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舞鷹翎
-
2 # BEI玄武
首先這個問題不能算是一個問題,武俠小說裡的故事情節和真事歷史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不過既然你用小說裡情節提出了問題,那麼我不妨用另外一部小說裡的情節來試著回答一下。
在宋遼立國初期,兩國的開國之君都是雄才大略的王霸之主,相互也都有意滅此朝食,所以幾十年裡接連打了幾場大戰,但是基本上主動發動戰爭的一方都沒有佔到什麼大便宜,甚至吃了大虧。最典型的就是宋太宗,傾國北伐,不但沒有成功,最後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可以說在實力上宋略強於遼,但是強的有限,雙方都是自保有餘,進取則不足,基本上處於了一種實力平衡狀態。
在小說《新宋》裡,主角石越穿越到宋朝之後,進入朝堂,改良了王安石的新法,開發湖廣,通商南海,又安撫陝西,勵精圖治,趁遼國內亂之時,出兵平了弱小的西夏,將夏主秉常逐出大漠,徹底解除了西北方向的邊患,大大改善了大宋朝兩面做戰的被動局面,國力由此空前強盛。可是即便這樣,主角尚且不敢出兵北伐,奪回被遼國長期佔據的幽燕之地,最後還是遼主按捺不住,出兵南侵,主角仗著國力雄厚,把遼國兩路大軍拖住在大名府防線,空耗遼軍錢糧,最後利用地理之便,將南侵的兩路遼軍隔開,圍殲了一路,這已經是主角非常滿意的結果。
回到本題,在宋朝的中後期,宋遼兩國都沒有出現非常雄才大略的主君,進取之心都嚴重不足,第二就是澶淵之盟的原因,兩國結為兄弟之邦,雙方都已經馬放南山,邊境貿易風生水起,不用打仗就能滿足兩國的穩定發展的需要,戰爭並不是現實迫切需求,所以兩國都沒有發動戰爭的強烈意願。慕容博區區一個江湖草莽,無權,無錢,無兵,無將,充其量就一點小聰明,拿什麼撼動這樣一個大的基本面?
雖然慕容博是金庸小說中的人物,但是題主提出問題,我們就用現實的說法來回答。
大宋和契丹(遼國)的統治者是統治者,不是江湖好漢。我們看慣了朝代的更迭,王朝的起伏,也被影視劇洗腦,總覺得古代除了幾個明君外,其他都是弱者,靠的是忠臣良將來苦苦支援。
其實,哪個皇帝也不是送人頭的。他們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每天接觸的都是國家大事,政治鬥爭,他們看問題的方式真的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嗎?不會。
大宋和遼國統治者,乃至整個統治階級,首要考慮的是政局的穩定,戰爭帶來的弊益,打個仗不是一個前朝沒落王族的不著調子孫說幾句話,辦幾件事就可以打起來的。
慕容家遠離廟堂,久居江湖,看待國戰以為是兩個幫派的恩怨般,可嘆。
慕容博本身沒有挑撥的能力。做壞人,做梟雄也是需要能力的。小說中少林一戰中慕容博教訓慕容復,什麼先祖慕容恪等等是何等的英雄豪傑……到這裡就可以打住了。
慕容博沒那挑撥的能力。一個整天活在祖宗榮耀裡的人,註定是個失敗者。這就好像你去和拳王打比賽,你一上來說;“我爸是村長”。下場就是被拳王打成村口的馬蜂窩。
再看看慕容博乾的事,殺遼朝皇族,殺宋朝武林人物。你是來搞笑的嗎?你知道皇帝為了上位,為了保住皇位,連兒子都能殺,死點在他看來無關緊要的人,有用嗎?
當時的大宋和遼都沒有打國戰的能力。宋朝號稱富有,其實國庫空虛,遼國到了後期也不用提阿保機、蕭太后時的光輝了。
他們是想滅了對方,可是誰也沒能力,沒把握。宋遼和平一百年,邊境榷場買賣興隆,北宋除了西軍,沒有可戰之兵,遼國的皮室軍天天跟著洪基打獵,洪基他叔還隨時想幹掉他。他們可能打仗嗎?
慕容博先生真是辦事不挑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