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大爐爐
-
2 # 螞蟻歷史觀
《明世宗實錄》記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至午門等處,在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四月丙申,雷雨大作,戌刻火光驟起,由奉天殿(即太和殿)延燒至謹身(即保和殿)、華蓋(即中和殿)二殿,後文、武樓(即體仁閣、弘義閣),奉天門、左順門、右順門至午門外左右廊盡焚燬。
《明神宗實錄》記載:1594年,明萬曆二十二年六月已酉大雷雨,火災至西華門樓。
明朝期間皇宮經常遭受雷擊起火,由此推斷明朝以前應該是沒有避雷設施的。如果皇宮都沒有避雷設施,民間的建築應該也不會有。至於清朝沒有記載,現在故宮的避雷針是後裝上去的。
-
3 # 西山講歷史
避雷針是美華人富蘭克林發明的,他在雨中放風箏引閃電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富蘭克林認為打雷是一種放電現象,所以他在雨中做實驗,據此發明了避雷針。
不過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關於避雷措施的記載,在唐代的《炙轂子》一書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
漢朝時柏梁殿遭到火災,一位巫師建議,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在層頂上,就可以防止雷電所引起的天火。屋頂上所設定的魚尾開頭的瓦飾,實際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認為是現代避雷針的雛形。而早在以前,中國已經有了避雷針,一般以龍頭為裝飾,龍嘴裡有避雷針頭。法國的旅行作家卡勃里歐別·戴馬甘蘭1688年所著的《中國新事》一書中也記載過:在中國的宮殿屋脊兩頭,都有兩個昂起的龍頭,龍頭裡會裝有金屬舌頭伸向天空,然後舌根會連結一根細鐵絲直通地下。看法華人的描述,這個龍頭的設計已經和現代的避雷針很相似了。
從上面兩則資料的描述來看,中國古代是有原始的避雷針的,但是效果怎麼樣現在不好判斷。因為在明清兩代,故宮做為皇帝的家,總共發生過80多次大火,大多數是由雷擊引發的。
中國古代的建築一直是以木製結構為主,極易引發火災,而雷擊就是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故宮的三大殿,它們為了突顯皇帝的威嚴,建的格外的高大,被雷擊的機率要比其他宮殿更大。
在古代還有一種避雷的方式,就是在屋脊上放置一個鴟吻,傳說這個鴟吻是闢火的神獸,沒有經過驗證的科學避雷方法,靠迷信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這個問題問的好,中國的古代建築絕大多數都是木構建築,既然是木構建築,那防火就成為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而雷擊失火往往是這些木構建築失火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資料來看,作為最重要的皇家宮殿群故宮,在明清兩代800多年間裡就有失火80多次,其中雷擊失火是重要方面。
在故宮建成後的第二年,作為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電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後的中和殿,保和殿,將其化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爐灶,花了3年的時間才全部復原。
那麼,例如故宮如此重要的皇家宮殿群都沒有做好避雷工作嗎?
明代的時候,華人還不懂避雷針的作用,故宮的格局在明代也更加緊湊,所以明代時期故宮的火災遠多於清代。清代康熙以後,隨著西方科技逐漸傳入中國,故宮也開始使用避雷針來防禦雷擊火災。我們知道,我們的木構建築中屋頂樑架兩側各有一個鴟吻,鴟吻既可以起到保護木構樑架的作用,也是古代避火神獸,當然,它的避火功能只能體現在迷信中了。
但是,人們利用鴟吻這一宮殿建築中的最高點,也是雷擊最集中的點,在鴟吻的口中安放了一塊鐵片,就像鴟吻的舌頭一樣,然後,把鐵片連上鐵絲直通地下,這樣就起到了避雷針的作用。
當然,這種簡易的避雷針的作用有限,建國以後我們在故宮大量的木構建築上進一步安放避雷針,以更好的防禦雷擊。針對故宮的建築特點和陳列展示的設計,現在的故宮避雷裝置多種多樣。如有正脊的屋頂採用雙支針狀, 四角攢尖屋頂採用單支針狀, 對金屬鎏金寶頂和金屬屋頂充分利用接地, 如紫禁城四角樓利用鎏金寶頂、雨花閣利用屋頂的染金龍身接地等。下圖中沿著脊獸的鐵絲就是避雷裝置的接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