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過很多沒有方向助力的車,最早是學駕駛的EQ140,後來是BJ212,然後是單位的CA30、EQ240。當然現在還有很多面包車沒有方向助力,也開過卡丁車。 方向有沒有助力,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方向重這一點,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區別。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 沒有方向助力,不僅是方向重,操作也大不一樣。首先,原地打不動方向,低速時方向特別重(特別是超載好幾倍的情況下)。尤其是倒(移)庫的時候。
倒庫的時候必須先給方向盤上加上力,然後離合器半聯動,車運動之後馬上要開始打方向,車速還不能太慢,太慢方向吃力,車速快了方向跟不上。打方向的時候,雙手出大力,腳上的半聯動就控制不好,初學車的時候,起步熄火太正常。那個時代開車起步不僅僅是油離配全,而是方向+油離配合。
同時還要記住方向打了多少,因為半車過庫,還要把方向打回正。而且,沒有方向助力,方向盤的圈數就特別多,(記得EQ240是8圈還是9圈)。圈數多就容易記混,記混了倒庫基本就失敗了。
那會學車的時候是夏天,沒有空調只有一個破響的風扇,還很可能不轉,還好140的檔風玻璃可以開啟一點點。重慶的夏天,一動倒車移庫,內褲就粘到了屁股上,全身都是汗。
方向沒有助力,方向盤上的回正力就特別的大。上馬路牙子、過深坑、突包的地方,方向盤會明顯的拉一下,特別是EQ240越野車掛上前橋之後,車輪的扭力加上地面的不平,方向盤的回正力會比平時大好幾倍。如果這個時候掏了內盤(手心向上,從方向盤內抓方向盤),輕則打痛,重則骨折。
那年在川西高原,我開EQ240拉一車碎石回單位,後輪滑在了積水坑裡,車歪在彎道上。為了不把車開到山坡下面,我掛上前橋,把方向打到一邊,為了省力,我掏了內盤。就在車出坑的一瞬間,方向盤自動回正了,盤輻重重的打在右手的虎口上。當時開車的時候帶了一雙勞保手套,血就從手套的虎口裡滲出來。單位後,我取下手套,虎口可能有半公分的口子,手背腫得老高,而且我一度懷疑已經骨折。但過了一個星期我才搭到車去縣醫院拍了片,還好沒有骨折。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汽車需要大量的保養維護工作,不然車在路上很可能拋錨或者引起事故。
那個時候方向不僅重,而且需要經常調整,如果方向間隙過緊,方向會很重。如果方向間隙太大,車容易跑偏,而且很可能是轉向杆系松曠。
那個時候汽車多數是化油器,化油器需要經常保養調整,不然化油器發起脾氣,車就不要想開走了。
如果車長期不動,就要掐著進油管,讓發動機燒掉浮子室裡的油,不然浮子室裡的油會慢慢揮發,留下膠質粘住化油器針閥。 車個“長期“是多久呢,在夏天也許就是一個週末的時間。在夏天經常會看到車子開出車庫幾十米就趴窩。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拿個礦泉水瓶了住化油器裡面倒點油,按幾下浮子,然後再發動車輛,這時也是發動機進氣管最容易回火的時候,一不小心一團火就從化油器裡噴來,糊一臉,搞不好要燒掉眉毛和頭髮。
夏天化油器脾氣最大,化油器和排氣管在發動機同一側,發動機跑熱了,化油器就氣阻,怎麼也泵不上油,只有開啟機蓋,給化油器澆點冷水,讓化油器慢慢涼下來。
化油器一般有三個量孔,有一個孔被灰塵膠質堵住了,發動機都工作不好。所以拆洗化油器當時是駕駛員的基本功。那個時代化油器清洗劑是高階修理工才讓用的奢侈品。一般的新司機就有拿個臉盆在油箱裡放半盆汽油,拿著牙刷一點一點把化油器刷乾淨。那個時候冬天最難過,洗過化油器的手常常長凍瘡。 洗乾淨化油器又是一輪調整。怠速、混合比、加濃、點火提前都要重新調整,這些都是發動機工作、油耗緊緊相關。那個時候單位加到油箱裡的油,節省下來的都是自己的。
有些老司機可以把怠速調和混合比調到非常低,怠速的時候看著發動機要熄火要熄火,但是就是不熄火。混合比低油耗也低,省下的油都是自己的。
那個時代開一趟車就要打一次黃油,如果下雨天開了車不打黃油,下次開車就會有地方嘎吱響。
