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蟲界

    不同年代,瑪瑙珠形成方式不一樣。

    夏商出現的瑪瑙珠,其實部分是天然形成的不規則圓形(還有部分是天然玻璃)。

    到了周代到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冶煉技術的發展為瑪瑙珠的形狀加工提供了可能,這時期瑪瑙珠加工比較粗糙,沒有真正的圓形。

    隨著遊牧民族帶來的鐵器,在秦漢時期鐵器的運用,為加工瑪瑙珠帶來了進一步發展,這時期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優質的瑪瑙珠(工藝的細膩帶來瑪瑙珠更為圓潤),但是這時期的特點是鐵器十分稀少,依舊是少數人。

    再往後的歷朝歷代,隨著鐵器冶煉技術的發展,瑪瑙加工更為成熟,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也是目前現市留存最多的,工藝最接近現代。

    現代加工的瑪瑙珠,都是高速磨具打磨,其實從品相上更優於歷史過往,但是卻了份滄桑感和手工的溫度(個人情懷了。。。)

  • 2 # 歴史的軌跡

    關於古代瑪瑙珠。最早的使用實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珠,環,管等飾物存在。那個時候,人類先祖由於生產力低下,因此,只能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始低階手段制瑪瑙珠及相關的飾品東西。並且所使用的材料,只能是大自然山脈裸露於地表的那些原礦共生體,並且用沙子,水和堅硬岩石同類材料經年曆月磨製,假以時日,以達到符合要求的產品,因此,東西不周正,不圓,不光滑,粗礪。體形不正,孔徑由於材料堅硬,導致鑽孔工具易損而形成臺階式大小不均勻的螺旋痕,孔口直徑成為喇叭狀特徵。瑪瑙由於屬於

    “玉”的系列,故有偏旁“王”字,即“玉”的特性。瑪瑙是二氧化矽的膠體溶液失去水分後形成於岩石的孔洞中,由於形成的過程極為緩慢,所以是一層一層自外而內凝結,每一層的顏色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剖開來可見各種原色的環帶狀條紋。以隱晶質石英類為主,色澤呈紅,藍,綠,黃,褐,紫,灰,黑,白等。豐富瑰麗,故俗話有“千種瑪瑙萬種玉”之說。古人最為推崇的色彩濃豔的紅瑪瑙,並有“瑪瑙無紅一世窮”的講究。瑪瑙摩氏硬度高達6.5-7.0,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幾種,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其外觀有同心狀,波紋狀,斑駁狀等備式花紋。自從中國歷史進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百工”等各種手工業成熟,人類製作玉的水平提高,為統治階級的宗法禮制體系的成功建立,提供了可能。成為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的王侯將相的身份和地位的標誌和象徵。佩戴玉在日常生活成為必須的生活內容。(下圖為漢代玉組佩)

    古代瑪瑙珠,有孔的作為佩戴之用。而未打孔的充當什麼用途呢?有以下幾個方面用途。

    (一),充作聘禮用途。在古代用玉,帛,珠這些東西作為禮物,進行婚嫁交際。

    (二),交易,在古人生活中,用珠玉作為貨幣來交流,以完成交易。

    (三),作為賞賜品。對於在戰爭中或平常重大慶典中,對有功之臣作為突出功勳的獎賞,以進行表彰,而彰顯封建社會帝王對臣子的愛戴和重視。

    (四)作為陪葬品。因為對於封建社會的帝王,富甲天下,在死後墓葬中為了顯示生前奢華,死後講求厚葬。用玉和瑪瑙珠在身下和棺木中鋪墊一層或間隙中填充。在周到戰漢及高等級墓地發掘中時有發現。在戰漢講求厚葬的風氣中,這種作法愈演愈烈,大量存在這種現象。

    (五),作為“口含,飯含”使用。在古代葬禮中,人即死時,塞入口中,充作口含用途,這種現象也大量的存在,後世墓葬中。

    (六),作為墓葬中死人身體肛塞或陰塞而使用。

    (七),由於某種原因,未打孔,而導致實物留存後世,變為無孔珠。

    (八)由於“絲綢之路”,從西亞傳入中原的西亞貿易型別商品。

    (九),作為高檔精美器物上面的鑲嵌裝飾品的組成部分。在刀,劍的柄部,還有佛像這些用品使用中大量應用。如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攜帶著綠松石,瑪瑙等珠玉,除了賞賜那些部落首領外,在布達拉宮的佛像上進行了鑲嵌使用,增強了漢藏友誼。

    總而言之,人類使用瑪瑙的歷史非常早,象春秋戰國就己經大量使用,同時這些珠玉大家族中如,戰國琉璃中“蜻蜓眼,”,“綠松石”,“珊瑚”,“青金石”等等,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成為王候士大夫的心愛之物,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成為封建社會中權貴們的地位和身份標誌。同時反映華人類祖先的智慧何其高,炎黃子孫所創造的文明多麼高度發達,後人為此感到多麼值得驕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勃作《滕王閣序》的時候,閻伯嶼女婿提前準備好的那篇寫的怎麼樣?