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元Cy

    《安妮日記》裡的安妮是個永不放棄的女孩,她堅定的微笑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只有Sunny能融化它,這道Sunny就是——微笑!

    《安妮日記》主要是意境深遠,所塑造的人物也是符合社會人性特點的,內容貼近生活,看了之後給人一種彷彿書中的故事就曾在自己身邊發生過一般的感覺,能被大眾普遍接受的一類文學作品。

    1、《安妮日記》概況:

    《安妮日記》記載了一個少女的成長過程,展示了一個少女在特殊環境中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小作者對愛的追求和對法西斯罪行的痛恨。一九四七年出版後立即受到熱烈歡迎,它已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安妮日記》是安妮十三歲到十五歲時寫的日記,其中大部在秘密小屋裡寫成的。

    2《安妮日記》鑑賞: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我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

    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個性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

    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手,給人們以更大的鼓舞。

    3、《安妮日記》印象: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自然而成功的電影劇本,它擁有正能量的完美關鍵詞——

    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的故事,讓我們更加明白一一

    自信、信任、溫暖、完美、尊嚴和堅強。

    安妮故事,它詮釋了一一

    頹廢、空虛、迷茫和糟踐等詞語。

    安妮故事,它讓我們懷念,它讓我們振作。它讓我們懂得,要好好去愛,好好的生活。

    我想,我以後也要懷著一顆永不氣餒不屈服的心,去面對人生當中未知的困難和危險!

    4、《安妮日記》的社會評價:

    美國知名劇作家梅耶·萊文(Meyer Levin)曾以“有著媲美長篇小說的張力”來形容安妮的寫作風格,並受到日記的啟發和感動,在日記出版後不久便與奧托·弗蘭克合作把日記內容改編為舞臺劇。

    在日記的美國版中,埃莉諾·羅斯福(即美國前第一夫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序言中寫道:“在我曾閱讀過的書籍中,這是對戰爭影響的描述最為現實和聰慧的記載之一。”

    安妮也被認為是一個有高度寫作水平的作家和人道主義者,同時也被廣泛視為納粹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以及迫害主義的象徵。

    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於1994年接受埃利·維瑟爾人道主義獎時的演說中提到,安妮的日記“喚醒我們不要再作出愚蠢的岐視行為”(指當時於薩拉熱窩、索馬利亞和盧安達的種族戰爭和屠殺)。

    1994年,在獲得安妮·弗蘭克基金會頒授的人權獎後,納爾遜·曼德拉在約翰內斯堡發表講話。他說在讀了安妮的日記後,“從中獲得許多鼓勵”。

    他把自己對種族隔離的反抗和安妮對納粹的反抗相提並論,並以“因為這些信條都是完全錯誤的,也因為古往今來,它們不斷被和安妮·弗蘭克相似的人挑戰,所以它們必定會失敗。同樣於1994年,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在迴應怎樣面對當時東歐國家在蘇聯解體後的政治與社會變化時回答說:“安妮·弗蘭克留給後人的精神至今仍在,並且對我們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對女人動了情,會有哪些小動作掩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