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唐毛筆製作中的纏紙法
王學雷
一
古代的毛筆製作中有一道重要的製作工序叫作“纏紙”,這一工序大概始於東晉時期,並在唐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工序在唐以後的毛筆製作中卻不再被採用,傳世的相關文獻中也鮮有提及,以致後世知者蓋寡。北宋邵博稱:“近世薄書學,在筆墨事草創”(1),既近如宋人似亦已不能知其詳。
記載 “纏紙法”最早,而且最詳的文獻是託名東晉王羲之的<筆經>>,雲:“採毫竟,以紙裹石灰汁,微火上煮令薄沸,所以去其膩也。先用人發杪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毳,惟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令治。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見),然後安之。”(2)可知,此法是用麻紙束縛筆柱(亦稱筆心)根部,再取上等毛料披於其外,最後安插於杆腔。然此法不見於此前的記載,更無實物可資左證。按:史稱秦將蒙恬造筆“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披)”(3);漢末韋誕制筆則以兔毫為柱,羊毛為披(4);居延發現之東漢早期毛筆及武威發現之東漢毛筆(5),亦皆以羊毛為披,並不見“纏紙法”之施用。是知此法的出現當在東漢以後。
然而,<筆經>>這部著作後人多疑其非王羲之親撰,乃假託其名,進而抬高其聲價者所為。馬衡先生認為:“<筆經>>是否為晉時作品,雖不敢必,而非唐以後所作,則可斷言也。”(6)筆者以為,馬衡先生治學謹嚴,不妄穿鑿,故出此論。然其著作年代似可提前至南朝時期,而其中所述殆為東晉以來之制筆法則,亦不無羲之言論之記載,絕非空穴之談耳(7)。故謂“纏紙法”的出現當在東漢以後,隋唐以前,而集中於東晉時期,非不可能也。
今有出土實物可加以參證:1993年6月,江蘇省江寧縣下坊村的一座東晉磚室墓中發現了一枚長10.2、中寬1.4、中寬以2.5釐米絲帛塊束緊的毛筆頭(8)。筆者曾撰文考證,認為此枚筆頭中間所束的絲帛塊即相當於<筆經>>所謂的“麻紙”,其作用與麻紙亦應相同(9)。故 “纏紙法”出現於東晉時期,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晉唐毛筆製作中的纏紙法
王學雷
一
古代的毛筆製作中有一道重要的製作工序叫作“纏紙”,這一工序大概始於東晉時期,並在唐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工序在唐以後的毛筆製作中卻不再被採用,傳世的相關文獻中也鮮有提及,以致後世知者蓋寡。北宋邵博稱:“近世薄書學,在筆墨事草創”(1),既近如宋人似亦已不能知其詳。
記載 “纏紙法”最早,而且最詳的文獻是託名東晉王羲之的<筆經>>,雲:“採毫竟,以紙裹石灰汁,微火上煮令薄沸,所以去其膩也。先用人發杪數十莖雜青羊毛並兔毳,惟令齊平,以麻紙裹柱根,令治。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見),然後安之。”(2)可知,此法是用麻紙束縛筆柱(亦稱筆心)根部,再取上等毛料披於其外,最後安插於杆腔。然此法不見於此前的記載,更無實物可資左證。按:史稱秦將蒙恬造筆“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披)”(3);漢末韋誕制筆則以兔毫為柱,羊毛為披(4);居延發現之東漢早期毛筆及武威發現之東漢毛筆(5),亦皆以羊毛為披,並不見“纏紙法”之施用。是知此法的出現當在東漢以後。
然而,<筆經>>這部著作後人多疑其非王羲之親撰,乃假託其名,進而抬高其聲價者所為。馬衡先生認為:“<筆經>>是否為晉時作品,雖不敢必,而非唐以後所作,則可斷言也。”(6)筆者以為,馬衡先生治學謹嚴,不妄穿鑿,故出此論。然其著作年代似可提前至南朝時期,而其中所述殆為東晉以來之制筆法則,亦不無羲之言論之記載,絕非空穴之談耳(7)。故謂“纏紙法”的出現當在東漢以後,隋唐以前,而集中於東晉時期,非不可能也。
今有出土實物可加以參證:1993年6月,江蘇省江寧縣下坊村的一座東晉磚室墓中發現了一枚長10.2、中寬1.4、中寬以2.5釐米絲帛塊束緊的毛筆頭(8)。筆者曾撰文考證,認為此枚筆頭中間所束的絲帛塊即相當於<筆經>>所謂的“麻紙”,其作用與麻紙亦應相同(9)。故 “纏紙法”出現於東晉時期,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