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且以流浪說
-
2 # 魚櫻小郎
若論大姓,姑且以宋版百家姓為依據,前十位分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
首先說說張姓,嚴格來說張姓出過皇帝,當然不少回答皆是著眼於前涼,侃侃而談從張軌至張天賜皆為張姓皇帝,這是很明顯的歷史認知錯誤。前涼從張軌開始一直是忠於晉朝的地方勢力,奉晉為正朔,至少名義上為此,所以張氏歷代皆為晉朝之臣,爵位為郡公,只有張祚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建元;張獻忠,此人大名鼎鼎,而且也的確立國稱帝,毫無疑問;張邦昌,被金人強行推上皇位的宰相,但他心裡有數,因此趙構登基後就退位給了趙構,算不算在內見仁見智了,其他的皆是一方國王了,比如高昌傀儡國王張孟明,南漢義軍首領張遇賢,元朝義軍首領張士誠,羅列在此不多做說明。
其次,說說其他的人口大姓。趙為宋朝國姓,錢氏為唐宋之間江浙地區的吳越國王,孫為魏晉時期東吳國姓,李氏為兩晉時期的西涼國王、大唐後唐南唐大順國姓,周並未出過皇帝,吳為康熙年間周國國姓,鄭為唐宋之間雲南地區的大長和國國姓,王為兩漢之交的新朝國姓,馮氏為兩晉時期遼東地區的北燕國王,陳為陳朝和元末漢朝的國姓。
其他人口大姓,劉自不必說,楊(楊溥)為唐宋之間吳國國姓,黃(黃巢)為唐末齊國國姓
綜上所述,張姓是出過皇帝的,只是並非立鼎中原的正統意義皇帝,其他大姓中,兩千多萬人口的周姓並未出過皇帝。
-
3 # 平陽狐狸說水滸
關於這個問題,為了減少爭議,以及保持答案和問題的嚴謹性,有些情況必須做一些交代和補充。
首先,「皇帝」稱謂始於秦始皇,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夏商周天子稱王,諸侯稱國君。當然這種慣例在春秋後期隨著周天子威望的日漸衰落開始改變,諸侯也開始稱王,也就是孔子所哀嘆的「禮崩樂壞」。
自秦始皇啟用「皇帝」這一全新頭銜開始,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時代,被正史記錄的皇帝共有494位。除了耳熟能詳的大一統王朝外,還包括蒙古,大理,吐蕃,大理等少數民族政權,以及各種亂世時期的地方割據政權。
所以,提問師友才犯了一個小錯誤。「張」姓在歷史上出過11個皇帝,南北朝時期前涼皇帝就姓張,而且傳了9個皇帝。起碼「玉皇大帝」名叫張友人,不但姓張當皇帝,還是管天管地的超級皇帝呢。
小國林立,皇帝林立,還不包括張獻忠李自成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草頭天子和地方政權。照這個節奏回答,很難有答案,正史沒有,就去野史裡找,到時候又扯真實性問題,嘰嘰喳喳,難有定論。
央視「百家講壇」有一期節目叫「國號」,講了中國14個大一統王朝國號的來歷,有興趣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範圍定在這14個大一統王朝,就清楚了。除去不用皇帝的夏商周,還有11個大一統王朝,分別是
秦朝 嬴政
漢朝 劉邦
新朝 王莽
晉朝 司馬
隋朝 楊堅
唐朝 李淵
周朝 武則天
宋朝 趙匡胤
元朝 孛爾只斤氏
這 11個大一統王朝姓氏,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中國比較大的姓氏呢?古今不同,權且以2019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十大姓氏作參考吧,
王 李 張 劉 陳
楊 黃 趙 吳 周
答案出來了,張陳黃吳周也。
明朝 朱元璋
清朝 愛新覺羅氏
-
4 # 日常珍珍
在我們國家, 張姓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姓氏。雖然跟王姓、李姓這些姓氏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跟其他一些小姓比起來,那也是人口眾多的大姓了。不過,這裡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我們國家漫長的歷史中,居然沒有一個張姓的皇帝出現過。像什麼曹姓、李姓、王姓、劉姓、朱姓這樣的姓氏都出現過皇帝,唯獨作為大姓的張姓,沒有出現過皇帝。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從張字的構造上來分析。認為這個張字裡面的弓字佔了很大的位置。但這個弓字就好像永遠站不直的男子,就好像永遠不能成為主人一樣。最多能夠成為一個權臣,而不能成為能夠決定一切的皇帝。
