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小文想了很久,覺得還是應該從“妓”的本源查起。
“妓”在中國古代是指受過專業訓練、具有專業服務技能,從事各種(包括)色情服務的女子。《說文解字》解“妓”為:“婦人小物也,從女支聲,讀若跂行。”但是“妓”不僅僅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妓女,他們有很多分分類:歌妓、藝妓、娼妓等等。
小文特別說明:“妓”和“娼”其實是不同的,像歌妓、藝妓這些大多是出身比較好的、有才藝傍身的“妓”,她們往往出身於官宦世家,因為家中被貶謫或遭逢變故,所以被收編;有的是從小被培養起來的,不僅美貌,還為了迎合官員的需求,學習了琴棋書畫,像明代有教坊司。她們的職業地位高於“娼”,大多賣藝不賣身,收費自然也很高。“娼”就不同了,既賣藝也賣身,地位低,收費低,所以,在古代,狎妓比嫖娼更高雅。
二、文人和妓的故事
宋代是思想最活躍的時代,文人地位最高。以宋代為例,我們所熟知的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文人蘇軾和柳永就是其中的愛好者。
錢塘名妓琴操和蘇東坡
蘇軾本是重情之人。他在妻子去世十年之際寫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魂,何處話淒涼”可知。此時,蘇軾已任杭州知州,已到知天命之年。在杭州遇到了16歲的琴操。琴操本是官宦出身,無奈家道中落,賣身為妓,但她才藝出眾,是一位才女。兩人一見鍾情,相知相愛,蘇軾還未琴操贖了身,並勸她從良,於是,琴操幡然醒悟,削去了三千煩惱絲,出家為尼,不過兩人仍經常在玲瓏山以詩為約。直到後來蘇軾被貶瞻州(現海南),不到24歲的琴操茫然若失,鬱鬱而終,傳為一段佳話。
柳永與妓女
柳永,柳三變,小文對他的認識來自於高中教材的一篇宋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首詞寫出了無限纏綿悱惻、哀婉離情,是婉約詞裡的精品。但這首詞卻是柳永因忤逆宋仁宗,遂“失意無俚,流連坊曲”,每天在煙花之地纏綿,為歌伶樂伎寫的作曲的詞,我只能說宋代的文人真的很會玩。
三、古代文人的悲劇遭際和扭曲心理
小文曾經有這樣一個想法:為什麼像李白、杜甫、蘇軾、范仲淹,這些大文豪會寫下如此多的名篇,遺傳後世,後來慢慢地就懂了(像乾隆生平4萬多首詩,卻不能為後人熟知其一,就是因為他是官二代,人生太順了)。那就是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遭際——不如意,而不如意導致是後果就是心理的扭曲和變態(不是貶義的)。
1.悲劇的人生遭際
像李白,雖然有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人生巔峰,但後來被玄宗賜金放還,不斷被貶,後又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人生跌入谷底,只能在美酒中找尋自我,最後據傳在當塗喝醉酒不幸跌入湖中淹死。像杜甫,大部分的人生都在戰亂中度過,比李白更加不幸。安史之亂後,連一個住處都沒有,更親人也難以見到,晚年在成都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像張繼,在歷史上僅僅留下過一痕,那也是科舉不中後在金陵渡船時寫下《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扭曲的變態心理
像他們這樣的人生,怎能不心生怨尤呢,長期的人生壓抑,他們是心理早已不再正常了吧。這樣來說,他們其實和“妓”們的人生又有什麼區別呢,同樣的經歷,同樣的不正常的心理,同樣需要他人的安慰,細細想來,落魄的文人和“妓”走在一起也就可以理解了吧(這裡不是小文的專業,有心理專家可以幫忙解讀一下)。
現在看來,像《走向共和》裡的袁世凱和蔡鍔原來就和古代的文人一樣,需要尋找這次這樣的人生安慰,互相取暖。
古代文人和妓女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不妨說一說。
