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學問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最多可能的快樂和最少可能的痛苦?(原問題)
學問的最終目的可能是創造最多的快樂和最少的痛苦。學問的結果卻是看到了更多的痛苦和減少了更多的快樂。
因為學問使你更智慧了,得到更多的平靜是做學問最終的必然之事。
當一個人把世事洞若明火之後,他不由得上升到很高的層次,思考成了家常便飯,不思考是因為有時候他並未察覺到自己的狀態,因為他總是在思考著呢。思考是他和世界聯絡的紐帶,而並不像層次低的孩童,用口唇接觸、思考世界,用手指肚接觸世界,也不比那些芸芸眾生,用親身經歷感悟世界,並且用情感來反饋世界,用自己的無知去反問世界。
他目光犀利,他神態悠然,他腳步堅定,他彷彿能把什麼都看穿。這是個學問做透徹的人的舉止,當然也是那些學問路上兀兀窮年、孜孜以求的人所不能看透徹,也不能願意理解的。但終究是個必然的事實。
你還敢做學問嗎?
類似爬山,山頂的人除了渾身臭汗和看透的失望沒有別的。當人們問到他們山頂美景時,肯定是笑而不答呢,再沒了山腳下的叫囂和半山腰的猶豫,也沒了初始的衝動和未知的幻覺。只留了看透事物的雙眼。
半山腰的人呢?有的會和自己患得患失,有的又在尋找別的捷徑,還有的把攀爬當成了常態,有的卻對自己走到如此尷尬境地後悔不迭,於是,大家陸陸續續走散了,唯有走散才能不用別人的努力刺激自己,和你想象的一樣,只留存了極少數人爬到山頂。
我們常說,所有事情,唯有進得去,出得來,方為英雄——這個道理當年孫大聖探水簾洞時候早已明白。那些學問做透徹的,有的成了活的圖書館,成了別人做學問的工具;有的卻再也不願回到山腳下,他們片石為屋,臨雲而居,成了永遠清醒的自私的世界的旁觀者——當然事實證明,世界也淡忘了他們。
還有一部分,重返山腳,重入人間。他們既不成為沒有思考的工具,也不成為與世無關的廢人,而是,帶著清晰的頭腦,帶著重生赤子般的雙眼,重入塵世。這是做學問的最好層次吧。
我們往往在唾棄和鄙夷那些半路而歸的人,卻忘記了那些學成書架,或者遁世逃俗的人。其實,後者不如前者,對於前者來說,無非他做不到徹底,卻能在自己的層面上不降落多少,因為學來的東西多多少少會對一個人的一生很有作用的。而學到徹底卻逃離世界的人,首先是膽小自私的人,其次成了不懂得反哺和感恩的人,孤傲孑然於雲端,也因之高處不勝寒。
他們學成了精華,卻試圖人間蒸發。所以,遁世逃俗也是俗的另一種存在。
其實做學問遠比人們想象得那樣幽深,做學問既是個事兒,也是個工具。對於普通人來講,學問做到一定地步就不需要再做下去了——雖然現在真正做學問的人並不算多——因為學問做下去對一個人的把控能力是一個挑戰,倒不是說對學問的悟性,而是對自己心性的把控。
你做學問又是為了什麼?還是不曾為什麼?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學問不宜多做。做多了反倒心境逃離了原先,身體卻得不到拔高,得到的除了慨嘆再就是不滿。這也就是強調人們務實的現實價值。
怎麼做學問?雖然貌似老生常談,卻實實在在是個小學生,做學問的路上,有目的且又做到的人不少,有目的而能又做高的人鳳毛麟角。因為你如果把某一項事物作為工具,那麼最終對待工具的眼光和方式確實要束縛你的未來。如果是沒目標而又做到的,實屬罕見的能力出眾精神敏銳的幸運兒。因為人大致如此,沒目標則沒動力,沒目標又容易精力分散。
所以,做成學問的,又不成為工具又不落入遁世逃俗俗套的人少之又少。
在平庸的人看來,無知的純淨和高深的返璞歸真是毫無差別的。因為他們沒有慧眼,繁瑣之事也不允許他們更多思考。事實上學問高深的人雖則重返山腳,他們的清澈又和童真的無知具有本質區別,水什麼都能包容,水又是清澈的。
學問越趨近於最終,越歸於圓融和平靜,而並非是以快樂、痛苦來衡量。否則,就成了山腰的人看山頂的人,他們衝著喊:你累嗎?小心滑倒!快下來吧!還能下來嗎?