有些人甚至從神話的角度來解釋。據說當時姜子牙帶領大家消滅商朝之後,就受上天的安排主持來封神一事。姜子牙在消滅商朝,建立周朝的過程中那是出了很多力氣。因此在封神的時候,他也是留有私心的,把當時一個最好的位置留給了自己,這個位置就是玉皇大帝。當姜子牙把大家都找好了合適的神仙位置之後,就他信心滿滿準備登上最好的玉帝寶座。只是沒想到,人算還是不如天算。正當他將要歸位的時候,突然從半路殺出了一個叫張百忍的人。在張百忍的要求下,姜子牙非常不願意的把自己的這個位置讓給了他。但是姜子牙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天上的皇帝由張姓的人當了,但是人間就不再允許有姓張的人當皇帝了。張百忍沒有半點猶豫,就同意了姜子牙的要求,迫不及待的登上了自己想要的玉帝寶座。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了人家沒有張姓的皇帝出現了。
除了從上面兩個角度來解釋這個現象外,有的人還從張姓的起源來分析。根據記載,張姓這個姓氏是因為能夠射弓箭這個技能才有了這個姓氏。因此這個姓氏的人都比較適合高技術,而不是能夠成為帝王的料。
但是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這些解釋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能給說服人的。張姓為什麼沒能出現皇帝這個現象,科學的解釋起來其實上很簡單,那就是概率問題。張姓雖然上人口大姓,但跟全中國人口比起來還是概率比較小的。
-
5 # 徐一新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多民族國家之一。多樣化的民族在相互通婚、交融之中,逐漸形成了許多的分支。這些分支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自己的家族姓氏進行改動,這也就形成了中國如今多種姓氏的局面。多樣化的姓氏是中華文化中最可貴的地方,正是這些姓氏,讓中中國人的宗親文化傳承延續下來,也是區分親疏的良好辦法。
有姓氏,就有大小姓之分。所謂的大小姓,就是根據這個姓氏中人口的多少來區分的。人口多的,自然就是大姓,人口數量少的,即是小姓。在中國,有八大姓氏,其人數都達到了千萬級別。而且,這八大姓氏中,只有張姓沒有出過皇帝,但是張姓卻出過一個比皇帝還牛的人物。
第八:周
周姓人口大概2500萬,雖然姓周的沒有記載中的皇帝。但是因為“周”源自於周朝的姬姓,又是其國姓,所以周姓很厲害。
第七:趙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來看,趙姓目前有2700萬到3000萬的人口,可以說是比較大的姓氏了。在趙姓中,有宋朝這麼一大家子趙姓的皇帝。而且,趙姓的名人也不少,趙子龍、趙高等。
第六:楊
楊這個姓全國大概有3960萬人,所以也是比較大的姓氏。而楊姓有楊門虎將,以及隋朝時期的楊姓皇帝。隋煬帝更是命人修建了大運河,全程2700公里,至今還在為水路運輸提供渠道,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第五:陳
陳姓的人數大概有5600萬人,而且,陳姓也是古代中國皇帝比較多的。有陳霸先陳武帝,也有陳叔寶陳後主。最神奇的是,陳姓還有陳碩真,這是一位比武則天還早登基的女皇帝。陳姓實力不容小覷。
第四:劉
劉姓有6880萬的人口,而且,其皇帝數量也是最多的。自西漢高祖劉邦起,到南宋、金、齊帝劉豫公元1137年退位止,期間1343年中,劉氏共有59位皇帝。堪稱帝皇專屬姓氏。
第三:張
張姓人口數量在8550萬到8800萬之間,當然,張姓雖然人口多,但是沒有出過皇帝。不過,張姓中卻有個比皇帝還牛的人,那就是玉皇大帝張百忍。此人在傳說中是大善人,因此被眾仙推舉為玉帝,管理三界。這不比皇帝牛多了?
