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61832946998

      化解敵意、縮短距離的心理戰藝術。大凡高妙的遊說者,首先要準確把握對方的心理,化解對方的敵意,掌握主動,然後再尋找時機,一舉攻克對方。孟子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不能讓齊宣王產生反感。他把話題引向王道後,並未直接從正面談王道,而用"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備了行王道的基本條件。這樣透過發掘對方長處,給予對方信心的方式,在誇讚中講道理,就化解了敵意,緩和了氣氛,縮短了他與齊宣王之間的心理距離,為他自己及其"王道"學說能被齊宣王接受掃除了障礙。

      取譬設喻、逐層推進的啟發藝術。孟子善用譬喻陳說事理,論列是非。要講道理,先舉事例、打比方,使對方有所啟發,然後再逐層推進,從而揭露出事物的本質。如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而不見輿薪"比喻齊宣王不施"王道"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讓齊宣王心理上得到安慰。用"緣木求魚"比喻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霸道是行不通的,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就如當頭棒喝,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取譬設喻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之一,對後代散文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明知故問、欲擒故縱的"圍剿"戰藝術。要使齊宣王真正傾心王道,必須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對此,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是什麼,卻故意不直說,欲擒故縱,先說五種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後以緣木求魚和鄒楚之戰來說明齊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這使原來高高在上問詢的齊宣王不得不心悅誠服地說出"吾惛"的話來,齊宣王欲施"霸道"的想法就徹底地被圍而剿之了。

      總之,孟子憑著自己高超的論辯藝術和語言技巧,牽著齊宣王的鼻子一步步走向"王道",整篇文章則形成迂迴曲折、波瀾起伏的論辯風格,讓人歎為觀止。

    相關資源:

    電腦版 手機版 聯絡我們

    Top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憶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