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亮評剪影
-
2 # 讀書評書2017
說真的,這個問題還是很有用或者說很實用的,運用的好的話對於中學生的作文訓練有大幫助。
《考試說明》中說:“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孔子說:“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通俗的理解,文采指的是詞句的漂亮,行文的華麗,但更有一種內涵、一種韻味、一種光澤、一種氣派。
對此,有專家評說道,一篇高分作文,總得有“發光”之處。沒有“太陽”,也得有個“月亮”;沒有“月亮”,也得有顆“星星”;沒有“星星”,也得有個“螢火蟲”。如果連“螢火蟲”都沒有,那你就只能在“基礎等級”裡徘徊,與“一類文”無緣了。
那麼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語言水平,就要注意運用古詩詞、名言警句來扮靚作文,使之成為作文的閃光點。
一個主要的方法,就是引用詩詞、名言警句來展開鋪排。
比如,我夢想,來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陽的金黃中,感受“長河落日圓”的情懷; 我夢想,坐在家鄉的明月下,在滿月的銀輝中,體會“月是故鄉明”的感慨; 我夢想,登上了齊魯的泰山,在雲霧的繚繞中,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我夢想,來到了繁茂的松林,在皎潔的月光下,觀賞“明月松間照”的美景。
引用詩詞名句,也是有不同方式方法的:
一、 明嵌
我向往“採菊東籬下”的那種幽閒,我喜歡“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純,我心儀“人跡板橋霜”的那片靜謐,我追尋“低頭弄蓮子”的那股祥和……但這個紛擾中的世俗,在一片狼藉的溫床上,永沒有休止過“沉魚落雁”的可怕夢想。
二、 暗嵌
謫居黃城中,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履履難重。 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為了豪情誰與同?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
只要我們適當學習運用古詩詞名句或警句,作文語言就會精彩、有文采和富有表現力,從而為自己的作文提升檔次。
-
3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
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作文亦如此!
古人寫文章講究文采,“語言精練、引經據典、鋪陳描摹、烘托渲染……”;比如杜牧《阿房宮賦》
如今寫作文,依然講究文采,字斟句酌,只不過這種寫法不是唯一。語言質樸有內涵,同樣可以出彩。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古詩詞”和“名言警句”堪稱濃縮之精華,它們是歷經歲月積澱下來的知識,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
倘或我們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學會去運用它,勢必會增添文章的文學色彩。
例:普通句:只要我們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昇華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那麼,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到底該如何運用“古詩詞”或“名言警句”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一、議論文寫作部分(圖文版)
〖1〗首尾直接引用〖2〗中間“道理論證”(引證法) 二、記敘文寫作部分(圖片版)
〖1〗首尾直接引用〖2〗古詩詞“雅譯”首尾法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回覆列表
中國的古詩詞、名言警句博大精深,是中華名族歷史悠久的文化魁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學習研究。
一篇作文把古詩詞、名言警句運用的好,可以起到畫龍點睛,提升文章主題的作用,相反如果用不好古詩詞、名言警句,則會有生搬硬套、畫蛇添足的感覺。優秀的寫作者都能恰如其分的運用好古詩詞。
我認為在運用古詩詞、名言警句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熟悉古詩詞、名言警句的內涵和意義,將要表達的內容和所運用的古詩詞、名言警句內容一致,切不可張冠李戴。
二、用古詩詞、名言警句的時候做到信手拈來,就像說一句話一樣,切不可生搬硬套,為了運用而運用,結果會適得其反,讓文章失去光彩。
三、運用古詩詞、名言警句要達到凝練語句,提升文章主題的效果,唯有如此才可使文章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