第二:李
李姓是中國的第二大姓,有人口9300萬。而且,中華盛唐王朝正是由李姓開啟的。大唐的榮光到現在仍然是我們嚮往的目標,李姓同胞功不可沒。
第一:王
做為中國第一大姓,王姓同胞人口無限接近與一個億。王姓皇帝有“穿越奇人”王莽,他設計的遊標銅尺,幾乎就是現在的工具。但是王姓皇帝並不多,王姓同胞人口眾多的關係,大概跟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有關,那時的許多王侯,因為戰亂導致敗北,無奈將姓氏改為王姓。這,也許就是王姓人口數量如此多的原因。
-
6 # 花近高樓1
秦王趙政不想被大臣牽著鼻子走,於是決定,泰皇取一個皇字,五帝留下個帝字,合稱為“皇帝”。
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有494位皇帝被正史收錄,這其中也包括了匈奴、吐蕃、大理、遼、金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他們的首領有些並不是以皇帝稱呼,也被正史收錄在帝王的名冊中。
雖然正史中記載的494位帝王絕大多數是碌碌無名之輩,其中並不包括諸如張邦昌,李自成,吳三桂等自封的皇帝,如果把這些草頭王都算上,帝王的數量至少要翻上一番。
兒童啟蒙讀物《百家姓》中一共收錄了504個姓氏,如果搞平均主義,差不多每個姓氏都能分到一個皇帝的名額。
王姓和張姓的人口也很可觀的,雖然這兩個姓氏的人總是抱怨,歷史上沒有張姓和王姓的皇帝。其實大錯特錯,張、王兩姓被錄入正史的皇帝非但不少,在皇帝姓氏排行榜上的名次也不低。
另外在皇帝姓氏排行榜排名第十四位的是楊姓,出了八個皇帝。
排名16位的姓氏比較多,陳姓、鞠姓、宇文、曹姓,都有五位皇帝。
-
7 # 知識壓縮機
王姓皇帝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歷史上有三個最著名的王姓皇帝,還是可以說道說道的。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他被許多人稱讚為“聖人”。他逐漸掌握了西漢朝廷的權力,顯露了自己的本色,篡奪了王位,建立了一個“新王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漢朝末年憑藉置身家族的優勢,掌握了西漢的大權。最後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改革。比如說,全部地主土地,收歸國有。統一度量衡,廢止奴婢,奴才買賣。這等等都是有人道主義關懷的偉大的創舉。但是有可能是太超前了吧。最後他失敗了。
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是偉大的,據說往往是在工程中自焚而死。當他自焚的時候,有2000名大臣,內侍太監,宮女和僕人以及老百姓都自願從他投入火場與殉葬。這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出來第2個人。
王世充,隋朝末年割據的群雄之一。他早先由推薦在隋朝做官。後來隋朝大亂,他便在洛陽擁立皇泰主。封鄭國公。進位鄭王。後來直接毒死皇泰主。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大鄭王朝。他曾擊敗李密。佔據洛陽,稱雄一時。但最後卻被秦王李世民打敗。
王審知 (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珍惜費用,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公元925年,王審知去世,追諡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
8 # 龍眼9555
中國百家姓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中國人口普查資料,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到了2014年第六次普查,排名變成了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2019年1月,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達到1.015億人 。
