文具用品等均可被列入民藝品範疇;俗語中的“雜貨”、“手工藝品”、“俗物”等零星雜物,皆屬於民藝品之列。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民藝”有兩個屬性,一是實用品,二是普通品。在日本,理論家常把“民藝”作為“民眾藝術”的簡稱,或是“民間工藝”、“民間手工藝”等。而在中國,“民藝”這個詞在內涵上與日本的“民藝”相比要寬一些,內容也不盡相同,除了民間工藝之外,也包括民間的以精神活動為主的藝術作品,如民間繪畫、民間雕塑,甚至與民間信仰、民俗活動等相關的藝術表現。通常情況下,民間藝術、民間美術、民間工藝、傳統技藝和民俗藝 術等,都用“民藝”來統稱。也就是說,民藝之“藝”,既包括“工藝”之藝、“技藝”之藝,也包括“藝術”之藝、“民俗”之藝。從字面上看,民藝即民間的、大眾的,但“民間”一詞的具體內容在歷史上並無嚴格規定,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
二、民藝的分類 根據其不同的性質,民藝可以被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藝術性的;二是民俗性的;三是生活性的。我們一般採用藝術學和民俗學的分類方法對其分類,或予以綜合。從廣義上分,藝術的門類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電影、電視等;而狹義的藝術即指美術,其中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建築和工藝等。如果簡單地以“民間的”來看,民間美術即民間繪畫、民間雕塑、民間建築、民間工藝等,而作為“民藝”的民間美術涉及的內容、觀念、品類、特徵卻又遠遠超過了這些分類的內涵,因此我們並不沿用約定俗成的“民間美術”這一概念,因為這樣的分類往往容易造成概念的生硬套用。例如,民間繪畫也有塑作的成分,民間雕塑又多以繪畫作裝飾,它們無法被嚴格區分,也就談不上具體的分類。西方的藝術分類有其科學性,但只限於藝術形式。
總之,民藝是以人為主體的,我們要從民藝與民俗、社會與自然以及人生的關係等各方面來探討民藝的屬性和意義。一個民族若沒有精神的支撐是不完整的,是不能發展的。民間藝術在歷史上曾被文入輕視,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長期的不重視造成了一種社會偏見,但不容忽視的是,民間藝術是整個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它表現得粗糙一些、單純一些,不像皇家藝術那樣富麗堂皇、奪人眼球,也沒有文人藝術那般精雕細琢、清新雅緻,但民間藝術更誠實、更質樸、更淳厚,更富有生命力,構成了民族文化的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對民間藝術進行更深入的瞭解和研究。
-
3 # 微動九州書法
民間藝術是一種歷時性演進比較緩慢的藝術形態,其結構相對穩定。就其文化內涵而言,處於結構底層的是原始文化觀念,次之是世俗文化觀念,再次是大傳統文化觀念,表層是形形色色的當下的思想觀念。民間藝術的深層次文化內涵極其穩定,幾乎不因社會文化變遷而發生改變,這不僅是因為這些文化內涵與人類的本能性需求密切相關,更為重要的是深層次文化內涵透過代代相傳的象徵體系,已經深度內化為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了。民間藝術作為族群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在城鄉生活空間急劇變化的當代,其"無場所的記憶"功能對於活態傳承文化遺產,重構民族文化認同,建設有根的現代文化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回覆列表
民藝是民間藝術的簡稱,是相對於貴族藝術或精英藝術而言的,是一種發源於基層為了滿足民間大眾百姓的某種精神或物質需求,根植於大眾百姓並由大眾直接或間接參與創作,由團隊或個人傳承併發揚,反映民俗風情政治文化地域差異等一種藝術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