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瑜苓讀書
-
2 # 清輕風徐來
不邀自來。只是因為這兩天參加了一箇中學老同學兒子的婚禮,現場來了百十來號男女同學吧,很有些感觸,就也來趕趕這時髦話題。
想當年我們這一茬學生生涯的經歷可真算是絕無罕見,真是爹不親來娘不愛,七六年四人幫倒臺,我們入了初中,新舊交替,老一套學習內容廢止了,新教法新課本開始反覆摸索,我們就都成了小白鼠,那時印象最深的是課本緊缺,幾個同學才能勻得到一本。經常考試,分甲乙班文理班。往往同學還沒認全呢,就又分班了。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這一屆千八百同學面恍的全都眼熟,當時認識的差不多近半吧,但真正熟悉並能成為朋友,在畢業之後,一直到現在還能保持來往的也就幾個十幾個同學,當初的同學之誼隨時間也慢慢變成類似兄弟之間的感情了。絕大多數同學畢業之後再沒見面。
三十多年過去,我們都已年過半百。這麼多同學見面當然少不了興奮握手交談,有同班的有不同班的,叫得出名的還有叫不出名的,熱情寒暄過後,各歸各桌,但可以看得出來,每個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同學圈,基本上以桌為單位,老話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比較活躍的同學則沿各桌之間端杯不斷走動說著場面話,我們這個年紀已經很少有人淺薄地自我吹噓炫耀,那是讓人輕賤小視的做法,已不再流行。更多的是言談舉止意氣風發之間自然顯露出來的,距舒服已不算太遠。
其實在我們這個年紀,逐漸拋卻了外表繁華的東西,與人相處歸根結底講究的就是兩個字“舒服”,首先你得是一個明白人、自然達觀,不要給別人添堵,也不要讓別人壞了自己的心情。很多人看不穿,你虛妄牛逼只會換來鄙視仇恨,以致影響自己的運程;如果你妄自菲薄,自然就會招來輕視慢待,會窩囊了自己,與別人沒有多大關係。
因此,守住自我,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也。
在這種大型同學聚會上其實很難有深入的交往,也不太適合,有好多人不喜歡同學聚會,原因即在於此,我很贊成有的同學見面使勁兒的握個手,熱情的打個招呼,然後吃過飯辦完事就客氣告別,灑脫利索。不在應酬場合浪費時間,圖的就是心裡舒服。
認識到‘過去的永不再回來,以後該來的自然會來,順遂自然,’這就是達觀。執著於過去,擰巴著現在,虛妄著未來,不舒服。
一句話,舒服就好!
-
3 # 鵜鶘心理
這些年在很多的媒體上,對於同學聚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既聽到了讚揚,同時也聽到很多的不滿。我身邊也有不少人對我說參加同學聚會沒多大意思,往往參加過一兩次就不會再去參加了。
對於參加同學聚會,的確是讓人百感交集的事情。小青年倒也罷了,畢業沒幾年,大家感情還在,至少見面還能夠叫出彼此的名字來。社會地位差距也沒多少,加之人也是比較純真,沒有太多的世俗眼光。要是離開校園二三十年了,突然之間參加同學會,這可能讓我們的內心真的很忐忑不安了。混得好倒也罷了,雖然說大家都在認為同學會上不能顯擺,只談友誼,這是不符合華人的正常心理的。當我們的眼睛已經充滿渾濁,怎麼可能重返到清澈呢?再說友誼,沒什麼特別情況下,親密的人已經一直在私下聯絡,而剩下的都是沒什麼聯絡的,情感的溫度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大家共同的陪伴與見證才能維持的。時間一久,再好的關係也會疏遠。更何況,很多同學我們真的是沒有印象,即便在記憶裡再怎麼查詢,可能都沒有一絲痕跡。尤其尷尬的是,很多時候你不認識他人,別人卻能一口叫出你的名字,而你之前認為關係好的,竟然在記憶裡沒有你的位置了。有時想想與其相見,不如相忘於江湖了。
如果想參加,一定要持有什麼心態的話,我想首先是平常心。不要對同學聚會帶有任何的期待,無論別人對你是什麼態度,這都是正常的,也不要和任何人去攀比。最好是AA制,不讓自己有什麼虧欠;其次是珍惜。相逢是緣,相聚是緣。得便高歌是即休,我們珍惜每一滴情誼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身心變得更滋潤。
回覆列表
平常心就好,不是抱著攀比的心理,而是懷著重逢的心態,一切就會順其自然,交流是心與心的互動,你很真,氣氛自然假不到哪裡去;所有的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你放下了,別人自然也就束縛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