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沉船

    分封制是中國的帝制出現以前一種有效維持王朝的統治方式,隨著春秋戰國的兼併戰爭促使了大一統制度誕生,為中央集權服務的是郡縣制,分封制自然而然被時代所淘汰。

    分封制的侷限就是大王朝裡有國中之國,國王擁有處理國政的自主權,對中央只有進貢的義務卻無交稅的義務,能夠獨立發展經濟和軍事,設立自己的臣子。而受到分封的通常是皇室宗親,這些諸侯有的血緣疏遠,有著卻具有對皇位的繼承權,一旦中央失去控制力,就會促使諸王爭權。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時代的分封制還是有差異的,西漢開始採取的是郡國並行,中國的西方是漢國直轄領地,東方一半國土分封於諸侯王。西漢看上去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實則也能理解為又回到了秦國對抗戰國六雄的局面,漢政府只是依靠天下共主的名義號召了同姓諸侯。隨著中央政府打贏七國之亂,再到漢武帝實施推恩令,諸侯王的威脅才徹底消除。

    司馬炎的西晉實施分封制,是因為司馬氏得國不正,又因為曹魏實施禁錮諸王的政策,使藩王空有名號而無實權,才招致司馬氏篡位成功。前車之鑑下,司馬炎只能依靠宗室統領各地兵權來壓制地方勢力,以警惕權臣謀奪皇權。這些諸侯王是名義上的國王,實際上統治各地的將軍、官員。

    結果卻是沒防住後宮和外戚擅權,反因中央權力陷入空虛,致使諸侯先後奪權。趙王司馬倫是司馬懿的兒子,而司馬師和司馬昭就有前後相承的關係,由兄弟繼承皇位對司馬倫來講有一定合理性,最終竟然讓司馬倫一度篡位成功。相反的,如果司馬倫只是一位外姓權臣,他篡位的過程就要困難得多,這就是分封制帶來的危害,距離皇位越近的人越給予他們爭權的誘惑。

    至明朝,朱元璋又在實施分封制,他的分封制主要是讓諸王領兵駐守在邊疆,為中央政府守江山,一旦中央有權臣操縱皇帝,藩王還能領兵清君側。實則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取代了一大批將軍,將兵權壟斷在姓朱的手裡。

    結果卻適得其反,燕王朱棣起兵清君側,把皇位都清了過來。而朱棣起兵的主要原因是朱允文削藩,逼死許多藩王激起的眾怒。這不是說誰對誰不對的問題,是分封制最終都會造成諸侯王與中央政府不可調和的矛盾,朱棣上臺後一樣進行削藩,不然國家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就總要受藩王牽制,無法有效展開。

    舉個例子,西漢初期對抗匈奴,只敢拿出十萬左右兵力,其餘兵力還要留著防備諸侯王。漢武帝時期征討匈奴,可動員全國兵力多達六十萬之眾。朱元璋分封的藩王其部隊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這些藩王互相併不統屬,中央雖對他們有調動的權力,但也需要謹慎把握尺度,換句話說就是看藩王的態度和心情。

    沒有一位皇帝願意在實施大型軍事行動前,還去考慮對方心情是不是願意合作。在更早的戰國時期,各國變法都是傾向於中央集權,其中秦國成功後的動員力遠遠大於各國。楚國擁有大面積國土,卻無法有效動員各地人力、財力,受到分封的舊貴族牽制,才頻頻落敗。這些親戚都坐鎮在外,究竟有些什麼心思都不明白,還不如身邊的臣子知根知底。依靠血統來維持皇權穩定,這樣的做法早在春秋戰國就明確表示已經行不通,只是有人偏不信邪。

  • 2 # 半畝園子

    引起諸侯判亂不是因為分封制,而是因為人口增長后土地供給短缺。

    每次分封都是改朝換代之時,戰爭結束之後國家興盛之初。

    諸侯獲封后,民眾安居,人丁興旺,人口大量增加,隨之就會出現物質供應不足,土地短缺這種比較突出的矛盾。

    而分封制又使國家集權對諸侯各國的計劃調劑能力掌控不足,自然也引起諸侯各國不滿。

    所以每次諸侯判亂多為群發也是其特點之一。

  • 3 # 郎風

    中央集權可以最大限度的調集人力物力幹大事,這也可以理解為社會主義制度。而分封制在整個封建制度之間又不斷的穿插著進行,自然也有一定不得不的道理。

    一般都是王朝創立初期,皇帝立足未穩,肯定要給至親們封王封候,以鞏固自身。然後地位穩固了,王侯們經營了那麼多年,自然也有了一定的火候,尾大不掉。

    所以說這種分封制是人類繁衍規律的一種體現,不會因為某個時間或某個政策消亡,競爭中生存。

    人的大腦也是一種宇宙規律的體現,就像宇宙接收器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女生數學學得很差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