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口腔敏感期應該已經過去了,現在還阻止她這個行為了嗎?
6
回覆列表
  • 1 # 花開相惜花落相依

    我還在以前這樣我是阻止了的,亂咬,拿到什麼都咬,他們說是孩子再漲牙齒,牙根就會發癢,正常,但是阻止他亂咬可以買個磨牙棒,咬壞了換一個就是。

  • 2 # 一度甄選

    如果口腔敏感期時沒有給與足夠的口腔刺激,那麼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有必要做一些彌補,簡單說就是給他東西讓他啃咬。還是不要阻止孩子啃咬玩具這個行為,同時家長也要給孩子清洗好啃咬的玩具和物品。在吃飯的時候不咀嚼啃咬嘗試給孩子的飲食多樣化,從一些粗糧開始引入,讓孩子有意識的去咀嚼食物而不是物品。比如你可以陪孩子一起吃玉米,你可以讓孩子模仿你吃玉米的動作,用遊戲的形式去引入咀嚼食物,去代替啃咬玩具。

    寶媽有這個困擾也知道孩子是口腔敏感期的缺失問題,從出生到2歲左右,寶寶迎來口腔的敏感期。大多數寶寶會集中在4-12個月這個階段。有的寶寶會持續到3歲。

    我家娃的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其中有一段時間因為出牙小反覆了一下,但1歲半左右徹底告別吃手,除了一次咬了一口蠟筆,之後從沒有吃異物、小物的行為出現,每天把家裡的物件收拾好,就可以放心上班去了。但小時候他真是個吃手相當嚴重的孩子,現在翻看他從百天到1歲多的照片,幾乎都是手塞在嘴裡的……有一段時間,最愛就是啃爬行地墊的邊……再就是啃爸爸媽媽……好在他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而沒有順利度過的孩子這個過程會推遲。

    蒙氏理論認為,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能給寶寶提供好的環境,允許他去“吃”,敏感期相對就會短。而如果父母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孩子的這一敏感期就會持續很長時間,還可能會反覆出現,一直持續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口腔敏感期嚴重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嚴重的會出現搶別人的食物、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撿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等後果。甚至還會延伸成吐口水、罵髒話等不良行為。

    從平常生活中寶媽你應該怎麼做呢?

    1.允許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

    孩子的探索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才能夠儘快結束口腔敏感期。他常咬的東西,經常拿水沖洗沖洗,不能過度高溫消毒,玩具、奶嘴上留存的部分環境細菌吃到肚子裡其實是有益腸道健康的,

    2.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寶寶吃到危險、不衛生的東西時避免用搶奪、批評的方式制止,嘗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撿起地上的皮筋想放到嘴裡“品嚐”,這時寶媽可以拿起皮筋,向遠處扔,或者踢到一邊,把這變成一個好玩的遊戲,吸引寶Bora模仿。

    4.充分滿足寶寶口腔的需求

    跟大人“吃完這個,再吃下一個”的邏輯不同,寶寶需要第一時間品嚐到不同味道不同口感的食物。這樣的訴求需要家長充分的滿足。忘掉大人所謂的邏輯,儘可能地提供軟硬不同的食物、乾淨而質地不同的物品,讓寶寶盡情地去咬,這樣才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腔的敏感期。比如很多媽媽不喜歡用的咬咬袋,我覺得特別好用,在出牙期、鍛鍊咀嚼的關鍵期,我常放一些切成小塊的蘋果、梨等稍有硬度的水果給寶寶啃,它的好處是寶寶噎不到,自己能把食物磨成泥。

    孩子愛咬人的時候,千萬不能打罵、恐嚇,比如說“再咬就把你的牙敲掉”這樣的話。提供一些硬的食物,為什麼國內外都提倡在孩子長牙初期提供又硬又難啃的磨牙棒呢?一是滿足寶寶的咀嚼欲,二是防止小塊餅乾堵住氣管。除了超級硬的小麥磨牙棒,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把麵包片烤酥,或者常溫下放置一會,待它變硬,它就是最經濟的磨牙棒了。

    5、咬玩具或咬人時期可以做的小遊戲

    小狗叼骨頭:準備一些小布條、積木、小養樂多的瓶子、海綿等大人先給寶寶示範:“小狗最喜歡吃骨頭了,我們假裝是小狗,蒙上眼睛把骨頭找出來。比如先找出一個硬積木,用嘴叼著從A處放到B處。再去找另一樣東西。跟寶寶講一定要用牙,不能用手。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用牙齒感受不同的觸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亢患者為什麼有的發胖有的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