關於這個問題,小文想了很久,覺得還是應該從“妓”的本源查起。
“妓”在中國古代是指受過專業訓練、具有專業服務技能,從事各種(包括)色情服務的女子。《說文解字》解“妓”為:“婦人小物也,從女支聲,讀若跂行。”但是“妓”不僅僅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妓女,他們有很多分分類:歌妓、藝妓、娼妓等等。
小文特別說明:“妓”和“娼”其實是不同的,像歌妓、藝妓這些大多是出身比較好的、有才藝傍身的“妓”,她們往往出身於官宦世家,因為家中被貶謫或遭逢變故,所以被收編;有的是從小被培養起來的,不僅美貌,還為了迎合官員的需求,學習了琴棋書畫,像明代有教坊司。她們的職業地位高於“娼”,大多賣藝不賣身,收費自然也很高。“娼”就不同了,既賣藝也賣身,地位低,收費低,所以,在古代,狎妓比嫖娼更高雅。
二、文人和妓的故事
宋代是思想最活躍的時代,文人地位最高。以宋代為例,我們所熟知的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文人蘇軾和柳永就是其中的愛好者。
錢塘名妓琴操和蘇東坡
蘇軾本是重情之人。他在妻子去世十年之際寫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魂,何處話淒涼”可知。此時,蘇軾已任杭州知州,已到知天命之年。在杭州遇到了16歲的琴操。琴操本是官宦出身,無奈家道中落,賣身為妓,但她才藝出眾,是一位才女。兩人一見鍾情,相知相愛,蘇軾還未琴操贖了身,並勸她從良,於是,琴操幡然醒悟,削去了三千煩惱絲,出家為尼,不過兩人仍經常在玲瓏山以詩為約。直到後來蘇軾被貶瞻州(現海南),不到24歲的琴操茫然若失,鬱鬱而終,傳為一段佳話。
柳永與妓女
柳永,柳三變,小文對他的認識來自於高中教材的一篇宋詞《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首詞寫出了無限纏綿悱惻、哀婉離情,是婉約詞裡的精品。但這首詞卻是柳永因忤逆宋仁宗,遂“失意無俚,流連坊曲”,每天在煙花之地纏綿,為歌伶樂伎寫的作曲的詞,我只能說宋代的文人真的很會玩。
三、古代文人的悲劇遭際和扭曲心理
小文曾經有這樣一個想法:為什麼像李白、杜甫、蘇軾、范仲淹,這些大文豪會寫下如此多的名篇,遺傳後世,後來慢慢地就懂了(像乾隆生平4萬多首詩,卻不能為後人熟知其一,就是因為他是官二代,人生太順了)。那就是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遭際——不如意,而不如意導致是後果就是心理的扭曲和變態(不是貶義的)。
1.悲劇的人生遭際
像李白,雖然有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的人生巔峰,但後來被玄宗賜金放還,不斷被貶,後又因參與永王李璘謀反作亂,人生跌入谷底,只能在美酒中找尋自我,最後據傳在當塗喝醉酒不幸跌入湖中淹死。像杜甫,大部分的人生都在戰亂中度過,比李白更加不幸。安史之亂後,連一個住處都沒有,更親人也難以見到,晚年在成都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像張繼,在歷史上僅僅留下過一痕,那也是科舉不中後在金陵渡船時寫下《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扭曲的變態心理
像他們這樣的人生,怎能不心生怨尤呢,長期的人生壓抑,他們是心理早已不再正常了吧。這樣來說,他們其實和“妓”們的人生又有什麼區別呢,同樣的經歷,同樣的不正常的心理,同樣需要他人的安慰,細細想來,落魄的文人和“妓”走在一起也就可以理解了吧(這裡不是小文的專業,有心理專家可以幫忙解讀一下)。
現在看來,像《走向共和》裡的袁世凱和蔡鍔原來就和古代的文人一樣,需要尋找這次這樣的人生安慰,互相取暖。
古代文人和妓女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不妨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