開個小半年,輪轂就得拆開保養,取下軸承換上新鮮的黃油。
開過很多沒有方向助力的車,最早是學駕駛的EQ140,後來是BJ212,然後是單位的CA30、EQ240。當然現在還有很多面包車沒有方向助力,也開過卡丁車。 方向有沒有助力,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方向重這一點,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區別。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 沒有方向助力,不僅是方向重,操作也大不一樣。首先,原地打不動方向,低速時方向特別重(特別是超載好幾倍的情況下)。尤其是倒(移)庫的時候。
倒庫的時候必須先給方向盤上加上力,然後離合器半聯動,車運動之後馬上要開始打方向,車速還不能太慢,太慢方向吃力,車速快了方向跟不上。打方向的時候,雙手出大力,腳上的半聯動就控制不好,初學車的時候,起步熄火太正常。那個時代開車起步不僅僅是油離配全,而是方向+油離配合。
同時還要記住方向打了多少,因為半車過庫,還要把方向打回正。而且,沒有方向助力,方向盤的圈數就特別多,(記得EQ240是8圈還是9圈)。圈數多就容易記混,記混了倒庫基本就失敗了。
那會學車的時候是夏天,沒有空調只有一個破響的風扇,還很可能不轉,還好140的檔風玻璃可以開啟一點點。重慶的夏天,一動倒車移庫,內褲就粘到了屁股上,全身都是汗。
方向沒有助力,方向盤上的回正力就特別的大。上馬路牙子、過深坑、突包的地方,方向盤會明顯的拉一下,特別是EQ240越野車掛上前橋之後,車輪的扭力加上地面的不平,方向盤的回正力會比平時大好幾倍。如果這個時候掏了內盤(手心向上,從方向盤內抓方向盤),輕則打痛,重則骨折。
那年在川西高原,我開EQ240拉一車碎石回單位,後輪滑在了積水坑裡,車歪在彎道上。為了不把車開到山坡下面,我掛上前橋,把方向打到一邊,為了省力,我掏了內盤。就在車出坑的一瞬間,方向盤自動回正了,盤輻重重的打在右手的虎口上。當時開車的時候帶了一雙勞保手套,血就從手套的虎口裡滲出來。單位後,我取下手套,虎口可能有半公分的口子,手背腫得老高,而且我一度懷疑已經骨折。但過了一個星期我才搭到車去縣醫院拍了片,還好沒有骨折。
沒有方向助力的時代,汽車需要大量的保養維護工作,不然車在路上很可能拋錨或者引起事故。
那個時候方向不僅重,而且需要經常調整,如果方向間隙過緊,方向會很重。如果方向間隙太大,車容易跑偏,而且很可能是轉向杆系松曠。
那個時候汽車多數是化油器,化油器需要經常保養調整,不然化油器發起脾氣,車就不要想開走了。
如果車長期不動,就要掐著進油管,讓發動機燒掉浮子室裡的油,不然浮子室裡的油會慢慢揮發,留下膠質粘住化油器針閥。 車個“長期“是多久呢,在夏天也許就是一個週末的時間。在夏天經常會看到車子開出車庫幾十米就趴窩。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拿個礦泉水瓶了住化油器裡面倒點油,按幾下浮子,然後再發動車輛,這時也是發動機進氣管最容易回火的時候,一不小心一團火就從化油器裡噴來,糊一臉,搞不好要燒掉眉毛和頭髮。
夏天化油器脾氣最大,化油器和排氣管在發動機同一側,發動機跑熱了,化油器就氣阻,怎麼也泵不上油,只有開啟機蓋,給化油器澆點冷水,讓化油器慢慢涼下來。
化油器一般有三個量孔,有一個孔被灰塵膠質堵住了,發動機都工作不好。所以拆洗化油器當時是駕駛員的基本功。那個時代化油器清洗劑是高階修理工才讓用的奢侈品。一般的新司機就有拿個臉盆在油箱裡放半盆汽油,拿著牙刷一點一點把化油器刷乾淨。那個時候冬天最難過,洗過化油器的手常常長凍瘡。 洗乾淨化油器又是一輪調整。怠速、混合比、加濃、點火提前都要重新調整,這些都是發動機工作、油耗緊緊相關。那個時候單位加到油箱裡的油,節省下來的都是自己的。
有些老司機可以把怠速調和混合比調到非常低,怠速的時候看著發動機要熄火要熄火,但是就是不熄火。混合比低油耗也低,省下的油都是自己的。
那個時代開一趟車就要打一次黃油,如果下雨天開了車不打黃油,下次開車就會有地方嘎吱響。
開個小半年,輪轂就得拆開保養,取下軸承換上新鮮的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