是否學問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最多可能的快樂和最少可能的痛苦?(原問題)
學問的最終目的可能是創造最多的快樂和最少的痛苦。學問的結果卻是看到了更多的痛苦和減少了更多的快樂。
因為學問使你更智慧了,得到更多的平靜是做學問最終的必然之事。
當一個人把世事洞若明火之後,他不由得上升到很高的層次,思考成了家常便飯,不思考是因為有時候他並未察覺到自己的狀態,因為他總是在思考著呢。思考是他和世界聯絡的紐帶,而並不像層次低的孩童,用口唇接觸、思考世界,用手指肚接觸世界,也不比那些芸芸眾生,用親身經歷感悟世界,並且用情感來反饋世界,用自己的無知去反問世界。
他目光犀利,他神態悠然,他腳步堅定,他彷彿能把什麼都看穿。這是個學問做透徹的人的舉止,當然也是那些學問路上兀兀窮年、孜孜以求的人所不能看透徹,也不能願意理解的。但終究是個必然的事實。
你還敢做學問嗎?
類似爬山,山頂的人除了渾身臭汗和看透的失望沒有別的。當人們問到他們山頂美景時,肯定是笑而不答呢,再沒了山腳下的叫囂和半山腰的猶豫,也沒了初始的衝動和未知的幻覺。只留了看透事物的雙眼。
半山腰的人呢?有的會和自己患得患失,有的又在尋找別的捷徑,還有的把攀爬當成了常態,有的卻對自己走到如此尷尬境地後悔不迭,於是,大家陸陸續續走散了,唯有走散才能不用別人的努力刺激自己,和你想象的一樣,只留存了極少數人爬到山頂。
我們常說,所有事情,唯有進得去,出得來,方為英雄——這個道理當年孫大聖探水簾洞時候早已明白。那些學問做透徹的,有的成了活的圖書館,成了別人做學問的工具;有的卻再也不願回到山腳下,他們片石為屋,臨雲而居,成了永遠清醒的自私的世界的旁觀者——當然事實證明,世界也淡忘了他們。
還有一部分,重返山腳,重入人間。他們既不成為沒有思考的工具,也不成為與世無關的廢人,而是,帶著清晰的頭腦,帶著重生赤子般的雙眼,重入塵世。這是做學問的最好層次吧。
我們往往在唾棄和鄙夷那些半路而歸的人,卻忘記了那些學成書架,或者遁世逃俗的人。其實,後者不如前者,對於前者來說,無非他做不到徹底,卻能在自己的層面上不降落多少,因為學來的東西多多少少會對一個人的一生很有作用的。而學到徹底卻逃離世界的人,首先是膽小自私的人,其次成了不懂得反哺和感恩的人,孤傲孑然於雲端,也因之高處不勝寒。
他們學成了精華,卻試圖人間蒸發。所以,遁世逃俗也是俗的另一種存在。
其實做學問遠比人們想象得那樣幽深,做學問既是個事兒,也是個工具。對於普通人來講,學問做到一定地步就不需要再做下去了——雖然現在真正做學問的人並不算多——因為學問做下去對一個人的把控能力是一個挑戰,倒不是說對學問的悟性,而是對自己心性的把控。
你做學問又是為了什麼?還是不曾為什麼?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學問不宜多做。做多了反倒心境逃離了原先,身體卻得不到拔高,得到的除了慨嘆再就是不滿。這也就是強調人們務實的現實價值。
怎麼做學問?雖然貌似老生常談,卻實實在在是個小學生,做學問的路上,有目的且又做到的人不少,有目的而能又做高的人鳳毛麟角。因為你如果把某一項事物作為工具,那麼最終對待工具的眼光和方式確實要束縛你的未來。如果是沒目標而又做到的,實屬罕見的能力出眾精神敏銳的幸運兒。因為人大致如此,沒目標則沒動力,沒目標又容易精力分散。
所以,做成學問的,又不成為工具又不落入遁世逃俗俗套的人少之又少。
在平庸的人看來,無知的純淨和高深的返璞歸真是毫無差別的。因為他們沒有慧眼,繁瑣之事也不允許他們更多思考。事實上學問高深的人雖則重返山腳,他們的清澈又和童真的無知具有本質區別,水什麼都能包容,水又是清澈的。
學問越趨近於最終,越歸於圓融和平靜,而並非是以快樂、痛苦來衡量。否則,就成了山腰的人看山頂的人,他們衝著喊:你累嗎?小心滑倒!快下來吧!還能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