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右史
-
2 # 國子監呆博士
清代皇帝飲食的是御茶膳坊,清代初期,名稱叫茶飯處。
《清史稿·志九十三職官志》內務府條記載:“設茶飯處,置總領各三人,飯上人三十有五人,茶上人十有七人”。到了康熙二十年設立飯上人委署總領一人。到雍正元年定總領授二等侍衛;飯上人授三等侍衛六人,藍翎侍衛七人;茶上人三等侍衛三人,藍翎侍衛四人;復置茶房侍衛內委署總領一人。到了乾隆十五年改飯房為外膳房。管事的總領官員叫做尚膳正、尚茶正,副總領為尚膳副、尚茶副。
後來把茶房和膳房合併成為御茶膳房:“茶膳房一、二、三等侍衛,一等三品,二等四品,三等五品。尚膳正各三人,四品。尚茶正各二人,四品。尚膳副、尚茶副、俱五品。”
御茶房,執守侍首領三人。侍監副首領四人。專司上用茗飲果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
御膳房,執守侍總管三人。侍監首領十人。專司上用膳羞,各宮饌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後省總管一人、首領二人。另外有庖長(就是廚師,至少相當於現在的行政大廚)八人,庫掌五人,庫守十有六人。這些職位才是具體做菜做飯的。
除了給皇帝有專門的御茶膳房,後宮其他人也有專門的茶膳房。皇太后宮,設茶房、膳房、藥房首領各一人。太妃,太嬪,設膳房執守侍首領一人。太妃以下的膳房,統設執守侍首領一人。
1644年清廷入關後,延續了明朝的御膳房制度,由內務府具體負責,建立起了服務皇族的御膳班子和採購體系。掌管宮廷飲食、備辦朝廷典禮筵宴酒席等事務的御膳房,到了康熙年間逐步定型成熟,延續到了清代滅亡。
順治皇帝在位期間,當時天下初定,秩序尚不穩,御膳房僅僅有兩個下設機構,分別是茶房、膳房,皇家還比較節儉。到了康熙時代,建設膳房庫,開闢出養心殿大內御膳房,景運門外的御茶膳房,圓明園、頤和園園庭膳房,熱河、濼河、張三營等行在御膳房。順治康熙和雍正相對還比較節儉,而乾隆在位時期是御膳房急劇擴張期,由管理事務大臣統攝皇城膳食,不僅人數多,而且廣集天下奇珍美味,達到了封建時代的最高峰,到了清末皇家日常每頓飯最高可以達到幾百道菜,耗費很大。
可以說,無論是民間的佳釀美食,還是外國的稀有飲品,一一囊括入帝都的廚房之中。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弘曆還建立了御膳房文件記錄與保管機制,形成了膳底檔。
皇家飲食機構的管理者和服務者,從御膳房總理事務大臣,到下屬人員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筆帖式等,等級相當森嚴,分化很大,待遇也不一樣。如果我們管中窺豹,僅僅以在養心殿御膳房伺候的奴才們為例,就有三大類幾千人之多:
第一,承應膳差人。廚師都承擔技術活,分別是庖長2人,副庖長2人,庖人27人,領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應長20人,承應人44人,催長2人,領催6人,三旗廚役57人,招募廚役10人,伕役30人。第二,司膳太監,從事管理與雜活,大概是七品執守侍總管太監100人,抬水差使太監10人,從事搬運皇帝膳饈,登記分發各官饌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隨侍、坐更等事。 第三,額外招募廚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假設某王府、某大臣或飯莊所制菜點,名聲好味道美,被皇帝后宮所賞識,就會招其廚入宮服務。另外,紫禁城內部面積很大,不可能集中吃大鍋飯,各個宮院也都有各自的膳房。從御膳房下屬機構設立來說,御茶膳房的下屬機構有膳房、茶房、肉房、乾肉房,還有銀器庫。另外,還設有葷局、素局、掛爐局、點心局、飯局等五局。其中:
葷局主管魚、肉、海味菜。素局主管青菜、乾菜、植物油料等。掛爐局主管燒、烤菜點等。點心局主管包子、餃子、燒餅、餅類,以及宮中獨特糕點等;飯局則主管粥、飯。當然,服務於皇家的廚子宮女太監極多,以至於有的人終其一生,流水線作業,在御膳房從事底層勞動,沒有親自給皇帝做過飯,更沒有見過皇帝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