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鋒楓2016

    寧錦之戰斬首二百多話出何典?寧錦之戰用的是袁崇煥的“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用紅衣火炮在有效果射程內大面積殺傷後金八旗的進攻。據史料記錄,火炮過後,遍地都是八旗將士的屍體,數不勝數。而關寧鐵騎也有與八旗鐵野戰的記錄,也僅限於在寧遠之戰時在紅衣大炮的火力保護下和錦州之戰祖大壽率軍夜襲八旗營地,據說是勝負各半,雙方傷亡相當。野戰規模不算大,應該不會對後金八旗造成殺傷。而事後對朝庭的奏報多有誇大之詞,不足完全採信。後金汗國八旗採用的戰術是重灌鎧甲騎兵。對城市攻堅戰就毫無辦法,靠的就是派奸細混入流民,然後裡應外合攻克明軍城池。努爾哈赤採用這種戰術連取大明鐵嶺,遼陽等明軍軍事重城。然而這種技戰術在寧錦之戰發揮不了作用。因為袁崇煥堅壁不出,不讓流民進入寧遠,後金汗國詭計不成,只能靠血肉之軀反覆衝殺寧遠,但在紅衣大炮的威力下死傷無數。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汗王折戟於寧遠城外。這也促使皇太極下定決心研製自己的紅衣大炮。而皮島總兵毛文龍被殺,毛文龍手下三大悍將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投降後金,使後金軍得到火炮技術,從而成功研製紅衣大炮,明朝和後金軍事實力對比發生逆轉。

    寧錦大捷的捷報傳到京城,京城上下歡呼雀躍,天啟帝下令重賞有功人員。寧錦大捷的意義不在於斬首數量,而在於其成功阻滯了後金汗國的進攻勢頭,使大明得以喘息。大明與後金有了一段短暫的相峙階段。這本來對大明有利,但由於閹黨把持朝政,賞賜不公,袁崇煥負氣辭職,使大明失去整軍備戰,操練兵馬,將戰果進一步擴大的機會。

  • 2 # 大福讀史

    寧錦之戰,明軍擊殺後金軍200餘人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後金但凡與明朝交戰,他們的官修史書或者實錄從來都不直接寫明後金軍的用兵數量,只是“羅列營制而皆不計兵額” 。寧錦之戰,後金軍雖然沒有努爾哈赤所說的13萬,但是八九萬還是有的,不會僅僅折損200餘人就退兵!

    《明熹宗實錄》卷62、65、67,計六奇的《明季北略》曾詳細記載了明清兩方攻守戰況。後金軍經過數年發展,總結出了一套攻城之法。戰車與步騎相結合,即陣前布櫓車,車前擋上五六寸厚的木板,然後再覆蓋生牛皮。櫓車下面裝有車輪,用來前後移動。這是專門為抵擋明軍火器做準備的。但是明軍卻憑城拒守,以城護炮,周而不停地轟擊後金軍,史載明軍“每炮必中,糜爛可數里”。儘管如此,後金軍還是不顧死傷地突擊,並直接接近了城牆。這些後金兵刀削斧鑿,很快就將城牆鑿成三四處兩丈多高的窟窿。

    袁崇煥見狀,抬出城中11000兩白銀,當即許諾:能不顧生死殺敵者,立刻賞銀一錠!雖然明軍挑石抬木奮力堵塞缺口,但是後金軍有櫓車保護依然在挖洞不止。後來,明軍用被褥裹上火藥,一摞摞投下城牆,然後再扔火把點燃,櫓車中的後金軍多被燒死。到了晚上,激戰還在進行。後金軍轉換攻城地點,依然用櫓車挖城牆,袁崇煥又用柴草裹上火藥投下城牆。一來二去,後金軍不僅屍體堆積如山,其櫓車戰具亦喪失殆盡。

    後來據清朝方面的統計,攻城兩天,共折遊擊兩員、備禦兩員、兵五百。

    明朝當時的戰場報告說:二十四、二十五兩日,“前後傷房數千,內有頭目數人,西子一人”。

    經略高第報:“炮一大頭目、用紅布包悪,眾抬去,放聲大哭。“

    戰後,袁崇煥上疏報功,曾提到從城下割得後金兵首級二百六十九顆,其他被 打死與火化的更遠遠超過此數。

    《明史紀事本末補遺》:明兵“發炮擊死無算,斃其帥長孫哈兔,斬級六百”。

    《明季北略》,後金被“焚死甚眾,斃棉服者十餘人,所謂固山牛鹿也”。

    《石匱書後集》,:“炮過處,打死北騎無算,並及黃龍幕,傷裨王。”

    北韓人李星齡所著《春坡堂日月錄》,“自城外遍內外,土石俱揚,火光中見胡人,俱人馬騰空,亂墜者無數,賊大挫而退。”需要註明的是,只有此書獨載努爾哈赤被炮擊成重傷,不久即因傷重而亡。依照如此慘烈的大戰,其間還有11尊紅衣大炮助威,後金軍不可能僅僅傷亡200餘。所以,清朝的這種避諱說法倒是很像日本人每次與國軍會戰後,總是宣稱自己傷亡數十人是一個套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殺牛,為啥要給牛眼蒙布?牛真的會流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