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欖古為珠江口古海灣的幾個小島嶼,秦、漢間,大欖、小欖隸屬南海郡,隋、唐時屬南海縣,宋代仍屬南海縣治,稱永寧鄉潮居里,為瀕海要區,因小山丘形似橄欖而得名。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縣,由南海縣劃入的永寧鄉潮居里改稱寧安鄉(含大欖、小欖)。宋末,香山寨從濠潭遷往縣北大欖村側後,中原人南遷,南宋鹹淳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逃離南來者,驟然增多,人口繁衍,才編立圖籍。元代(1279-1368年)習宋制,地域名稱不變。大欖、小欖以一河相隔,明洪武年間香山司巡檢陳忠,在任期間於河上建雙美橋(俗稱“拱橋”)相連。明洪武十四年,由鄉改設坊都,寧安鄉的大欖、小欖分立而統名大欖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大、小兩欖有18衛所軍隊進駐屯田,墾荒種植,逐漸擴大耕地面積。隨著滄桑易貌、人口繁衍,居民逐漸遷居小欖,形成圩市。清康熙三至八年(1664-1669年)實行海禁遷界,大欖都於康熙三年農曆十月十九日開始大遷徙,是有史以來一場大災難。復界後仍稱大欖都,人們遷回原地恢復生產和生活。清雍正三年(1725年),香山司轄大欖都、古鎮(時屬黃旗都)、海洲政務。清乾隆初年(1736年),古鎮劃入大欖都轄。清嘉慶七年(1802年),大欖都的大欖、小欖兩村又稱欖鄉。清道光七年(1827年),古鎮復屬黃旗都;大欖都改名為欖都。清光緒元年(1875年),古鎮、曹步兩鄉併入大欖都圖。清光緒六年,改都為鎮,欖都稱為欖鎮(小欖部分稱欖鄉)。欖鄉山明水秀,景色別緻,有“欖山”、“欖溪”雅號,又因小欖人愛菊,俗稱“小柴桑”。清宣統二年(1910年),欖鎮改為香山縣屬第三區,全區分十三段,總面積259.08平方公里。辛亥革命至中華民國初期(1912-1915年),“鄉約”改稱“公局”(又稱公約),仍實行自治,大欖、小欖境內劃為東、南、西、北、中五區, 並統以西海十八沙、東南西北香燈沙及村心沙。民國十二年(1923年),香山縣三區的欖鄉沿稱小欖鎮,為區轄下的鄉鎮,為建制鎮之始,鎮務工作由“公局”人員主理。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中山縣政府先後撤銷6個區建制,把全縣縮編為67個鄉鎮。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撤銷中山縣第三區區署,由縣派出指導員指導鄉鎮工作。 1949年11月,中山縣人民政府設定區建制,仍稱第三區,轄1鎮13鄉,並廢保甲制,鎮內稱坊,區內稱鄉、材。1950年6月,小欖鎮成立臨時政務委員會(9月稱人民政務委員會)。1951年6月,人民政務委員會結束,成立鄉級小欖鎮人民政府。1952年7月,三區分為上下兩區。上三區府駐古鎮,政府在六坊蘇家祠。下三區府駐小欖鎮原中心國民學校(似稽、秀峰兩間李氏祠堂)。8月,配合農村土地改革運動,成立中山縣小欖鎮城鄉聯絡委員會。1952年11月,小欖鎮升格為區級鎮,鎮政府駐地在半農李公祠與和風書院(1956年改建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1959-1960年,小欖鎮範圍轄至小欖公社東區鋼鐵營和北區鄉沙口村。1959年6月,小欖鎮管理區(營)又改稱鎮人民公社社務委員會(又稱管理委員會),撤銷營、連、排、班軍事化建制。1960年2月1日,將鎮郊生產大隊和園林管理處合併,成立菊城農場。1966年,改稱紅衛農場;1968年,重新複名菊城農場;1974年,易名小欖鎮農場。1966年6月,小欖人民公社和小欖鎮人民公社,分別稱生產臨時委員會(生產臨時領導小組);1967年5月,又分別稱“抓革命,促生產”委員會(簡稱“抓促”);1968年2月,小欖公社、小欖鎮公社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1973年7月,按縣革委會檔案精神,小欖各大隊、城鎮街道所改名稱全面恢復原來名稱。1986年12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中山市撤銷區公所設定鎮(街)建制的批覆》保留小欖鎮,將原小欖區析出高沙、裕民、同樂、兆隆、益隆、東昇、新成、永勝等8個鄉成立雞籠鎮(1987年3月改為東昇鎮)。餘下的永寧、九洲基、東區、西區、北區、福興、沙口、竹源、埒東、聯東、寶豐、埒西一、埒西二、績東一、績東二、績西等16個鄉劃歸小欖鎮管轄,成立新的小欖鎮。1987年1月1日合署辦公。
