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起風了ii

    此舉實屬無奈之舉!諸葛亮出師表就說蜀漢的問題所在“今天下三分為益州疲弊此承危急存亡之秋也”更說明劉備建國基礎不牢,諸葛北伐,徒勞無功!蜀漢本土士族階級與中央政權是離心離德!再加蜀漢是三國實力最弱小的地方割據政權!其地又深處西南成都平原!此地雖有天府之國美稱!無奈國弱民少在外有南蠻入侵,內有諸葛亮數次北伐徒勞無功,一時間搞得是怨聲載道!連年征戰!蜀漢國內中央政權內部也逐漸分崩離析!所以分久必合天下歸一才是大勢所趨

  • 2 # 90後獨家記憶

    答題沒廢話,沒圖就說話。

    蜀漢集團,注重資歷。

    姜維作為降將,跟隨在諸葛亮身邊,能夠受到重用。

    說明本身的能力十分堪用。

    而且蜀國軍隊已經習慣了諸葛亮的指揮,作為繼承者的姜維,深得諸葛亮真傳。

    並且從姜維在蜀國滅亡後仍想復國的表現來看,姜維是堅定的“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政治理想執行者。

    這些條件都說明姜維是當時蜀漢集團北伐行動的最佳人選。

    羅憲在永安防務上體現了十分傑出的防守能力,但是出兵征討大勝的記錄幾乎沒有。

    霍弋曾經擔任中庶子且領永昌太守,曾率軍討伐叛亂,獲得大勝。是一個文武全才。但是他有一個嚴重的弊端——沒有參與過北伐。相對來講,資歷經驗均屬不足。

    因此,只有姜維是最適合的。

  • 3 # 胡侃解密三國

    首先要說明一下,諸葛亮死後並不是姜維就直接作為領軍人開始北伐了,因為這時距離姜維掌權還有一段時間,完全接替諸葛亮職務的是蔣琬,不僅是尚書令,還是大將軍,文武一手抓;蔣琬死後就再沒有這樣的人物了,開始分權,董允以尚書令掌內政,費禕以大將軍掌軍權,而此時姜維僅僅是費禕手下一將。直到公元253年,費禕被魏國刺客刺殺,姜維才成為事實上的蜀國軍事一號人物,注意現在只是事實上的,因為劉禪還沒有正式確立姜維的地位,直到255年姜維大破魏國的雍州刺史王經立了大功,第二年就是256年,姜維才被正式任命為大將軍,成為名副其實的蜀國軍事第一號人物。但是剛坐上大將軍位子的姜維太急於證明一下自己了,結果就發生了“段谷之戰”,姜維大敗,死傷甚眾,馬上就自貶為“後將軍”,也就是姜維上馬大將軍不到一年就又下來了。第二年劉禪才又恢復了姜維的大將軍職位。

    姜維的思想傳承自諸葛亮,就是以攻為守,畢竟蜀國實力跟魏國差太多,坐以待斃可能會滅的更快,只能以攻為守,拖延時日,甚至期待奇蹟出現。恐怕這個蜀國自己都沒多大信心,而且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有諸葛亮這樣的內政奇才,還能勉強維持,少了諸葛亮再無能有平衡局面之人。羅憲霍戈能力未必如姜維,換成他們結果不會比姜維好,可能更差。

    分別看下兩人,羅憲,主要是防守永安,打退東吳的數次進攻,當然也比較兇險,羅憲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也不能太吹了,三國善守的名將還是很多的,曹魏的曹仁善守無敵,即便蜀漢的霍峻守葭萌關也足以匹敵羅憲守永安,霍峻幾百人抵住了一萬多人的進攻一年多,而且最後還斬殺了敵方大將。這個霍峻就是下面要說的霍戈的父親。霍戈的忠心是可嘉的,畢竟劉備對霍峻一家也是比較看重、重用的。但是即便如此霍戈主要的功績也是穩定南方蠻夷六郡,雖然當時對六郡的控制並不太完全,但是總算是給劉禪保住了跟司馬昭討價的砝碼。

    從兩人的事蹟來看並無比姜維高超之處,而且蜀國早晚會被滅,只是姜維的北伐計劃太過冒失導致這一天早到了一點,不過姜維也做到了盡人事、聽天命。從各方面來說姜維都不比霍戈羅憲差,或者是要強一點的,只是天下大勢所驅,非人力所能控制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外汙水管道怎麼計算,分別套什麼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