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盜墓歷史
-
2 # 金戈鐵馬143393600
所謂軍事實力強這個問題有點籠統,因為軍事實力所包含的範圍很廣,例如民心士氣,廟堂謀劃,後勤供給,武器裝備,軍士訓練,將帥等等無一不包含在內,從這幾點來看,最強戰國非秦國莫屬。如果單論軍兵素質,能與秦軍抗衡的恐怕就只有一個趙國了。趙國強盛之時煌煌戰績就有閼於之戰首敗秦軍,即使是後來的秦趙長平之戰,趙軍雖敗,秦軍也死傷過半。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程序中,秦軍最大的敵手仍是趙國,五戰秦軍,三勝而兩敗。可見秦軍敵手,非趙國莫屬。
-
3 # W一家之言
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蘇秦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話。戰國中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和軍事勢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強秦之勢已經形成,蘇秦從燕國出發到趙國,發起組織合縱聯盟,遊說趙王,說了這句話。所以這句話的的十倍於秦,本身就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並不是說一定就是十倍,也可能或多或少。只是為了勸說趙王,增加合縱的成功性。其次即使真的有國家人口土地比秦國大,但國家軍事的實力並不是簡單的人口和土地,軍事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它包括政治,經濟,科級,軍備,民心等很多方面,就如同今天的美國,土地和和中國差不多,人口確少很多,可是掄起軍事,美國可以吊打全世界任何國家
咱們先看看當時蘇秦的原話是咋說的。當時蘇秦從燕國到了趙國,給合從說趙王曰"臣以土地察之,諸倔之地五倍於秦,料諸侯之卒十倍於秦;"解釋一下就是蘇秦為了燕國和趙國聯合,而遊說趙王說"我私底下按地圖檢視天下的土地,諸侯的土地是秦國的五倍,估計諸侯計程車卒是秦國的十倍。"
那蘇秦為什麼會對趙王說這些話,他說的是不是實際情況呢?你只要瞭解一下蘇秦是幹啥的就清楚了。
蘇秦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縱橫家,主要幹啥工作呢?主要就是穿梭於除秦以外的六個國家,苦口婆心的勸說六個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一個空前的國際大聯盟,共同對抗秦國。
站在蘇秦的立場,為了遊說成功,說的話裡當然會有不少的水分。土地應該沒問題,地圖上標著。士兵的數量就不好說了,首先你的依據是啥。就算你是挨個問的,你就能保證他們說的是實話嗎?沒有吹牛和故意保留的嗎。就算大體不差,那數量和質量又怎麼能成正比呢。
那麼當時是不是六國中任何一個國家出來單挑秦國都會失敗呢?
答案是:一定會失敗
因為 秦國在當時七個主要大國中是絕對的"超級大國"。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看看秦國的情況:
一,硬體
戰國初期,秦國軍事實力較弱。公元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經過商鞅的二次變法,秦國舊的制度被徹底廢除,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不斷增強,實現了富國強兵。
自公元338年秦孝公死,秦惠公即位後的一百多年裡,秦國的變法一直在持續。到戰國後期,秦國已經是經濟最發達,軍事實力最強大的集權國家。《戰國策》曾這樣記載"秦,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蓄積饒多,地勢行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二,軟體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傑出的軍事人才。秦國在同六國的戰爭中,名將輩出。如白起,王剪,司馬錯,甘茂,魏章等
再看其餘六國的情況:
戰國初期,魏國軍事實力最先強大,在魏文侯時軍事實力達到鼎盛,強於其他六國。魏文侯後逐漸下降,在馬陵之戰中被齊國殲滅十多萬軍隊。隨後在伊闕之戰中魏韓聯軍被秦國斬殺二十四萬,華陽之戰魏趙聯軍又被秦國消滅十五萬。一系列的重創,魏國軍隊從此一蹶不振,魏國也因此由強變弱。
楚國是七國中領土疆域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擁有最長的邊境線。楚國在吳起變法後,軍事實力增強。但在吳起改革夭折後,楚國軍事實力逐漸下降,在同北方六國的混戰中,楚國多數以兵敗割地而告終。例如在爭奪漢中的戰鬥中,被秦國斬殺八萬。最終楚國是大而不強。
其他國家的情況同魏楚兩國情況基本一樣:都是曾經強盛,好景不長,很快衰敗,只是衰敗的原因不盡相同罷了。
唯獨秦國的情況相反,是日益強盛,直至掃滅六國,一統中原。
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