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命題原理分析(上) 李雲標1 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可以分為高層能力和低層能力兩部分(劉潤清等,2000)。
高層能力主要包括:(1)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2)瞭解闡述主旨的事實和細節;(3)根據上下文判斷某些詞彙和短語的意義;(4)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係;(5)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論;(6)領會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態度。
低層能力指對更具體的語言能力的掌握,包括:(1)理解各種語法,如原因、結果、目的、比較等;(2)理解主從句的句法結構;(3)理解句段的標誌;(4)理解詞彙和/或語法的連續關係;(5)理解詞彙的意義。
可以看出,低層能力是保證閱讀理解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不具備這些低層能力,也就無閱讀理解可言。
閱讀理解測試中,人們一般把測試的著眼點放在高層能力的測量上。
2 理解能力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學生的理解能力。
設計的試題不僅覆蓋的範圍要涉及文章的各個部分,更要注意把握理解能力的層次性。
這個理解能力不單單指學生對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應包括三個層次的能力:即字面性的(literal),理解性的(interpretive)和批判性的(critical)能力(Akmar Mohamad,轉引自,李向民,2000)。
(1)字面性的理解能力(literal comprehension)是對一篇文章的表面意思的理解能力。
在設計這部分試題時,只需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明白直觀地表現出的資訊和觀點即可。
對詞彙的考察,也可包含在此類範圍之內。
一個人對單詞在上下文中的意義的掌握會影響其對字面意思或者文中闡明的觀點的理解。
(2)理解性的能力(interpretive comprehension)是指學生應能透過文章的表象,看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實質。
學生應學會對作者的觀點加以歸納、整理和分析,並看出作者未表達出的觀點,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首先要正確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
這部分試題的設計應包含以下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給文章做總結等。
(3)批判性的能力(critical comprehension) 是學生對文章所涉及的資訊和觀點做出自己的評價。
批判性的能力只有在學生完全弄懂作者所表達的觀點和提供的資訊的基礎上才能作出。
這部分的命題形式一般為:讓學生找出事實與觀點的不同之處,預測文章的發展趨勢,指出文中並未明確說明的作者的傾向性,評價文中給出的資訊的作用等。
3 考查要點 劉慶思(2002)認為,所謂閱讀理解能力即是指對一文章的整體和區域性資訊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整體指的是義章的主旨要義、作者的態度、意圖等,區域性則是指分散於文中的特定資訊。
具體來說,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部分的考查內容細分為以下幾項內容或稱語言微技能:(1)理解主旨要義 任何一篇文章都會有一個主旨要義,有時從文章的第一個段落,甚至第一個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義。
從這一段或這個句子讀者會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誰或什麼(即文章的主題),亦會了解作者希望讀者瞭解主題方面的哪些內容。
有時,文章的主旨要義則需從文章的字裡行間進行推斷。
這類試題主要考查考生略讀文章、領會大意的能力,有時它對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體資訊 一篇文章的主題和中心思想確定後,還需要有大量細節資訊的支援。
這些細節對於理解全文內容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歸納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因而不容忽視。
命題人員往往會要求考生根據不同的要求閱讀文章以獲得某些特定的資訊或準確地尋求所需的細節。
這類試題有時比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題;有時則較為間接,需要進行歸納、概括和推理。
閱讀理解命題原理分析(上) 李雲標1 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可以分為高層能力和低層能力兩部分(劉潤清等,2000)。
高層能力主要包括:(1)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2)瞭解闡述主旨的事實和細節;(3)根據上下文判斷某些詞彙和短語的意義;(4)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係;(5)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論;(6)領會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態度。
低層能力指對更具體的語言能力的掌握,包括:(1)理解各種語法,如原因、結果、目的、比較等;(2)理解主從句的句法結構;(3)理解句段的標誌;(4)理解詞彙和/或語法的連續關係;(5)理解詞彙的意義。
可以看出,低層能力是保證閱讀理解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不具備這些低層能力,也就無閱讀理解可言。
閱讀理解測試中,人們一般把測試的著眼點放在高層能力的測量上。
2 理解能力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學生的理解能力。
設計的試題不僅覆蓋的範圍要涉及文章的各個部分,更要注意把握理解能力的層次性。
這個理解能力不單單指學生對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應包括三個層次的能力:即字面性的(literal),理解性的(interpretive)和批判性的(critical)能力(Akmar Mohamad,轉引自,李向民,2000)。
(1)字面性的理解能力(literal comprehension)是對一篇文章的表面意思的理解能力。
在設計這部分試題時,只需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明白直觀地表現出的資訊和觀點即可。
對詞彙的考察,也可包含在此類範圍之內。
一個人對單詞在上下文中的意義的掌握會影響其對字面意思或者文中闡明的觀點的理解。
(2)理解性的能力(interpretive comprehension)是指學生應能透過文章的表象,看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實質。
學生應學會對作者的觀點加以歸納、整理和分析,並看出作者未表達出的觀點,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首先要正確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
這部分試題的設計應包含以下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給文章做總結等。
(3)批判性的能力(critical comprehension) 是學生對文章所涉及的資訊和觀點做出自己的評價。
批判性的能力只有在學生完全弄懂作者所表達的觀點和提供的資訊的基礎上才能作出。
這部分的命題形式一般為:讓學生找出事實與觀點的不同之處,預測文章的發展趨勢,指出文中並未明確說明的作者的傾向性,評價文中給出的資訊的作用等。
3 考查要點 劉慶思(2002)認為,所謂閱讀理解能力即是指對一文章的整體和區域性資訊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整體指的是義章的主旨要義、作者的態度、意圖等,區域性則是指分散於文中的特定資訊。
具體來說,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部分的考查內容細分為以下幾項內容或稱語言微技能:(1)理解主旨要義 任何一篇文章都會有一個主旨要義,有時從文章的第一個段落,甚至第一個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義。
從這一段或這個句子讀者會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誰或什麼(即文章的主題),亦會了解作者希望讀者瞭解主題方面的哪些內容。
有時,文章的主旨要義則需從文章的字裡行間進行推斷。
這類試題主要考查考生略讀文章、領會大意的能力,有時它對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體資訊 一篇文章的主題和中心思想確定後,還需要有大量細節資訊的支援。
這些細節對於理解全文內容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歸納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因而不容忽視。
命題人員往往會要求考生根據不同的要求閱讀文章以獲得某些特定的資訊或準確地尋求所需的細節。
這類試題有時比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題;有時則較為間接,需要進行歸納、概括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