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齋

    學習書法要臨摹字帖,現在我們都把二者一塊說了,其實在書法裡臨和摹是兩種學習書法的方法。

    臨帖是把字帖放旁邊,比著字帖寫,邊寫邊看字帖,這種臨帖方法是一種書法學習的非常常用的方法,大部分人都用這種方法學習書法,臨帖包括背臨、對臨和意臨,對臨是比著字帖寫,背臨是離開字帖,默寫字帖,這是一種由理解帖到創作轉換的訓練方法,寫出來,帖是帖,我是帖。

    最難的是意臨,這種臨帖方法不完全按照字帖上的感覺去寫,而是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寫出來帖是帖,我是我,意臨需要有一定的書法功底,要不然往往適得其反。臨帖可以很順暢的書寫,但是結構不好掌握。

    而摹帖指的是描摹字帖,一般的做法是在字帖上覆蓋一層半透明的紙,把字帖上的內容描摹下來,這樣的寫法可以很好的掌握字帖的字形結構,但是由於中間隔著一層紙,書寫時不夠順暢,很難寫出字的精神氣質來,往往得其形而失其神。書法裡最著名的摹帖作品就是馮承素摹的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這種種方法可以參雜著使用。

    初學書法可以先進行摹帖訓練,以掌握字帖結構,等稍微熟悉結構可以再對臨,對臨時間長了以後很難進步了,一些細節看不出來了,這個時候可以再去摹帖。

    學習書法要以臨帖為主,摹帖為輔,順便也可以進行一些描紅練習,小學生或者青少年學習書法,由於他們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可以先摹帖,掌握書法的筆法、結構和章法,逐步進入書寫狀態,

  • 2 # 臨池管窺

    學習書法的過程,通常分為:摹、臨、讀、悟四個階段。

    摹寫,就是我們說的“描紅”,分為雙鉤、單鉤、滿摹三個方法。

    臨寫,常用方法又有三種,即對臨、背臨與意臨。

    古人指出:“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別,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摹謂以薄紙覆古帖上,隨其細大而拓之,若摹畫之摹,故謂之摹。又有以厚紙覆帖上就明牖影而摹之,又謂之響拓焉。臨與摹二者迥殊。不可亂也。”

    摹書的作用是能幫助學書者掌握結構,並加深對字帖精微細小處的理解。當代潘伯鷹在《書法雜論》中說:“此法看似死笨,實際卻是聰明便捷。因為我們的視神經是有錯覺的,我們看一個字的結構,自以為看得很仔細、很準確了,實則不然。如若將紙蒙在原件上照描一道,並能立刻證明單靠看還是不夠精細的,離開實際還是有很大距離的。”康有為也強調:“學書必須摹仿,不得古人形質,無自得性情也。……欲臨得必先摹仿,摹之數百過,使轉行立筆盡肖,而後可臨焉。”

    從以上論述可知,摹寫對於初臨一本新帖時是很重要的,也是能儘快入帖的“捷徑”。所以摹與臨在學書時各階段要各有側重:初時側重摹,而後臨;臨寫又可不時穿插著摹,兩種方法相輔相成……才能儘快學好書法。

  • 3 # 紅塵彌勒

    學習書法,勢必臨摹。但若問到臨和摹哪個更應該側重,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奪,並不能一概而論。本人雖然蠢笨,但臨池研習也有經年,雖然字型依舊入不得法眼,但自揣還是有一些有關臨摹認知的。

    我個人的看法是:初學書法,必然先摹。

    這個臨摹臨摹,其實是兩個概念,需要分開來做解——臨,是臨習,是面對著書法作品進行模擬書寫,力求一筆一劃和臨本一模一樣或者八九不離十;摹,則是類似於拓印的效果,將一幾近透明的薄紙覆蓋在那個需要習寫的字型之上,像描紅一般進行筆劃刻畫描摹。

    這個摹,更像是孩童蹣跚學步的柺杖和扶手,處處離不開時時難分別。

    而臨,則在摹的基礎上進行。

    我們通常所說的臨池,是在描摹有了一定根基之後。還拿孩子舉例。一個孩子會走了,但依然一步三晃擺若浮萍,不可能金剛搗錐一般落地生根,就需要適時的一個把手或者參照物,讓孩子的步履不再跑偏或者趔趄趑趄。

    所以說,剛入手時,需要描摹,學有所感時,則需要臨習,這是一般的書寫步驟,也是書法臨摹常識,日久天長,自然充分理解並能融會貫通。

  • 4 # 墨香萬里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描過紅,只要是認真完成老師作業的孩子,都會描得很像,描像,其實很容易做到,足夠認真即可。描紅其實就是摹。臨帖,就是看著字帖寫,我們也沒少練,但是就是臨得不像,認真點,慢一點能好一點,但是老師一般佈置的練字作業都很多,為了儘快完成,大多數人就不看字帖了,完成作業要緊。後來,我們都長大了,也沒幾個人能寫好字,能寫工整就不錯了。

    說到這兒,大家其實就應該有答案了,描紅再好也寫不好字,不過腦子呀,臨帖臨不準,是在重複錯誤,寫得多了反而是在鞏固錯誤。所以,要想寫好字,只有臨準帖這唯一的辦法,慢一點,越像越好,在像的基礎上慢慢上量鞏固,臨不像時,可以描紅找找感覺,無需多。對臨,背臨,再對臨迴圈往復,好字便是你的了。

    這樣就寫好字了嗎?其實還有個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興趣是堅持的基礎。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大家滿意嗎?

  • 5 # 居竹君子1

    這要看具體情況,不是簡單的側重問題,是一個適用的選擇,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悟性也不一樣。初習書法建議先臨,而摹是臨得很費力卻在用筆跟結構上不得要領才摹。臨相當於直接對話,能夠直接對話對認識和理解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進步可能更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得了白血病,反覆發燒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