小欖古為珠江口古海灣的幾個小島嶼,秦、漢間,大欖、小欖隸屬南海郡,隋、唐時屬南海縣,宋代仍屬南海縣治,稱永寧鄉潮居里,為瀕海要區,因小山丘形似橄欖而得名。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縣,由南海縣劃入的永寧鄉潮居里改稱寧安鄉(含大欖、小欖)。宋末,香山寨從濠潭遷往縣北大欖村側後,中原人南遷,南宋鹹淳年間,由南雄珠璣巷逃離南來者,驟然增多,人口繁衍,才編立圖籍。元代(1279-1368年)習宋制,地域名稱不變。大欖、小欖以一河相隔,明洪武年間香山司巡檢陳忠,在任期間於河上建雙美橋(俗稱“拱橋”)相連。明洪武十四年,由鄉改設坊都,寧安鄉的大欖、小欖分立而統名大欖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大、小兩欖有18衛所軍隊進駐屯田,墾荒種植,逐漸擴大耕地面積。隨著滄桑易貌、人口繁衍,居民逐漸遷居小欖,形成圩市。清康熙三至八年(1664-1669年)實行海禁遷界,大欖都於康熙三年農曆十月十九日開始大遷徙,是有史以來一場大災難。復界後仍稱大欖都,人們遷回原地恢復生產和生活。清雍正三年(1725年),香山司轄大欖都、古鎮(時屬黃旗都)、海洲政務。清乾隆初年(1736年),古鎮劃入大欖都轄。清嘉慶七年(1802年),大欖都的大欖、小欖兩村又稱欖鄉。清道光七年(1827年),古鎮復屬黃旗都;大欖都改名為欖都。清光緒元年(1875年),古鎮、曹步兩鄉併入大欖都圖。清光緒六年,改都為鎮,欖都稱為欖鎮(小欖部分稱欖鄉)。欖鄉山明水秀,景色別緻,有“欖山”、“欖溪”雅號,又因小欖人愛菊,俗稱“小柴桑”。清宣統二年(1910年),欖鎮改為香山縣屬第三區,全區分十三段,總面積259.08平方公里。辛亥革命至中華民國初期(1912-1915年),“鄉約”改稱“公局”(又稱公約),仍實行自治,大欖、小欖境內劃為東、南、西、北、中五區, 並統以西海十八沙、東南西北香燈沙及村心沙。民國十二年(1923年),香山縣三區的欖鄉沿稱小欖鎮,為區轄下的鄉鎮,為建制鎮之始,鎮務工作由“公局”人員主理。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中山縣政府先後撤銷6個區建制,把全縣縮編為67個鄉鎮。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撤銷中山縣第三區區署,由縣派出指導員指導鄉鎮工作。 1949年11月,中山縣人民政府設定區建制,仍稱第三區,轄1鎮13鄉,並廢保甲制,鎮內稱坊,區內稱鄉、材。1950年6月,小欖鎮成立臨時政務委員會(9月稱人民政務委員會)。1951年6月,人民政務委員會結束,成立鄉級小欖鎮人民政府。1952年7月,三區分為上下兩區。上三區府駐古鎮,政府在六坊蘇家祠。下三區府駐小欖鎮原中心國民學校(似稽、秀峰兩間李氏祠堂)。8月,配合農村土地改革運動,成立中山縣小欖鎮城鄉聯絡委員會。1952年11月,小欖鎮升格為區級鎮,鎮政府駐地在半農李公祠與和風書院(1956年改建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1959-1960年,小欖鎮範圍轄至小欖公社東區鋼鐵營和北區鄉沙口村。1959年6月,小欖鎮管理區(營)又改稱鎮人民公社社務委員會(又稱管理委員會),撤銷營、連、排、班軍事化建制。1960年2月1日,將鎮郊生產大隊和園林管理處合併,成立菊城農場。1966年,改稱紅衛農場;1968年,重新複名菊城農場;1974年,易名小欖鎮農場。1966年6月,小欖人民公社和小欖鎮人民公社,分別稱生產臨時委員會(生產臨時領導小組);1967年5月,又分別稱“抓革命,促生產”委員會(簡稱“抓促”);1968年2月,小欖公社、小欖鎮公社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1973年7月,按縣革委會檔案精神,小欖各大隊、城鎮街道所改名稱全面恢復原來名稱。1986年12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中山市撤銷區公所設定鎮(街)建制的批覆》保留小欖鎮,將原小欖區析出高沙、裕民、同樂、兆隆、益隆、東昇、新成、永勝等8個鄉成立雞籠鎮(1987年3月改為東昇鎮)。餘下的永寧、九洲基、東區、西區、北區、福興、沙口、竹源、埒東、聯東、寶豐、埒西一、埒西二、績東一、績東二、績西等16個鄉劃歸小欖鎮管轄,成立新的小欖鎮。1987年1月1日合署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