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墨齋

    電影靠故事、畫面、氣氛營造等取勝,演員表演只是一個部分,郭的長項在於語言,對於電影來說就是對白,對白是無法撐起電影的。所以電影對於郭來說是隔著一座山,當然代入感也是一個方面

  • 2 # 螞蟻小人物0宋老牛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相聲界的通病,好像小品界就沒有這樣的困擾。其實不僅是郭德綱,很早以前就有很多相聲演員跨界出演影視劇(相聲劇不算)例如劉洪沂老先生,好像據我所知沒有一個是十分特別成功的。歸根結底來說相聲和電影本身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類型,相聲時間相對電影較短,道具單一,表現手法、肢體語言上也不如電影豐富,這就給相聲演員提出了一個很嚴苛的要求,要在有限的道具和不長的時間內用盡可能誇張、荒誕的語言讓觀眾有時候還僅僅是聽眾開懷大笑,肢體語言儘量不用因為你要考慮到相聲段子還有可能在電臺上播出,太豐富的肢體語言會影響電臺播出的效果。相聲界還有一句行話叫鋪平墊穩抖包袱,說的就是一段相聲裡不僅要有笑料還要有合理的起承轉合要讓你的聽眾觀眾有代入感,但畢竟是舞臺藝術,鋪墊的手法遠遠不如電影豐富,尤其是郭德綱他的鋪墊更是很少,單純為了讓你樂而樂,老郭也坦誠這是他所追求的,不能說他錯但這就造成一個問題,觀眾聽眾已經習慣了他的包袱的密集程度,好像覺得他一出現大家就應該不停的樂,這才是正常的。可電影電視劇是講究人物和故事相配合的,故事才是主線,人物是為故事服務的,透過故事來塑造人物,透過人物來演繹故事,是嚴謹的行為藝術,不允許有太多的脫離現實的情節即便是喜劇片也是很講究鋪墊與邏輯的而且是十分細膩的鋪墊合理的邏輯,當然無厘頭電影例外。這就造成了,一個相聲演員去跨界電影電視劇普通觀眾去看的時候他一出場尤其是老郭一出場大家就會期待和相聲舞臺上一樣的效果,都盯著老郭抖包袱呢。可他們都被電影人物所束縛,有劇本管著,不可能脫離人物,所以觀眾就會有心裡落差,不搞笑呀,和舞臺上的不一樣,尤其最近幾年一個很爛的空洞乏味的電影劇本弄一大堆現在所謂的流量明星,電影本身就很爛再加上老郭去出演自然被評價為爛片。不是有老郭就是爛片,只是大家對他期望太高了,愛之深責之切罷了。那樣的電影就是純粹的愚弄大眾,最後的結果也是自釀苦酒自己嘗,老郭只是演員還算好,不過那個祖宗十九代也是給人一種咯吱人笑的感覺,更典型的就是曾經大話西遊的導演劉鎮偉,爛片之王,可以說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其實最後筆者想說還是有相聲演員出演影視劇成功的案例的,例如馮鞏相聲的那五傳奇,就是個十分成功的電視劇,馮先生的演繹成功的讓觀眾忘卻了他本來的職業相聲演員,讓人佩服,剩下的牛振華也算一個,還有成功跨界的相聲演員嗎?侯耀文?劉威?呵呵讓大家去評論吧。總之一個相聲演員要想在影視劇中取得成功,尤其是老郭那就先要把自己相聲演員的屬性去掉讓觀眾忘去他是個相聲演員而完全投入到他劇中的人物,不得不說這很難尤其對老郭,對相聲演員的演繹功底要求很高,再尋找一個真正的好劇本最好不是喜劇,也不是不可能成功的,純屬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 3 # 朱巖村

    郭德綱拍電影,演電視,唱京劇,做主持。其最終目的是多撈錢。用來貼補德雲社入不敷出的真實所在。因郭德綱打造的德雲社是用來展現郭德綱用來叫扳體制,逼宮改制的樣板基地。是培訓人才。招攬觀眾的大夲營。由於他打出的大旗是傳承中國傳統相聲,發揮傳統相聲的最大價值,用的是地攤,小劇場式場地。展現的東西是粗糙的市井文化。起初得到了一些同病相憐之人精神上,財力上支援,也引起些有好奇心,圖新鮮感時尚年青人的觀看。使這些人從陌生到好奇,從新鮮到歡喜,從蒙籠到隨欲。成全了一批常客。但是郭德綱為了自己穩定的地域,穩定的覌眾鐵粉。郭德綱捨得投入。使得譽論更加有勢,吹捧調門更高,特別那些筆桿子和能踢會咬的御林軍。郭德綱是下了血夲的。貌似繁榮昌盛的德雲社實際上入不敷出。在無新意,無新財源。無新產品的宭境中,苟延殘喘度日。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能力所產生的質量是成正比的。郭德綱想多做些玩意兒掙錢貼補德雲社。心誠可隹。但面面俱到。最後必然落個樣樣通,沒一樣精通的,粗製濫造的狀況。振興相聲也就變成了一句空話。若郭德綱不亡羊補牢。其後患無窮。這是我的觀點,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大齡未婚男女青年來說,給母親的最好禮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