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記今朝

    兩者之間相差近千年,嚴格來說並沒有可比性。但如果非要對比的話,蜀國軍隊的實力絕對比方臘的農民起義軍要強得多。

    對此,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對比:

    一、部隊訓練度和戰鬥力

    對三國曆史有了解的人都明白,蜀國雖然偏安一隅,地小民貧,但軍事實力著實不弱,蜀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甚至遠勝於魏國和吳國。

    一方面,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蜀漢領導層歷來治軍極嚴,在軍隊建設上不敢有絲毫馬虎;另一方面,蜀軍作戰頻率很高,除了應對魏軍外,還要經常平定南方蠻族的叛亂,因此戰鬥經驗豐富。

    相比之下,方臘的軍隊主要是一群活不下去的普通農民組成,這樣的隊伍上陣殺敵單憑心中的一股怒氣,完全不講究戰術、戰法。因此無論是在組織結構還是訓練程度上,他們都無法與專業化的軍隊相比。

    二、軍事裝備與後勤保障

    蜀國雖然在綜合國力上要弱於其他兩國,但是在軍需供應以及裝備更新方面,卻是十分積極的。

    比如為了有效保障前線作戰部隊的糧食供應,諸葛亮專門設計了“木牛流馬”,從而大大提高了運糧速度。此外,為了加強野戰中弓兵的殺傷力,蜀軍還專門裝備了射速極快且殺傷力很強的“連弩”,能夠在戰場上起到很強的“火力壓制”作用。

    而方臘的農民軍,自“漆園誓師”以來,基本連一件像樣的軍事裝備都沒有。最嚴重的時候,甚至連武器都要靠農民群眾用砍伐來的竹子和木頭削尖後做成。

    試想一下,用這樣低劣的裝備與全副武裝的北宋禁軍對抗,獲勝的機率可想而知。

    三、領導層的能力與構成

    雖然蜀軍領導層長期以來除了諸葛亮一人外,嚴重缺乏能力出眾的核心人才,甚至一度被人嘲諷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但不可否認,即使人才存在青黃不接的情況,蜀軍中還是有一些久經沙場,尚屬稱職的將領。比如:王平、馬忠、句扶等,他們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甚至在蜀國“大廈將傾”之時,仍然出現了像羅憲這樣的悍將,率領殘存的部隊硬是抵禦了想來渾水摸魚的吳軍的多次進攻。

    方臘的隊伍從組建開始,依靠的是當時江南一帶流傳的摩尼教(明教)信仰來聚斂人心。以方臘為代表的領導層基本都是普通農民出身,而且還是摩尼教的忠實信徒。這些人對於如何利用宗教思想操控人心可能都比較擅長,但對於如何行軍打仗,則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以至於起義軍在獲得初步勝利後,思想上開始嚴重懈怠,在關鍵的戰略方針制定上出現嚴重失誤,最終被朝廷的軍隊徹底鎮壓。

    四、主要對手的實力

    蜀國軍隊的主要對手除了北方的魏國外還有東邊的吳國,這兩大對手全都不是善茬,手下的掌控的也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專業軍隊,而且在數量上遠勝於蜀國。

    蜀國能憑著自身有限的實力,與這樣兩個強敵周旋數十年,且時不時的還能給對方造成極大的打擊,這著實不易。

    方臘的起義部隊雖然在起事之初勢如破竹,攻佔了不少州縣,甚至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但他們早起所面對的敵人是北宋地方的雜牌部隊,又稱“廂軍”。這種平時就嚴重缺乏訓練的隊伍基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和鬥志高昂的農民軍作戰往往是一觸即潰。

    但宋軍的主力是直屬中央的“禁軍”,這支部隊雖然對外戰爭中敗多勝少,但鎮壓農民起義則完全綽綽有餘。

    結果在北宋禁軍的猛烈打擊下,方臘的部隊一敗再敗,最終全軍覆沒。從起義到滅亡,前後僅堅持了一年左右。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對比,就算相差了將近一千年,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實力上還是無法和諸葛亮領導的蜀漢軍隊相比。

    當然,兩軍在採取主動進攻的方法上目標是相同的。這主要是因為兩方在和敵人的實力對比中都處於劣勢,如果不主動出擊,有效打擊敵人,那結果就只能是坐以待斃。

    只是蜀軍的主動出擊是經過戰前嚴密的策劃後實施的,針對很多突發情況都預先做好了準備,因此屬於專業化的軍事行動。

    而農民起義軍的主動出擊,在多數情況下還是以報復性的襲擊為主,一般並沒有具體的戰略目標和進軍策略。這樣的盲目行動,結果往往只能是一敗塗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袋妖怪綠寶石4.0推薦用哪些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