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一枚硬幣

    做生意真的比上班強嗎?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從下面幾個點來給你分析下,做生意需要的一些特質,看是不是做生意就能賺到錢。

    一、本錢

    在你有做生意的念頭那一刻起,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需要一筆錢做啟動資金,開店你就得租個鋪面,還得裝修,買物件,請人;開公司開支更大,租寫字樓,買電腦,請人,很多東西一項都不能落下,而且還超級花錢。即使不搗鼓大的擺個地攤也要成本呀。寫到這裡,我想起樊登老師說他創業成本就極低,買一本書,看了就講給大家聽,你看他的樊登讀書會都火呀。不過人家那些東西都是有沉澱的,我們沒那個能耐就不去想了。

    二、選對行業

    創業之初,你必須要想好你要做什麼。不能一抹黑就把錢投進去。那可能就會血本無歸的呀。對於自己的創業成功,比爾蓋茨曾說過一句話“做自己最擅長的行業”。微軟公司創立時只有兩個人,他們最大的長處就是程式設計技術,所以這麼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堅持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你也許會說馬雲剛開始對網際網路也不熟悉呀,但你知道他大學學到是什麼,商務英語呀。那自然對電子商務是熟悉的呀。他最早搞得“中國黃頁”,實際上就是最早的電子商務。

    所以最好找自己熟悉的行業,這樣也不會被人帶偏了。

    三、自律

    我個人的經驗哈,我覺得不夠自律的人還是不要創業。很多剛創業的人之所以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自律。覺得自己是老闆,我想去上班就去上班,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想做我就不做。這樣子的話,我跟你說再財大氣粗也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看一下那些大佬們,哪個不是自律到極致,王健林那麼成功了,他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了,他不是哪天心血來潮起那麼早,而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形成的習慣。馬雲也是凌晨5點起床,李嘉誠八九十歲了,也是每天6點起床。這些大佬們的成功絕非偶然。

    四、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馬雲說過: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困難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抗,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面對。

    要想賺錢你就得吃苦,想賺大錢就得吃大苦,自己做老闆看上去很美,其實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吃了多少苦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就拿馬雲來說吧,剛開始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誰能理解他,都把他當騙子,為了拉資金,也曾經被人欺騙。甚至因為資金問題,幾乎到了不能維持的地步。如果他們放棄了,也就沒有了阿里巴巴這樣一箇中國網際網路的奇蹟了。

    五、做人

    很多人都說:這事不是人做的,是人精做的。確實,你把人做好了,生意就自然能做好。銷售界有句話說得好“人脈就是錢脈”。所以要想把生意做好,就看你如何經營你的朋友和客戶。生意場上常用的兩個字“誠信”,其實這也是事業做大做強的立身之本。那些喜歡過河拆橋的人生意是做不大的。

    很多創業者都說,我有能力,我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說得沒錯。可是能力只是你創業的技能,如果沒有人來欣賞,你也頂多就是個自編自導。更別提賺到錢了。

    六、領導力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我一遠房親戚,自己開公司。在他公司乾的員工,都沒超過一年的,幹幾個月就走了。後來透過和那些員工的側面瞭解,才發現對老闆不滿意。做的再好,老闆總是雞蛋裡跳骨頭;分配事情也是完全看不到他們的長處;而且永遠是一副天下老子第一的德行。

    也難怪他們會走,當一個老闆毫無人格魅力,下屬根本就瞧不上。不要以為領導就是單純的管人,其實他於是一門藝術。在創業路上要不斷的去學習、完善。

    七、找對人

    這點很重要,如果你剛開始就找了一個豬一樣的隊友,那後面的事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做生意做好了,真的比打工拿那點死工資是要強太多。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功的。特別是這幾年,實體經濟不是很好做,常逛街的人就知道,街邊的店鋪每天都有進駐的,每天都有倒閉的。話說回來,打工也並不是不好,很多大公司的頂層也是打工仔,不過他們有另外一個稱呼“打工皇帝”。只能說,是金子的到哪都會發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年是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