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34986425138

    押住韻腳

    押韻是格律詩最重要的標誌之一。一般格律詩都是在偶句上押韻的,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由於韻腳的存在,朗誦時相近的語音形式會反覆地出現,給人以規整和諧之感;同時,這種反覆出現的語音形式也加強了詩歌的節奏感,使詩歌更具可聽性。對於詩歌的韻腳,一般來說是須要予以強調的,不能輕易地淹沒在詩句之中,否則其節奏感和規整感都會受到影響。強調韻腳的主要方法是加重和延長。

    加重,不僅僅指加大音量,還包括加強吐字力度,提高音高等等。加強吐字力度可以提高字音的清晰度,提高音高可以使字音在對比中得以突出,總之是為了引起聽眾的注意。

    延長,指的是延長韻腳的時值。可以拉開字腹,靠加大吐字歸音時舌頭的動程來延長時值;也可以按調型順勢延長字尾以延長韻腳的時值,實際上也是為了使字音在對比中得以突出。

    押住韻腳的問題須要辯證地看待。其一是要注意多種押韻方法的綜合運用,不要一種方法從頭用到尾,那樣會給人以刻板的印象,而且一旦造成聽眾的“聽覺疲勞”(即聽覺上產生厭煩感),反而會破壞詩歌的整體藝術效果;其二是不要干擾詩句的重點,因為韻腳在表現詩歌的韻律和節奏方面雖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韻腳都是詩歌的重點所在(比如有些重點是在詩句的開頭和中間部分),我們不能為押韻而押韻,而是要從表情達意的角度出發,確定詩句的重音。

    突出平仄

    在漢語普通話中,平聲指的是陰平和陽平,仄聲指的是上聲和去聲。格律詩的平仄搭配是很有規律的,我們平時常聽到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之說就屬此列。當然平仄搭配規律不止這麼簡單,還會有一些變化。對此,我們可以不必瞭解得很細,但要有一個意識,就是根據詩歌的內容和表達需要,突出這些平仄變化,增強詩歌的音樂性和韻律美。

    突出平仄的主要方法有:

    (一)重點詞句加大起伏

    突出平仄主要是要加大重點詞句的起伏變化。重點詞句的調值幅度拉開,時值延長,對於突出詩歌的平仄變化有直接的影響。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兩句: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潛”字是平聲,“入”字是仄聲,而這兩個字特別適宜於表現春天夜雨潤物無聲的特點,故須要加強。朗誦時,“潛”字的調值可以由“35”變為“36”,“入”字的調值可以由“51”變為“61”,這樣,平仄的幅度被誇張地加大了,春雨的情態也更為形象,並且更具動作感。

    (二)對仗之中突出變化

    如果說加大重點詞句的起伏幅度是從絕對的角度突出平仄,那麼在對仗之中突出變化就是從相對的角度突出平仄。這個道理比較容易理解:幅度變化的大小是須要有參照的,當這種參照彼此對立或相反時,則這種變化幅度就更容易顯現出來。

    在格律詩特別是在律詩中,奇句和偶句經常有對仗的句子出現,而對仗的句子原則上又要求平仄相對,因此,加強對仗詞句的對比有助於突出平仄變化。比如杜甫《蜀相》中的頷聯兩句: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這兩句是說碧草雖綠、黃鸝雖唱,但因為詩人此來是為了憑弔蜀相,所以景色雖妙卻無心欣賞,於是碧草只能自綠,黃鸝只能空唱,所以“自”字和“空”字須適當加強力度,並適當延長時值,上下對應又彼此反襯,既明晰了字意,又加強了音樂性。

    (三)整體加強抑揚頓挫

    詩歌中所有的字詞都是被組織在詩句中的,字調都受到語調的影響,而且當字調和語調之間產生矛盾時,字調要服從語調。因此,從整體的角度加強語調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客觀上也就加強了字調的幅度變化,從而突出了平仄。比如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詩句: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朗誦時,為了顯示明月之亮、之高;“明月”二字吐字歸音飽滿,並隨語勢揚起,句中“明月”二字的調值變化幅度明顯要大於單個讀這個詞時的調值幅度,這樣,在整體語勢的變化過程中,個別須要強調詞句的平仄就被突出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允巧施連環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