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角落的一滴塵埃

    朱棣靖難之役,打下南京後,遲遲不肯進皇宮,他知道這樣做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

    朱棣可以說得上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以及思想家,當時的朱棣目的並不是謀反而是打著除奸臣清君側的名義反叛朝廷,這時候直接殺進去,名不正言不順,師出無名啊。

    不想落得一個為了奪取皇位而殺掉自己的親人的罵名,之所以給他這麼多的時間也是讓朱允文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將皇位禪讓給自己,或者是讓他在這個混亂的過程當中逃走,自己也可以順利的當上皇帝。

  • 2 # 九叔趣談

    這個問題,題主問得有些外行了,在我們現在看來他是板上釘釘的永樂大帝,但不要忘了,朱棣當時並不是“造反”,而是“清君側”。

    雖然大家都明白他就是造反,但他自己能表現得那麼明顯嗎?顯然是不能的,那個時代的人都非常迷信,做點事情不得找點虛妄的理由嗎?更何況他是想取代帝王,不更得做的“神聖”點。

    “清君側”從朱棣的說法上,就是殺掉朱允文身邊的以黃子澄、齊泰為首的奸黨,並不是說我要取代朱允文,我自己要做皇帝!

    所以朱棣雖然作為勝利者,他也並不能直接進宮去抓皇上啊,這時候他還是藩王,是進京來“清君側”的!並不是來當皇帝的!

    所以他圍住皇宮後,只是先抓了死忠於朱允文的五十多名“奸臣”。這樣一來,他就是按照朱元璋的祖訓在辦事;因為朱元璋說過“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按現在的思維來說,這就是朱棣起兵“清君側”的法律依據,雖然他也可以直接派兵殺進宮去,那樣他靠武力也能當上皇帝,但名不正言不順,會失了人心。

    所以啊歷史上這麼有名,為後世作出居多貢獻的永樂大帝,精明如他,又怎會直接殺進宮去呢?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關注下我吧!到我的主頁,有很多精彩的歷史故事,等你來品鑑!

  • 3 # 趣史大爆炸

    朱棣攻破京城後為什麼不敢進皇宮?這個“敢”字用得有些莫名,朱棣破城之後,必然成為明朝新一任的皇帝,天下還有什麼他不敢做的事?

    那朱棣為什麼不進皇宮呢?因為沒必要!

    金川門守將李景隆開門迎降,朱棣進入京城,文武百官跪迎道旁,擁戴朱棣即位。此時的朱棣已經是鐵板釘釘的明朝主人,皇城裡的那個小侄子,對他沒有任何危險。

    進皇宮能幹嘛?當然是抓朱允炆。可對此時的朱棣來說,朱允炆就是一隻燙手的山芋。

    朱棣是藉著清君側起兵的,現在齊泰、黃子澄都已經“清”掉了,剩下個朱允炆怎麼處理?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想要做皇帝,朱允炆肯定是不能活的,但如果殺了朱允炆,那就背上了弒君奪位的罪名。相信朱棣當時心裡也是挺苦惱的。

    老朱家這對叔侄雖然勢同水火,但從性格來說,不是一家人一進一家門,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

    朱允炆明明對朱棣這個起兵造反的叔叔恨之入骨,很早之前就削了朱棣的宗室屬籍,把他貶為庶人,可在兩軍交戰的緊要關頭,偏偏又釋出“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旨意。這不是給前方的將士添亂嗎?

    而朱棣雖不像朱允炆那般優柔寡斷,但也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奪取侄子的皇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至於朱棣有沒有私下派人進宮去暗殺朱允炆,或者是勸說朱允炆禪讓,因為史書沒有記載,我也就不妄自揣測了。

    反正最後的結果朱棣是滿意的,朱允炆在皇宮放火“自殺”,朱棣隨便抱著一具燒焦的屍體乾嚎幾聲,明帝國最高權力的交接就這樣順利完成了。

  • 4 # 花開花落緩行客

    朱棣耗時四年終攻破京城,停在皇宮外不敢進去,是因為朱棣和建文帝都在做一個選擇。

    首先,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當上皇帝的君王。

    朱棣耗時四年終攻破京城,當皇帝的夢想基本已經可以實現了,但是如何處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是一個重要問題,是殺還是放?朱棣需要做一個合適的選擇,所以停在皇宮外,不急著進去。

    然後,朱棣既然已經攻破京城,勝利已經在望,朱棣希望建文帝自己來給自己做出選擇,同時也給建文帝兩種選擇:以身殉國或者禪位,所以朱棣停在皇宮外不進去。

    其次,建文帝畢竟是當時大明合法的皇帝,朱棣是造反起兵,建文帝尚在,朱棣此事殺進皇宮會留下弒君的惡名,所以雖然朱棣攻破了京城,但是停在皇宮外,不敢進去。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少和哈登現在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