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閱後即吃

    第五代導演通常是指北京電影學院1982年畢業的那一批人,比如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吳子牛、張軍釗。

    他們的主要經歷:

    1966年——1976年是十年動亂,人才出現斷層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入學北京電影學院,1982年畢業的那一批人。

    有了這個歷史背景就可以大致梳理出他們的創作動因了。

    十年動亂對人性的壓抑是巨大且毋庸置疑的。

    十年動亂雖然結束了,親歷者的心靈創傷卻不會立即結束。所以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這10年湧現出了巨多的“傷痕文學”,主要描述(控訴)的就是那個悲劇年代的悲劇人生。

    網上現在很多人批判“傷痕文學”矯情,其實在傷痕文學剛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了,認為文學光用來“控訴”和“矯情”沒什麼L意思,還應該徹底反思。所以“反思文學”緊跟著“傷痕文學”孕育而出且青出於藍。不僅要展示和控訴社會悲劇,還要反思和追溯造成這一系列社會悲劇的原因。

    於是,第五代導演求學以及步入社會的最初幾年正好就是“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姑且算作反思的一種把)最興盛的時間段。這些根植於自身上山下鄉經歷、接近底層農民生活、反映民族劣根性的文學作品成為了第五代導演不可多得的創作素材。

    比如張藝謀作品:

    《我的父親母親》改編自《紀念》,作者鮑十

    《活著》改編自《活著》,作者餘華

    《大紅燈籠高高掛》改編自《妻妾成群》,作者蘇童

    《紅高粱》改編自《紅高粱家族》,作者莫言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改編自《門規》,作者李曉

    《菊豆》改編自《伏羲伏羲》,作者劉恆

    陳凱歌作品:

    《霸王別姬》改編自《霸王別姬》,作者李碧華

    《黃土地》改編自《深谷回聲》,作者柯藍

    《邊走邊唱》改編自《命如琴絃》,作者史鐵生

    黃建新作品:

    《背靠背,臉對臉》改編自《秋風醉了》,作者劉醒龍

    《黑炮事件》改編自《浪漫的黑炮》,作者張賢亮

    何平(《雙旗鎮刀客》導演)作品:

    《炮打雙燈》改變自《炮打雙燈》,作者馮驥才

    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之所以特別有內涵,一方面是因為就是因為同時期優秀的文學作品為他們電影的二度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內在基礎,他們的主要精力只需要放在思考與文學作品內在高度統一的外在表現形式即可。

    另一方面,“十年動亂”讓第五代導演的求學生涯晚了十年,讓他們在最青春、最敏感的年齡段與下鄉、基層、苦力這些聯絡在一起,奠定了他們感知社會悲劇敏感度的同時,也使得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日益強烈。隨著改革開放偉大國策的實施,世界範圍內的文化思潮、理論也紛沓至來,使得第五代導演能夠全方位地接觸和學習國內外的電影理論、哲學、觀摩大量國外的優秀電影,尼采、叔本華、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現象學、符號學、精神分析理論,這些條件都是前幾代導演不曾有過的。

    畢業後,第五代導演開始利用電影來表達長久積壓在內心的情感,底層社會的經歷帶給他們的觸動太多了,他們要發洩,不僅僅要拍攝底層社會悲劇來發洩,還要表達對這些社會悲劇的反思與追問。

    可能是那些年輕時期的經歷對他們的影響太大了,塞滿了他們的整個人生,導致他們無法攝入更多新的營養,無法與時俱進。在“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主要受眾逐漸老去,不再是觀影的主流群體之後。匆忙轉型的第五代導演作品也在市場雙刃劍的揮舞之下表現得無比“夾生”了。

    第五代導演的電影很多都展現出了與西方觀眾期待相一致的“中國景觀”,拿了不少獎。我們可以說這是曲意逢迎,也可以說他們在曲線強國,因為第五代導演們確實將中國電影立了起來,在世界範圍裡打響了中國電影的知名度,也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商業化、市場化運作做出了利大於弊的嘗試與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Y50P-70和拯救者那個好點,求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