自秦王嬴政稱“皇帝”以來,到1912年溥儀退位, 從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408位。加上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共計494位,做過皇帝的姓氏有(包括所有稱過帝的皇帝,包括割據勢力):嬴,羋, 劉,趙,王,公孫,曹,孫,司馬,李,石,冉,慕容,張,段,苻,姚 ,馮,乞伏,赫連,呂,禿髮,沮渠,桓,蕭,陳,侯,拓跋,元,高,宇文,楊,武,安,史,黃,勸,朱,郭,柴,錢,馬,孟,鄭,耶律,完顏,儂,大,蒲鮮,韓,徐,明,愛新覺羅。共53個姓做過皇帝,前20大姓王、李、張、劉、陳、楊、8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中出過皇帝的大姓有王、李、劉、陳、楊、黃、趙、吳、徐、孫、馬、朱、郭,沒有出過皇帝的大姓只有周、胡、何、羅、林幾大姓
(以上內容都是公開資訊)
-
9 # 歷史的星辰
錢學森一姓的錢出過王但沒有出過皇帝,吳姓,鄭姓,張姓,徐姓,胡姓,林姓,何姓,馬姓,羅姓,宋姓,謝姓,韓,唐,馮,董,程,袁,鄧,許,沈,呂,蘇,蔣,賈,魏,潘,杜,丁,孫姓都沒有出過皇帝。
-
10 # 聽盡芭蕉雨
首先“張姓”出過皇帝,雖然都是草頭天子,但他們確實當過皇帝,比較出名的有以下幾位:
2.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國號“大西”。
除了這些其他都沒有稱過帝。
回覆列表
“皇帝”始於秦始皇嬴政,結束於清末溥儀。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哪些大姓沒有出現過皇帝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中國從秦到清都出現了哪些姓氏的皇帝。
秦(前221-前207) 嬴姓
西楚(前206-前202)項羽
西漢(前202-8)劉姓
新朝(8-23)王莽 王姓
玄漢(23-25)劉玄 劉姓
東漢(25-220)劉姓
曹魏(220-265)曹姓
蜀漢(221-263)劉姓
東吳(222-280)孫姓
西晉(265-316)司馬姓
東晉(317-420)司馬姓
五胡十六國時期 這一時期出現很多國家,其國姓有劉姓,李姓,張姓(前樑),石姓(後趙),慕容(前燕,後燕,南燕),符(前秦),姚(後秦),乞伏國仁(西秦,氐族人),呂姓(氐族人),禿髮烏孤(南樑,鮮卑族),赫連勃勃(夏,匈奴人),高姓與馮姓(北燕,高雲被是高句麗人,被賜姓慕容),沮渠蒙(北樑,匈奴族)
劉宋(304-439)劉姓
蕭齊(479-502)蕭姓
蕭樑(502-557)蕭姓
南陳(557-589)陳姓
北魏(386-534)拓跋珪 拓跋氏
東魏(534-550)元善見
西魏(535-556)元寶炬
北齊(550-557)高洋
北周(557-581)宇文文覺
隋朝(581-618)楊姓
唐朝(618-907)李姓和武姓
五代十國出現的國姓有,朱姓(後梁),李姓(後唐),石姓(後晉),劉姓(後漢),郭姓(後周),楊姓(吳國),李姓(南唐),錢姓(吳越),王姓(閩),劉(北漢),王姓(前蜀),孟姓(後蜀),高姓(荊南),馬姓(楚),劉姓(南漢)
北宋(960-1127)趙姓
南宋(1127-1279)趙姓
契丹(907-947)耶律氏
遼(947-1125)耶律氏
大理(937-1254)段姓
西夏(1038-1227)李姓
金(1115-1234)完顏
元(1206-1402(北元))孛兒只斤
明(1268-1683(南明))朱姓
清(1616-1912)愛新覺羅氏
再看看中國大姓。
前十姓有 王 李 張 劉 陳 楊 黃 趙 吳 周
前十大姓氏中沒有出現過皇帝的有“黃”姓,“吳”姓和“周”姓。
前十一到二十的姓有 徐 孫 馬 朱 胡 郭 何 林 高 羅,沒有成為皇帝的姓有“徐,胡,何,林,高,羅”
第三十一姓氏後也有出現過皇帝的,只是相對前面大姓來說,不算更大的姓,如出現的皇帝姓有曹,司馬等。
由此可見,張姓也是出現過皇帝的,為前樑張軌,張寔,張茂,張駿,張董華,張曜靈,張祚,張玄靚,張天錫,張大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